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氐与傁:四川上古史新探中的民族称谓

氐与傁:四川上古史新探中的民族称谓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氐字,甲骨文未见,就可疑殷代还没有这样的民族称呼。亦常有顶岩下坠及地者,古制氐字以象之,引申为抵达之意。其只用姓氏义者,转为支音,又转为世音,本无民族自称曰氐者。从这“氐传”看来,魏晋人所谓氐,只是多种羌支民族居于蜀陇山谷间已倾向与汉族融合者之统称,并非他们自称为氐。竟有谬谓叟为蜀族之别称者。实皆羌支民族之高度倾向汉化者之统称,非某族某支之专称。

氐与傁:四川上古史新探中的民族称谓

史记·西南夷列传》:“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下面结束西夷一句云“皆氐类也”,谓“自嶲以东北”句下至此,一般称之为羌,但都属于甚接近于汉族,能接受汉文化的边徼民族,可以算作氐类。其下还有一句结束西南夷各部落的话“此皆巴、蜀西南外(指徼外)蛮夷也”,为《西南夷列传》解题。浅人乱了句读,遂谓西南夷都是氐类,或只有白马才是氐类,皆是谬误。

氐这个字,甲骨文未见。《诗·商颂》有“自彼氐羌”句,是个可疑的字[11]战国末叶的书才有氐为民族含义的文字。魏晋以下,才有齐万年、李特、苻坚、吕光、杨千万等已经汉化了几辈人的内地人,打出氐族的旗帜来,号召同类建立国家。其实,他们全族使用汉族语言、文字,有汉族生活习俗和制度的汉族队伍的组织。隋唐以后,便无氐这个民族的迹象存在了。自然也还有氐、傁、戎、狄、蛮夷等历史名称,有人任意使用。可是它究竟是什么民族?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民族特性的标志?使用其字的人对于这些问题是全不负责的。举如陇南、蜀北地区,几千年来,民族混居,彼来此去,互有变化,每有各支祖先使用的名称,裔孙亦已忘去而另为称号者;亦有民族混居后,互相影响,互有融合者。文人好奇,率意取舍,张冠李戴,牛头马颈之误极多。若读古籍者不加鉴别,则出书愈多,混乱益甚,故世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之叹。四川的涪江上游称氐傁者最久,兹就此二字略加分析示例。

氐字,甲骨文未见,就可疑殷代还没有这样的民族称呼。金文,像危崖上巨石欲堕之形。许慎《说文》作氏,云:“巴蜀名山岸胁之 (堆)旁著欲落堕者。”引“扬雄赋:响若氏”。(今行《史记》《汉书》之《扬雄传》与《文选》本,作坻、作邸不同,是古今字。当以《说文》为正。)窃疑“巴蜀名山”当作“陇蜀石山”。故应劭曰“天水有大阪,名曰陇坻。其山堆旁著,崩落作声,闻数百里”(《汉书》注引),用许说也。这种崖壁,在河谷深陷的陇蜀与大巴山区极多。每有宽阔可避风雨者,古代猎户恒依以住宿,古文厂字(音庵)与宕字,皆沿此制,今人呼为“崖腔”者是也。原始人类,猎食于此区者,或世居一崖,长养子孙,成为氏族,故其字引申为姓氏之义。本义固是山崖,读音如抵。亦常有顶岩下坠及地者,古制氐字以象之,引申为抵达之意。又引申为底下与低下之意。坻、邸字亦皆缘此本义制成。其只用姓氏义者,转为支音,又转为世音,本无民族自称曰氐者。唯古羌族随猎进入此区留居者,华人称之曰“氐羌”,亦如“闽越”“瓯越”“莱夷”“岛夷”,是华人缘其住区所加之称,后遂单用其地区为族称,只作一氐字也。

鱼鲞《魏略》有《氐传》一篇,今保存在《三国志》裴注(《魏书》之末)之中。所述氐人分布地面,有“或在福禄(县属酒泉郡),或在汧、陇左右”。又“或号青氐(按即青羌)或号白氐(即白马羌),或号蚺氐(即冉羌)”。又有“兴国氐王阿贵(按在甘肃天水区秦安县),白项氐王千万(即仇池氐王杨千万)”。又“国家分徙其前后两端者置扶风、美阳”。又“此盖乃昔所谓南戎,在于街、冀、豲道者也”。又“故武都地阴平街左右亦有万余落”。综合言之,除酒泉福禄县为祁连山谷区外,全属陇南、蜀北的高山深谷地区。则“氐人”的取意已可理解了。

