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元谋人居住的地理环境及其意义

元谋人居住的地理环境及其意义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古学家定名这一古人类为“元谋人”。因而在攀枝花市与元谋县之间造成这一个纵横三四百公里的河谷盆地。他们进入此盆地后,进化成为真人,比居住在高原顶部的羌人容易。这当是元谋人能在一百七十万年前出现的原因。但不久便抵达三千米以上的康藏高原,气候变冷,那是元谋人不愿去居住的,而是耐寒的羌人所乐于居住的。从金沙江套、雅砻江套与大渡河曲以南,才是元谋人后裔可能发展的地盘。

1965年5月1日,在云南元谋县金沙江畔那蚌村西北一个小丘上,发现两颗古人类的门齿化石,接着又发现石器、炭屑和一些古脊椎动物残骸的化石。考古学家定名这一古人类为“元谋人”。据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印的《简明中国历史图册》说:“根据科学测定,元谋人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前,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结合禄丰石灰坝和开远小龙潭两处出土的腊玛古猿的化石看,这种元谋猿人,可能就是生活在云南高原亚热带森林中腊玛古猿进化成功的。

地理条件说:元谋县的龙川江,与自四川冕宁县泸宁区向南至攀枝花市入金沙江的雅砻江段,又自攀枝花市向南再折向东的金沙江段,几乎合成一条正南正北,挨近东经102度的一条直线。显然古雅砻江与古金沙江都是一直向南并行流入红水河(绿汁江,或元江)与黑水河(把边江,或墨江)入海的。由于云南高原的上升,截断两河,迫向东汇为金沙江的一条河,弯曲流入四川盆地。因而在攀枝花市与元谋县之间造成这一个纵横三四百公里的河谷盆地。这个盆地,河谷海拔低到一千米左右,两岸高山在二千米左右;纬度则仅在北纬二十五度至二十七度之间;气候属干燥的亚热带型,与一般的回归线地带相似,生产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腊玛古猿是已接近于人类的古猿,在非洲与亚洲的西南部的回归线地带生活。他们进入此盆地后,进化成为真人,比居住在高原顶部的羌人容易。这当是元谋人能在一百七十万年前出现的原因。

可以设想:元谋人停留在这个盆地内很久,并且在这个盆地里进化成为真人。正如羌族在康青藏高原进化成为真人一样。但他们也必然会在生齿日繁后向四面扩散。

他们扩散的路向,必然是循金沙江、雅砻江与安宁河,及龙川江与大姚河,这几条河谷推动的。因为他们的身体已与这些干燥而温暖的河谷气候适应了。他们的猎食技能,也日渐与这些河谷的生物群落适应。离开这些河谷,便是气温低、云雾重的潮湿地面,生物种类不同,他们一下子转变不过来。

但是,他们最后仍然慢慢地翻过了一些低小的山丘,推进到另一个河谷盆地去,并且定居下来,慢慢做到与新的环境相适应。对他们迁徙最为便利的路线是循金沙江河谷而下,一直进入四川盆地。这个大盆地内的金沙江(长江)河谷,海拔只有二百米左右,纬度亦只在北纬三十度左右,气候与物产一切与攀枝花至元谋这个盆地(姑且称为元谋盆地)相似。即其支流各河谷,海拔亦多低于四百米,适合于这批元谋人后裔(姑且称为滇人)的再扩散。(www.daowen.com)

自然,从元谋到四川盆地的金沙江渠道,还有四百多公里长,中间重重峡江,岸山绝高,足以阻碍人类的循江移进。可能要经过几十万年,他们才会发现四川盆地。从四川盆地的长江河谷,再向岷江、沱江、嘉陵江与其他支流河谷推进,又还需若干万年才能到达资阳。估计“资阳人”是“元谋人”后裔发展演变来的,似无不可。

从元谋盆地沿金沙江河谷上溯,也应是很适合的扩散路线。但不久便抵达三千米以上的康藏高原,气候变冷,那是元谋人不愿去居住的,而是耐寒的羌人所乐于居住的。从金沙江套、雅砻江套与大渡河曲以南,才是元谋人后裔可能发展的地盘。

从元谋县的龙川江与大姚河谷向南,以及金沙江一些支流河谷向南,不久便进入两千米高的云南高原了。这个海拔仅仅二千米以内的低纬度高原,没有霜冻,而有鱼盐之用,元谋人的后裔很快就能与之适应而定居发展,在昆明湖区与南盘江河原地区,和其北的邛海与安宁河区,及洱海以东的海迹小盆地内发展农业建成国家。并且再扩展到其南的红水河、黑水河、盘江(西江)与黔东五溪地面去。《史记·西南夷列传》里若干的南夷部落,都可以设想为元谋猿人后裔演变所建立起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