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京当乡凤雏村西南发现有宗庙建筑遗址,南北长约四十五点二米,东西宽约三十二点五米,面积共约一千四百六十九平方米。整个院落分为三进,左右对称,以影壁、门道和后院的过廊为中轴线。影壁古称为“屏”或“树”。《尔雅·释宫》所谓“屏谓之树”。第一进是门道和两侧的东西门房,门道南北长六米,宽三米,门房南北长六米,东西宽八米。门房古称为“塾”,《尔雅·释宫》所谓“门侧之堂谓之塾”。第一进之后有庭院,南北深约十二米,东西宽十八点五米,古称为“中廷”,就是金文所载册命礼中常见的“入门,立中廷”。第二进,中间为大殿,这是宗庙的主体建筑,古称为“堂”,南北长约九米,东西宽约十二米,建筑面积约一百零五平方米。大殿前有西、中、东三台阶,中阶的位置在往东偏离中轴线约一米处。西阶古称为宾阶,东阶古称为阼阶。大殿的前廊有擎檐柱,廊基宽约一米多。大殿西半部有四个窖藏,窖内残存有鸡骨、猪骨和碎陶片。第二进之后,有过廊和东西两侧对称的小院,过廊南北长七点三五米,宽三米,东西两小院略呈正方形,南北长七点八五米,东西宽八点一米。第三进有平列的“室”五间,通宽二十三米,进深三点一米。整个院落的两侧有东西厢房八门,左右对称排列,通长四十三点四米,宽七点二米。《尔雅·释宫》说:“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可知这座三进的建筑是宗庙。在西厢的第二室内出土有大量占卜用甲骨,当是庙中的所谓“龟室”。《周礼·龟人》称“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龟室”。《史记·龟策列传》说:“至周室之卜官,常宝藏蓍龟。”这座三进的宗庙建筑于西周早期,遗址中出土的木柱炭灰,经进行碳-14化学鉴定,其年代为公元前1095±90年,距今约三千一百年。其中所出土的器物,绝大部分属于西周中期偏晚,有少数属于西周早期,可知这座宗庙使用时间较长,直到西周中期以后才废弃。
图一 西周宗庙建筑遗址平面图
遗址在陕西岐山京当乡凤雏村,一九七六年进行发掘和清理。(采自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
图二 西周宗庙建筑复原设想图(www.daowen.com)
(采自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
图三 西周圆顶厅堂建筑复原设想图
建筑遗址在陕西扶风法门乡召陈村,共十三处,这是编号“F3”遗址的一座建筑复原设想图。(采自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