它又记其语言习俗云:“各有王侯,多受中国封拜。”“其俗,语不与中国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其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谓麻布),善种田,畜养豕、牛、马、驴、骡。……多知中国语。……其自还种落间,则自氐语。其嫁娶有似于羌。”又云“其自相号曰盍稚”。(www.daowen.com)

从这“氐传”看来,魏晋人所谓氐,只是多种羌支民族居于蜀陇山谷间已倾向与汉族融合者之统称,并非他们自称为氐。他们自称为“盍稚”,当然是氐语。是何取意,无人能说。问过许多此区土著,亦莫能知。我想,南北朝时与宕昌羌齐名的“邓至羌”,就是兴于金川,发展到岷江上游和涪江上游与陇西临洮、汉阳地区的钟羌(已前详)。钟羌自且昌降汉后,仍据有陇西以南之地。其后乘中华内乱再发展起来,称为“邓至”。邓至与盍稚的“至”和“稚”,在羌语应是同一音义。即是古氏字(也就是氐字)的音变。“盍”与“邓”,是支分的名称,在陇者为盍稚,在蜀者为邓至。盍稚,因逼近强大的华夏,分化为若干部落,各有侯王。邓至因僻在华夏政权难到之地,组织比较集中,保持自己的名称较久。但在魏、周、隋代,岷江以东,已成中华郡县,邓至汉化者多。其本部金川,别有嘉良部起来据地自擅,于是邓至消失了。此为公元1世纪以后事,本文不当详述,提此研究线索而已。

陇蜀区民族称呼,在魏晋世又曾大量出现叟字,一作傁。每有氐傁连称文字。考孔安国尚书传》,释《牧誓》之蜀为叟。后儒咸遵用而莫能通其说。竟有谬谓叟为蜀族之别称者。这问题,也值得考订。

我的看法是,《禹贡》雍州的“渠搜”,在“昆仑、析支”之东,同为养羊和生产织皮行销于华夏的部落。用今天的藏语来回溯羌语本义,则渠就是大河。渠搜,是指甘肃的黄河。羌语搜,为黄金色之意。所指为今大积石山以北至河套地区的黄河。这带地面,在殷周皆为羌支民族的牧场,曾经建成义渠国。周末为秦所灭[12]

秦灭义渠,置北地、陇西、安定三郡。义渠人民,除融合于汉族者外,分为三部:其坚决保持羌俗者退回草地,迄今尚自称“俄”。一部分人向东北退入河套草原,仍复称为渠搜。《汉书》朔方郡渠搜县云“中部都尉治”,莽曰“沟搜”是也。一部分南向入陇,称为“氐傁”。《华阳国志》武都郡,不到六百五十字言氐傁者八次(阴平郡二次)。多指仇池杨氏。同书于齐万年,亦称氐傁。盖魏人对陇西羌之汉化者皆作此称。又越巂郡有“苏祈叟”“叟大帅”“斯都耆帅”“四部斯叟”等字句(亦见《三国志·张嶷传》)。几乎把前汉所称的氐类,都称为叟了。《后汉书·董卓传》与《刘焉传》皆言“叟兵”。合越巂郡的“四部斯叟”观之,则所谓叟民,亦是“氐类”。他们不但接受汉官统治,且亦服兵役,供调遣,与郡县齐民无异。但尚保持有一部分羌支本俗,因而被称为叟。在邸区者为“氐傁”,在徙筰区者为“斯叟”,在苏祈(今西昌礼州)者为“苏祈叟”。实皆羌支民族之高度倾向汉化者之统称,非某族某支之专称。迨其既与汉族融合以后,叟名亦即消失(孔安国言“蜀叟”者,盖以武王伐纣时无蜀国,以为《牧誓》之蜀为叟人也。董卓之支持者为陇西羌、氐、叟,故其军多羌叟。吕布原附卓,故其军亦有。刘焉能遣叟兵五千助刘范者,亦缘做益州牧,能征用叟兵)。叟与氐皆不当为民族专称,尤不当为今世的民族名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