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酉阳的冉土司-四川上古史新发现

酉阳的冉土司-四川上古史新发现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土司家称内地人,多是伪托。有可能,冉土司家就是《华阳国志》涪陵郡说的“獽蜑之民”的獽民。其中有仍留住在三峡南北地区的,有冉氏、向氏、田氏三族,很顽强。另有一部分廪君子孙东徙入江汉汝淮地区的,叛乱,受到残酷镇压。冉氏与向氏,则是停留在黔中地区的廪君族属。他们无文字传其史事,早已不知其与巴族的源流历史了,只知他们世代居此,称为“土家”,姓冉的人特别多。

酉阳的冉土司-四川上古史新发现

酉阳县多冉姓。旧时土司就姓冉,有族谱说他的先人是内地人。凡土司家称内地人,多是伪托。认真考核,起码也只能是住居到当地若干世代了与土夷混血的氏族后裔,不能是纯血统的内地人。有可能,冉土司家就是《华阳国志涪陵郡说的“獽蜑之民”的獽民。獽读如攘,与冉同音。

廪君在时,獽民是隶属于他的。廪君死,其族东徙后,为“巴郡南郡蛮”,已如前述。这支被称为“蛮”的民族,历晋、宋、齐、梁、后魏、周、隋,都还保持他们的民族性格,屡与封建守令冲突,见于正史。唐代才未再见,可能是死亡的人很多,接受封建文化而融合于唐人的也有。

其中有仍留住在三峡南北地区的,有冉氏、向氏、田氏三族,很顽强。杜佑《通典·边防三》记有这样一段:

自后魏与宋、齐、梁之时,淮、汝、江、汉间诸蛮,渠帅互有所属,皆受封爵焉。及魏末,为暴滋甚。有冉氏、向氏、田氏者,辄落尤盛。大者万家,小者千户,更相崇树,僭称王侯,屯据三峡,断遏水路。荆、蜀行人至有假道者。……后周明帝时,蛮帅冉令贤、向五子王等反,攻陷白帝。武帝天和初,诏开府陆腾讨斩之。蛮众大溃,斩首万余级。腾乃积其骸骨于水逻城侧为京观。后蛮蜑见者辄大号哭。自此,狼戾之心辍矣。(www.daowen.com)

这里虽以冉、向、田三姓并言,唯田姓最强盛,分布地面最广,大都流徙甚远。见于上文者,有宋文帝元嘉中,“蛮田向求为寇,破溇中”(在今湖南常德地区),“齐武帝永明初,黔阳蛮田豆渠”(在今湘西黔阳地区)。又永明六年,“除三左郡太守田驷路、田驴生、田何代”(皆在今湖北西北汉沔诸山区)。后魏“宣武帝景明初,太阳蛮田育邱等共二万八千户叛齐附魏。诏置四郡四十八县”(皆在今河南西境伏牛山区)。所谓“淮、汝、江、汉间诸蛮”,指的这些田姓的巴蜑(蛮蜑)之族(参看廪君条)。田姓是比较恭顺的,隋唐世已与汉族融合。另还有部分田姓后裔留居五溪的,唐宋世还有首领姓田的。另有一部分廪君子孙东徙入江汉汝淮地区的,叛乱,受到残酷镇压。如“鲁阳蛮鲁北燕等聚众万余攻逼颍阳”,讨平后,“徙万余家于河北诸州及六镇(六镇在今山西北界)。寻叛南走。所在追讨。比及河,杀之皆尽”。大概,凡巴族集团东徙入内地者,被称为“蛮”,宋、齐、梁、魏、周诸书皆有专传。隋、唐之世,更未见有“蛮乱”的记载,“蛮左”与“左郡”名称亦皆消失。这说明巴族的历史才真正结束了。

冉氏与向氏,则是停留在黔中地区的廪君族属。只有周明帝时冉令贤与向五子王一次叛乱,北渡江,攻占了白帝城。因遭到惨痛教训,不再敢谋叛了。唐、宋、元、明及清,皆设土官,因其俗而治,赋役甚轻。明代播州之乱,清代苗疆之役,此区土司皆不附乱,酉、秀、黔、彭与施南地区一直安静,约达一千四百年之久。他们无文字传其史事,早已不知其与巴族的源流历史了,只知他们世代居此,称为“土家”,姓冉的人特别多。若后周的冉令贤出于他们这一族,则他们是巴族遗裔就可以肯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