理论教育 西周史:四点归结及贵族的虚伪目的

西周史:四点归结及贵族的虚伪目的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面的分析,可以归结为下列四点:“籍田”或称“公田”,原是原始社会末期村社中集体耕作的公有地,其收获是用于祭祀、救济、尝新等公共开支的。同时还利用这种仪式,掩饰其剥削行为,仍然虚伪地宣称其目的在于鼓励耕作,并虚伪地宣称其生产物仍然用于祭祀、救济、尝新等。当时贵族举行“籍礼”的目的就是如此。

西周史:四点归结及贵族的虚伪目的

上面的分析,可以归结为下列四点:

(1)“籍田”或称“公田”,原是原始社会末期村社中集体耕作的公有地,其收获是用于祭祀、救济、尝新等公共开支的。由于国家的产生,这种公有地被贵族和国家官吏侵占,其生产物连同被掠夺,原来在这公有地上的劳动者变成被剥削者,要从事集体的无偿劳动。

(2)“籍”、“藉”原本作“耤”,本是躬亲耕作的意思,“耤田”原是指集体耕作的田;等到“耤田”被侵占,其生产物被作为剥削收入,“耤”便成为一种剥削办法,于是“耤”就有“借民力治之”的意思。“耤田”上的生产物,原来主要是供给祭祖用的,所以称为“且”(祖)或“租”;等到这种生产物被作为剥削收入,就成为租税的“租”了。“耤”又称为“助”,原是指“耤田”上的协作劳动,主要是为了提供祭祖的生产物,等到这种生产物被作为剥削收入,“助”便和“耤”一样成为一种剥削办法的称谓。

(3)“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脑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具有鼓励集体耕作的作用。等到“籍田”被侵占,其生产物被作为剥削收入,“籍”成为一种剥削办法,“籍礼”就被加以改造,变成贵族监督庶人从事无偿劳动的仪式和制度了。通过“籍礼”的举行,对各种农业劳动进行着严厉的监督,并对贵族所有田地上所有农业劳动进行着严厉的监督,以确保“籍”这种剥削办法的执行。同时还利用这种仪式,掩饰其剥削行为,仍然虚伪地宣称其目的在于鼓励耕作,并虚伪地宣称其生产物仍然用于祭祀、救济、尝新等。

(4)原来村社中集体耕作的公有地,有些被国家官吏侵占,其生产物名义上仍然用于救济,实际上已被用于放债了。

上述这种变化,并不是我国古代独有的现象。至于“籍礼”,不仅我国古代有,古代埃及也是有的。在埃及极古时代权杖的一个碎片上,就画有举行“籍礼”的仪式:国王头戴王冠,手拿着最古的农具——锄头,准备锄第一道垄沟。在国王面前低身鞠躬的人手里拿着篮子,他准备把其中的种子撒到国王犁出的第一道沟里。仪式是在水渠的岸上举行的。这和天子在举行籍礼中亲执耒耜,“耕一”的情况,基本上是相同的。

根据本文的论证,“籍礼”是贵族用行“礼”的方式,在“籍田”上监督“庶人”进行无偿的农业劳动,以确保其称为“籍”的剥削制度的。当时贵族推行“礼”的目的,本来在于“安上治民”。《礼记·经解》引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皮锡瑞《经学通论》卷三“论礼所以复性节情、经十七篇于人心世道大有关系”说:

据此可见古之圣人制为礼仪……非故以此为束缚天下之具。盖使人循循于规矩,习惯而成自然,嚣陵放肆之气,潜消于不觉。……后世不明此旨……不肖者无所检束,遂成犯上作乱之风。

其实,“礼”就是贵族用来束缚人民的工具,企图使人民遵循他们所制定的“规矩”,“习惯而成自然”,使反抗的斗志“潜消于不觉”,俯首听命,忍受种种严重的剥削和压迫,而不起来“犯上作乱”。当时贵族举行“籍礼”的目的就是如此。由此可见,古代贵族所制定的“礼”的功用,并不是“不下庶人”的。所谓“礼不下庶人”,只是指那些在贵族内部举行、用来巩固贵族组织的“礼”,不允许庶人参加而已。(www.daowen.com)

这种“籍礼”的历史很是悠久,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皇帝,都曾按照故事举行“籍礼”。因为当时早已不采用这种“籍”的剥削方法,其目的只是为了虚伪地表示对农业生产的关心而已。

[1]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也载有这种“籍礼”:“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陈昌齐、王念孙谓“三”字涉上而衍),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太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吕氏春秋·孟春纪》略同,惟“于参”作“参于”,“卿诸侯九推”作“卿诸侯大夫九推”。这和《国语·周语上》虢文公所谈“籍礼”不同的是:这里不是“王耕一,班三之”,而是“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这里在礼毕后不采用当场举行宴会的办法,而是采用回到太寝“劳酒”的办法。这可能因为《月令》的著作年代较迟,它所记的已是春秋、战国间的“籍礼”,所以和虢文公所谈西周的“籍礼”不同。

[2] “籍”又或称“助”,孟之认为助法起于殷商时代,曾说:“殷人七十而助。”又认为周文王时已行助法,如说:“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孟子·梁惠王下》)。“耕者九一”就是指助法,孟子曾劝滕文公说:“请野九一而助”(《孟子·滕文公上》),可证。

[3] 《礼记·乐记》也说:“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

[4] 黎族旧风俗,收获时由亩头到每块田捆取一两把稻子(多则六把),在捆扎处放一小团饭粒,表示给祖宗吃的,认为祖宗吃饱了才能帮助子孙看管稻谷,使来年稻谷丰收、牲畜兴旺和人口平安。他们把这种祭祀用的稻谷,称为“稻公稻母”;实际上,这种“稻公稻母”已被亩头收取去,成为亩头的一种剥削收入了。

[5] 黎族旧风俗,每年稻谷初熟时,由亩头妻子到田中割取一二十把稻子(每把约有净谷二斤八两),用来酿酒,煮饭,以供亩头夫妻一天的食用,作为“尝新”,余下的由亩众在次日同吃。

[6] 《续汉书·礼仪志》刘注引《周礼》干宝注说:“古之王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置藉田,盖其义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庙,亲致其孝也;二曰以训于百姓在勤,勤则不匮也;三曰闻于子孙,躬知稼穑之艰难,无违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