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寻四川上古历史:郪王城、郪县与郪江

探寻四川上古历史:郪王城、郪县与郪江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郪王城应即郪王都邑,置县时以为县治,县废乃曰郪王城。盖其时郪县荒废已无官吏,故还称为郪王城耳。郪王城基址见存。旧郪,治郪王城,临郪江,应是今三台千字坟或菊河场位置。故城即郪王城,在郪江岸。郪王城乃在县界。其后分郪故地立玄武、飞鸟、铜山、长江诸县,郪名乃转为新城郡治之专称。其进入郪江河谷道路,可能与采铜有关。郪国既成立,其人民应已成为“郪族”。郪县在腹地,不当有。

探寻四川上古历史:郪王城、郪县与郪江

两《汉书广汉郡皆有郪县,无注。《元和志》《寰宇记》与明、清《一统志》皆定为今三台县。窃考三台县城,古称“伍城水口”。属涪县南界。刘宋始于此置北五城县与新城郡。不当是古郪县治[4]

汉郪县治,蜀汉曰“郪道”。《三国志·姜维传》谓姜维自沓中闻魏命钟会等伐蜀,回军守剑阁拒会军。会不能克。而邓艾军自阴平间行出江油破诸葛瞻,径趋成都。维欲还就后主,“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入建宁。于是引军由广汉郪道,出审虚实”。维此时,既自剑阁撤退,当保存全军速就后主。决不能从涪、雒趋成都,致遭钟、邓夹击。亦必不能取五城水(今中江县之凯江)赴成都,因其道与魏军迫近,而后主之守与出走未可知。则循五城水撤退亦危道也。其取郪道者,必因能避魏军,又能兼顾三路。即后主能守,则便于自外围破魏军,解成都围;若后主东入吴,必从中水、内水;若奔南,必从外水(岷江):郪道皆便于奔赴。此其地,必在涪水与沱江之间,为魏军所难到达之处。这是分析史文以求郪道部位的第一点。

今蓬溪、三台、中江三县交界的蓬莱镇、千字坟、通山场(唐宋铜山县)与胖子店(唐宋飞鸟县)之间有涪江右岸一大支流,从古即称为“郪江”。其名早著于《隋书·地理志》的玄武县(今中江县),《元和郡县志》与《太平寰宇记》的梓州郪县。后世地理书和方志莫不遵用。其上游支流歧错,山谷复杂,僻险郁闭,外人难到。其与涪江汇口,在蓬溪、遂宁界上,距涪城二百余里。唯有商运小道自遂蓬通连中江、金堂以达成都,蜀郪道县,只合于此地区求之。此就地理形势以求故郪县部位的第二点。

秦汉巴蜀县治,全在水运通便之处。偶有置于山谷不通水运处者,必为原是旧国都邑,如什方、梓潼、青衣、徙、邛都、旄牛之类。郪字在汉文里,除此地名外,别无意义。其为故国名称可以无疑。郪江,亦缘其地为郪王故国而得名。此就郪字文义以定部位,为第三点。

华阳国志·李特、雄、期、寿、势志》:“既克成都,众皆饥饿。(李)骧乃将民入郪王城食谷、芋。”这就明说有郪王之国了。郪王城应即郪王都邑,置县时以为县治,县废乃曰郪王城。李特与罗尚战,出没于广汉郡界若干年,川西平原农事久废,人烟殆绝,无粮食可征,亦无草根树皮可食。惟郪水山原间有野谷(谓苡仁子)、野芋尚可疗饥,故李骧率众就之。盖其时郪县荒废已无官吏,故还称为郪王城耳。《寰宇记》梓州郪县云:

按常璩《华阳国志》云:汉高帝六年,置广汉郡管县六,郪县是其一也。旧县在今县南九里,临江(当云“九十里,临郪江”。脱二字)。郪王城基址见存。又云,以郪江为县名。《蜀志》:姜维等闻诸葛瞻破,乃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即此地。

这段文字显有脱误。今本《华阳国志》文不如此。广汉郡是八县,非六县。只“郪道是其一”句合。以下三句,不知出于何书。“又云”二字亦非指《华阳国志》。其下“以郪江为县名”则当是隋唐时人之书。其时新城郡治已改称为郪县,故有“旧县、今县”之别。旧郪,治郪王城,临郪江,应是今三台千字坟(郪江公社)或菊河场位置。其距三台为九十里,非九里。乐史引据甚博,而文不矜慎。传抄者又复妄为删改,以致如此。要其窜乱之迹,犹可诊察,得其概略。这是我分析资料的第四点。

如上分析,可以肯定如下:(www.daowen.com)

《汉书·地理志》郪县,是因故郪国设置。故城即郪王城,在郪江岸。蜀汉曰“郪道”。晋世因乱废。周隋以后,别于新城郡治立郪县。郪王城乃在县界。其后分郪故地立玄武、飞鸟、铜山、长江诸县,郪名乃转为新城郡治之专称。明初省入潼川州。清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置三台县,以为府治(因三台山为名),郪名遂灭,人亦莫知有郪王之国矣。

郪王之国立于何时?我估计与巴蜀同时。由其距水道远,位巴与蜀之间,交通不便,赋役无足重,故得免于吞并。其时食盐仰给于巴(后亦自有盐井),故为之附庸,置县当在灭巴以后。汉高帝分巴蜀二郡地立广汉郡,郪县在割中。原不废其王,故以王城为县治。经六朝之乱,王族故绝,乃徙县于三台山下也。

郪国旧民,应为滇族的一支。其进入郪江河谷道路,可能与采铜有关。因郪江区古铜矿唐代尚在开采,宋代乃尽,其河谷与铜梁逼近,故疑滇支民族循此发展为郪国也。

郪国既成立,其人民应已成为“郪族”。他们自负历史悠久,族性顽强,故巴蜀均未能吞灭之。秦汉不废其王,亦缘此故。蜀汉改名“郪道”者,缘《汉书·百官表》有“县有蛮夷曰道”一语,已大流行,故定县秩时,加道字也。其后县徙。王族多成地方“大姓”。皆有部曲如王侯。《华阳国志》郪县云:

有山原田,富国盐井。濮,出好枣。宜君山出麋,尾特好,入贡。大姓王、李氏(此言晋时郪县,汉民住区)。又有高、马家,世掌部曲。蜀时,高胜、马秦皆叛,伏诛。

把高、马两大姓特划为“又有”,以与汉族大姓区别,显然是有种族歧视之见。“部曲”即家兵,蜀汉时,唯边邑少数民族乃有[5]。郪县在腹地,不当有。而云“世常部曲”,则其为郪王世族可知。郪王族仍是大奴隶主,有奴隶武力,故得缘边县例称为部曲也。

《三国志·蜀志·李严传》云:“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建安)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今资阳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6]郪王之族实际是至此乃灭。他们覆亡得如此容易,显然是由于封建制对奴隶制的优越性,高、马家不能不至此而灭。其枝党复民籍者,已与汉族融合。郪族名亦澌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