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在地质史上,属于侏罗纪内海的最后残迹。大约在白垩纪末期(距今七千万年时),龙泉山脉与“四川内海”的西北部分的许多山脉涌现出来,成为川湖西部与川湖中部的分界(其时已有华蓥山脉为川湖东部与北部的分界,又有铁山为川中的南部与北部的分界,把白垩纪的四川盆地分为四部)。白垩纪湖水从巴东三峡泄流,大部成为红土丘陵以后,川西部分仍保存为淡水湖。经过第三纪(距今六千万年左右)至第四纪(距今二百五十万年开始),川西地区还在上升。同时岷江、沱江、涪江和青衣江四大水口亦逐步刻深,终归于把川西部分的湖水全部泄走成为陆地,即今世习称的“川西大平原”[1]。
这个湖迹大平原,分为三个梯级:最高一级涪江平原,包括今天的江油、绵阳、安县三县的绝大部分,和三台、中江两县的沿江平坝。它的海拔,全在五百米以上。由于下游海拔亦高,故其全面干涸的时间,较成都平原为晚。大约到了秦代,都还有一部分还是沼泽。例如彰明坝子,即今江油县附近,开置郡县就很晚,即缘沼泽存在的时间较久之故。
成都平原,包括今成都市的广大地面,海拔比涪江平原略低(五百米至四百五十米之间的平坝为多)。由于新津和金堂两大江口与府河水道开通得很早,积水泄流得快,干涸较涪江平原为早。故蜀族先开辟的是成都平原。
最后一级是眉嘉平原,包括今眉山、乐山市的沿江各市区县(即彭山、眉山、青神、乐山、峨眉、夹江、洪雅、丹棱和五通桥以北的沿河平坝与黄土台地)。湖迹平原很宽广,由于江水泄流得早,泥沙亦流失得多,今已不似成都平原的平坦,而是海拔五百至三百余米之间的平原残体。因而农耕方面的使用价值,不如成都平原与涪江平原。它的开发更比涪江平原为晚,自然也还是蜀国时已经开发了的。但至秦代才置两县(武阳与南安)。在汉代所谓“三蜀”郡县中,仍是比较落后的一郡。(www.daowen.com)
川西部分的地壳有部分曾经下降,在低处沉淀了岷、涪、绵、洛诸水搬运来的泥沙和圆砾。时间可能早在白垩纪末期,龙泉山脉上升之后。背斜在上升,向斜部下陷,沙砾便填积在海底(有洪水年,便会填上一层石砾,有干旱年就只能填上泥沙。所以成都平原的冲积层,是有明显层理的)。进入第三纪后,又盖上了一层黄黏土(第三纪黄土,有礓石,无砾层)。进入第四纪之初,又盖上一层砾石混入的黄黏土。千百万年间,局部升降发生多次。最后显露于地表的,除小面积的山顶部分有第四纪黄土和圆砾如狮子山、牧马山、天回山外,第三纪黄土铺盖处多在冲积平原的边缘,接近山区的部分。例如灌、彭两县接界的九陇,龙泉山北的龙泉驿、大面铺、沙河堡、董家山,和天回山附近的山麓浅丘与黄土浅陇皆是。占地略可与冲积沙泥平原相当[2]。这种黄土,生产力大大低于沙泥冲积平原,但仍是可以耕种的。
这些黄黏土陇冈,一般都比沙泥冲积的平原为高。当蜀族最初进入成都平原时,所有沙土平原都还是水淹盖着的,或者是沮洳沼泽。是故鱼凫氏从山地下来,只能在九陇地区从事捕鱼。他们虽已是脱离了游牧而从事耕种已久的人,却只习惯于耕种山间河原的沙质土,无法开垦这种黏重固结的酸性黄土。到了杜宇出世,才创造成功黄土耕种的方法,把农业推进到大平原内部来。当然也会在冬季水落时耕种附近较为肥沃易耕的平原沙土。杜宇的这一成功,使蜀族耕地大大展拓,国邑亦从瞿上进展到九陇来,营造为郫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