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竹王与牂牁-四川上古史新探-夜郎文化区

竹王与牂牁-四川上古史新探-夜郎文化区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斩竹王,置牂牁郡。今竹王三郎神是也。可以称为夜郎文化区,或竹王区。竹王国邑与祠皆在南盘江上,则称南盘江为牂牁江,与称竹王水无异[《华阳国志》:“从者曰无水。(竹)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王水是也。”王水,应是“竹王水”,与牂牁江同义]。

竹王与牂牁-四川上古史新探-夜郎文化区

夜郎王号竹王。《华阳国志·南中志》有这样一段神话

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武帝转拜唐蒙为都尉,开牂牁。以重币喻告诸种侯王,侯王服从。因斩竹王,置牂牁郡。以吴霸为太守。……后夷濮阻城,咸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霸表其三子列侯。死,配食父祠。今竹王三郎神是也。(夷濮,《汉书》引作夷獠)

这条神话,可以说明所谓“竹王”,是夜郎由母系氏族转入父系氏族的第一代首领。因其以竹为氏,后人遂编造为破竹得儿之说。母系氏族,是狩猎经济与牧业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父系氏族,则是有农业,已定居后产生的。夜郎之进入父系氏族在何年代,无凭考订。由其神话传说之久,已经深入人心,到了“夷濮阻城,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的迷信程度,及为竹王立专祠,并配享其三子亦立祠祀的程度,应已有千余年的竹氏递嬗了。可以肯定:上举那些金沙江以南的南夷部落,在汉以前,全是夜郎竹王文化所被,经济相依,政治信仰所系属的地区。可以称为夜郎文化区,或竹王区。只庄蹻来后的滇区除外。

汉开南夷置牂牁郡,牂牁这两个字的含义,从来有多种解释。《南中志》又曾说:“蹻,楚庄王苗裔也。以牂牁系船,因名且兰为牂牁国。分侯支党,传数百年。”《后汉书·西南夷传》则作“楚顷襄王时,遣将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因且兰有椓船牂牁处,乃改其名为牂牁”。(www.daowen.com)

这两种说义,可能同于一种旧说(谯周《南中志》或魏完《南中志》),各所体会去取不同。要皆谓庄蹻是从沅水、且兰去征服夜郎而王滇的。我认为理必不然。第一,庄蹻是楚顷襄王自陈邑还军夺回沿江十五邑后溯江到枳,再由黔水向鄨邑到夜郎,而王滇的。不是从沅水到且兰就开始步战而灭夜郎。按当时地理社会情势说《后汉书》错误更多,无取。第二,是齐桓公时已有牂牁国了,见于《管子》,不当至战国末年庄蹻系船而后有牂牁之名。第三,汉牂牁郡治故且兰,不是且兰先叫作牂牁国。第四,且兰国土偏小,只算得夜郎的附庸之国。牂牁郡十七县,皆围绕夜郎。夜郎未降,即不能有牂牁郡。故牂牁只能从夜郎求义,不得缘且兰求义。第五,“夜郎者临牂牁江”,只能是指的南盘江,亦即是唐蒙所见番禺城下的西江。以其“从牂牁来”,故称牂牁江,是郡名牂牁是取夜郎之牂牁江为义,与且兰之沅水无关。

南盘江又何故有牂牁之称?还当再进一步索解。我的设想是:竹王的“竹”,对音便是“牂牁”。只缓读,促读不同。《左传》僖公五年的“寺人披”,僖公二十五年作“寺人勃提”。译夷语者事所常有。竹王国邑与祠皆在南盘江上,则称南盘江为牂牁江,与称竹王水无异[《华阳国志》:“从者曰无水。(竹)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王水是也。”王水,应是“竹王水”,与牂牁江同义]。是牂牁之名缘于“竹王”。此第六解。

自牂牁为郡后,金沙江以南的南夷诸国的民族次第转入封建社会,逐步与汉族融合。这些民族,皆发派于元谋人直系之滇族,似可以统称之为“滇支民族”。即夜郎竹王,也是滇支之发展前进,跻于较高程度者。这些民族部落名称,魏晋六朝以后,全部消失,而另有夷、獠、爨、濮、苗、俚等代称,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以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