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族于茂汶盆地从事农耕,已经大有发展,足以立国,本应继续前进。但隔九顶山脉,首先是岷江过绵虒索桥以下,全是峡江,当时无路可通(龙溪与娘子岭山路,是秦灭蜀以后才打开的);其次是西循杂谷与黑水河谷,愈前进愈是高寒山地。而北方都是他们祖先的牧业地区,不可再进。唯茂州土门关一路,可以更入石泉盆地,地面也是有限的。
他们历尽艰辛,发现今彭州海窝子是他们展拓耕地的适当之地,并由此打开了进入成都平原的通道,终于建成强大的蜀国。那时蚕丛氏与柏灌氏皆已衰败,建成蜀帝国为鱼凫氏。但他们仍承认蜀山、蚕丛、柏灌是其祖先,所以仍以蜀为国号,只是氏族名称变了。
他们是从汶川翻越九顶山脊进入海窝子的。那个山口为从汶川进入彭州的唯一通道,叫作安乡山。从汶川雁门关东岸安乡山急流而下的一条小溪,沿岸曲折上升,直到山脊,升高到海拔四千米,行程不过百里,但高差为三千米,可谓艰险万状。到山脊后,天晴可以望见成都(距离约五百里,高差三千五百米)。这是人类很难经历的一条山道。但是从山脊下行不过二十华里,进入湔水河谷,良好的河原沃土就开始铺开了,并且富有铜矿,这是进入铜器时代的蜀族子孙极感兴趣的地方。今天的地名叫大宝公社,河原海拔只有一千米稍多。再下不到十里,河谷平原更宽阔了,一般宽过二里至三里,长约三十里,才被寿阳山和牛颈山这样对峙如阙的山脉截断了。这就是李冰所称的“天彭阙”。山下地名关口,即是成都平原的北界,亦称彭门(彭州、彭县之名据此)。关口的两山,是湔水侵刻构成的,因其相对如阙,水响如雷,故称天彭阙。山内大河原,显然是远古内湖的遗迹,故称海窝子。现在有新兴、通济、复兴、大宝、思文和白鹿等几个公社在这湖迹平原与其支谷内,生产优异,民户安乐。大宝山的铜矿仍在开采。
以今天的情况推测三千年前的蜀族,当其从九顶山外艰难到达海窝子这里时,是必然会欢快地停留下来,重新开展其已经进入灌溉耕种的高度农业文化生活的。但是由于九顶山脉的隔绝,已不似在茂汶盆地时代那样与中原多有联系,而当自为一区,独自发展。迨其下入成都平原建成国家时,便是不“奉王职”,不参与华夏“朝聘会盟”的蜀国了(用《华阳国志》语意)。所以该划为另一阶段。(www.daowen.com)
从海窝子流入成都平原的河,古称湔水,它上源部分与流出关口场的部分,飞湍喷沫,速如燕飞,可能取名“湔”的取意,即因前字与古剪字同义,状物动之迅速。蜀族初来时,成都平原尚有湖迹沮洳地,不能居人。故蜀族停留在海窝子地区很久。但从湔水平原的北端罗元坝(复兴公社),有条小路,约十五六华里,翻过一座小山岭(老熊坪),进入白沙河上游,又是一个长近二十里的宽阔河原,是为虹口坝子。循白沙河谷,经九甸坪出白沙街、紫坪铺,便是岷江的都江堰了。老熊坪这座山,即是《华阳国志》说的“鱼凫田子湔山,忽得仙道”的湔山。它是湔水与白沙河的分水岭,所以取名湔山。虹口平原,显然是鱼凫氏开为耕地的,所以后来“蜀人思之为立祠”。今虹口公社有“庙坝村”即古鱼凫祠故址。以此知海窝子与虹口区,为鱼凫氏所开,从而可知应把蜀族进入此区的一个阶段称为“鱼凫氏”阶段[1]。
白沙、紫坪,与灌县城东的蒲阳、白果、向峨、宽河坝、木瓜园等高丘河原的耕地,与虹口区皆当属于湔山范围(鱼凫氏开辟之地),故秦代称此带羌支为“湔氐”,汉为湔氐道(县),蜀汉为“湔县”(这与李冰之兴都江堰水利应有关系)。
蜀族也还有从土门关进入“石泉盆地”,循绵水、洛水进入成都平原的,还可能有循通口河进入涪江平原的,都因缺乏平原,不能像进入湔水湔山地区那样发展顺利。是故他们在鱼凫氏阶段只能成为鱼凫王的附庸部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