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周史:瓦鬲墓的四个时期

西周史:瓦鬲墓的四个时期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斗鸡台瓦鬲墓类型是先周文化,但是这种瓦鬲墓延续的时间较长,邹衡《论先周文化》,曾把这种瓦鬲墓划分为四期:第一期相当于商代廪辛到乙辛的早期,陶器的组合,主要是分裆或联裆的陶鬲,配合有圆肩或折肩的陶罐。第四期正当西周中期穆王时,小型墓变化不大,中型墓出现夫、妻、妾合葬墓。上述四期瓦鬲墓中,第一、二两期是周人克商以前的“先周文化”。

西周史:瓦鬲墓的四个时期

斗鸡台瓦鬲墓类型是先周文化,但是这种瓦鬲墓延续的时间较长,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七篇),曾把这种瓦鬲墓划分为四期:

第一期相当于商代廪辛到乙辛的早期,陶器的组合,主要是分裆或联裆的陶鬲,配合有圆肩或折肩的陶罐。“分裆”是指三足所接的裆是三分的,“联裆”是指三足接裆处是相联的。所出铜器的组合,耀县丁家沟一墓出土有鼎、爵、尊、觚、觯;岐山贺家村出土有鼎、簋、卣、斝、瓿、罍等。玉石骨器,斗鸡台一墓出土有骨刀、蚌饰、贝等,另一墓有绿松石饰、贝等。墓中都没有腰坑和殉狗。

第二期相当于商代乙辛的早期和晚期,陶器组合仍然是分裆或联裆的陶鬲,配合有圆肩或折肩的陶罐;所出铜器,泾阳高家堡一墓有鼎、簋、卣、爵、甗、尊、盉、盘、戈等,长安马王村一墓有鼎、簋、卣、爵、甗、觚、觯、戈、矛等,宝鸡峪泉一墓有鼎、簋、卣、觯及兵器车马器。都出现有腰坑,或有殉狗。马王村发现一座椭圆形房基,东壁近底有小烧龛,内有鬲、甗、甕、罐、盆、尊、簋等陶片,但无豆片。

第三期正当西周前期成王到昭王时,在长安沣西发现有半穴式住址、窖穴以及制骨、铸铜作坊遗址,在岐山凤雏村发现了宫殿式大面积夯土建筑遗址,当为宗庙的基址。沣西的小型墓,墓底一般大于墓口,不少墓都有腰坑和殉狗,有的棺椁俱备,有的有棺无椁;有一批中型或中小型墓有人殉,少则一两人,多则有四人。陶器组合,早期用鬲、簋、罐,较晚用鬲、簋、豆、罐。分裆鬲和联裆鬲仍然共存。主要铜器有鼎和簋,鼎多浅腹和瘦长足,有的下腹外胀而有弦纹,觚、爵、角等酒器流行,斝少见。分裆的罐形盉开始出现,卣盖大多作圈足型。铜戈多有一穿至二穿。(www.daowen.com)

第四期正当西周中期穆王时,小型墓变化不大,中型墓出现夫、妻、妾合葬墓。腰坑和殉狗的葬俗仍存在,中型墓常有人殉。陶器组合以鬲、簋、豆、罐为定式,铜器组合出现了与簋相配合的列鼎,开始流行八件为一组的编钟。铜器的纹饰有很大变化,商、周以来流行的饕餮纹、夔纹渐少见,变形的夔纹、鸟纹、窃曲纹、瓦纹、弦纹、重环纹、环带纹、垂鳞纹比较流行。

上述四期瓦鬲墓中,第一、二两期是周人克商以前的“先周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