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川上古史新探:羌族进入之路与痕迹

四川上古史新探:羌族进入之路与痕迹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羌人进入中原的路线是以茶卡盐池为出发点,随着行盐路线前进的,已如上述。其进入四川各地区的出发点为哈姜盐海。由此,可以说明民族文化与食盐产销的关系。这乃是羌族牧民向南移进的跳石路线。从白兰原始居住地随行盐向南扩散的这条路线,尽管史料极其缺乏,仍有一些地区名称可以证明羌民曾经如此向南移进,并曾成功建造一些支族部落的。羌族又如何进入甘孜州的东部呢?

四川上古史新探:羌族进入之路与痕迹

羌人进入中原路线是以茶卡盐池为出发点,随着行盐路线前进的,已如上述。其进入四川各地区的出发点为哈姜盐海。

哈姜盐海,位于黄河上源鄂陵、扎陵两大湖区的东侧,黄河南侧的草原上,今属青海省果洛自治州最西的玛多县[6]。这里的食盐行销区,从古至今都是一样,可以分为下列各地段:

如何进入玉树州的东部 今青海省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等县,从哈姜南到玉树,北至玛多渡黄河,经过一段半沮洳地的草原入青海和陇西,是吐蕃年代建成的华夏与蕃地交通的主要商道。但黄河以北一段并不行盐,因为那是茶卡行盐区。哈姜盐只销玉树,西至曲麻莱而止,南至囊谦而止。囊谦以南属昌都的察零多盐池行盐区。这两个不同的行盐区,也就是历史上两个羌支民族部落的分界线:玉树区属于“白兰”支派的分布区,昌都区属于“苏毗”支派的分布区。从羌人行盐以来直到唐代都是如此[7]。由此,可以说明民族文化与食盐产销的关系。因为这两区现在都不属于四川,可以不论。

如何进入甘孜州的西部 自玉树、称多以下,金沙江水以东的地面,从来都只是吃哈姜盐的羌支部落。也就是从白兰羌支派分别发展起来的许多部落[8]。哈姜盐行销这一地区是旧石器时代开始的事。拥有这个盐池之利从而最先进入氏族社会的可能就叫作“白兰”。他们的主要根据地在今天的石渠县。从这个大草原向南行盐的干道分为东西两条。西条为金沙江与雅砻江两大水系的分水脊,即今日的祝靖、甑科、昌泰、曲登、毛垭、稻坝这一系列的草原路线。这乃是羌族牧民向南移进的跳石路线。到了牧业发展到高度以后,才各从所在地分向河谷移进寻找耕地。由于北纬30°以南,高原边缘部分的地势陡落,所有河流皆奔湍漂疾,侵蚀力强,大都深陷成为峡江,少有河原台地可耕之土。纵或有之,亦零碎分散不易联络,是故这条行盐线路,地面虽广,进入农耕年代亦久,终未能建成规模较大的国家。就中缘近金沙江的部分稍有较为开阔的山间河原,例如白玉、麻陇、巴塘、得荣、乡城、稻城、冷卡石等足以容纳数百户至千余户农民之地面,亦只能形成比较有名的土司部落。又因他们距华夏甚远,限于山谷险阻,未有交通市易与使节往来,故其部落名称鲜为华所知。

白兰之名,初见于《华阳国志》。其汶山郡云:“有六夷、羌、胡、羌虏、白兰、、九种之戎。”[9]隋书·附国传》举出“其东北连山绵亘数千里,接于党项(按:此指巴颜喀拉山),往往有羌”的二十种羌之中,亦有“白兰”。说他们“并在深山穷谷,无大君长,其风俗略同于党项。或役属于吐谷浑,或附附国”。《新唐书·党项传》还附有白兰传云“又有白兰羌,吐蕃谓之丁零。左属党项,右与多弥接。胜兵万人,勇战斗。善作兵。俗与党项同。武德六年使者入朝。明年,以其地为维、恭二州。贞观六年与契苾数十万内属”。这些史料虽是六朝与隋唐人的记载,决不能说六朝、隋唐时才有“白兰”这个羌种。《华阳国志》汶山郡所说的“六夷”“九戎”,皆谓从汶山郡外来居住的少数羌支民族。既然魏晋时已有白兰人居住到汶山郡来(可能是行盐或经商来的),那就会远在若干年前白兰已经进入氏族社会了。《隋书·附国传》指明白兰等二十羌落皆与党项隔一条山脉,显然是指的巴颜喀拉山脉。我看这与古代史料和现代民族分布情形是相符合的。《新唐书》指出白兰的左侧是党项,即是今青海果洛自治州;右侧是多弥,即是今玉树自治州的通天河地区,这更说明白兰的根本要地在今石渠县(就合并邓柯后言)。尽管白兰这个羌支民族在此育成已久,人民流徙已远,远到汶山郡(今岷江上游地区)了,它的本部(祖源所在地)仍自凝聚未变。正如华族由中原虽已移居到江南、岭南,以至于海外去了,而中原仍是华族住居的源地,不失“华夏”之名是一样。

从白兰原始居住地随行盐向南扩散的这条路线,尽管史料极其缺乏,仍有一些地区名称可以证明羌民曾经如此向南移进,并曾成功建造一些支族部落的。例如:

1.今白玉县,从藏文所志义为“白国”。即《隋书·附国传》里的“婢药”,传者谓原是白兰部落分支的部落。早在宋代就有红教喇嘛来此阐教建寺,就称此地为“白域”,以为寺名。此地距石渠草原约二百公里,属昌泰草原的西侧。应是白兰羌分支南下较早建成的农业部落,别称为白域,不忘本也。

2.今巴塘县,从藏文所作读起来,只一“巴”字音(塘字因清代设粮台所加,取塘铺驿传之意),其喇嘛寺称“丁零寺”,正与《新唐书》“吐蕃谓之丁零”义合,足见巴塘这个土司部落也是白兰羌所建成的。

羌族由巴、理塘地区再南进入云南高原,即为古宗(姑缯)、摩莎(拉锡)等民族。

羌族又如何进入甘孜州的东部呢?白兰羌从石渠大草原把哈姜盐运销到甘孜州东部雅砻江与大渡河之间的地带,不是循分水线的草原,而是循雅砻江与鲜水河谷的一大断层湖迹草原推进的。

这个大断层,大约在距今三百万年前就产生了。南段昂头向北,阻绝北来之水。北段低头向下,潴为狭长的湖泊。其祝靖以东之部,湖水随雅砻江与鲜水河穿破南山流失而去,剩下湖迹盆地,海拔在三千五百米以下,成为川边北部最温暖的草原,而与雅砻江上游的石渠草原衔接。白兰羌人循这一带草原行盐于甘孜州东部,自很顺适。并且很快就会发觉这个湖迹草原带宜于农耕,可栽培青稞和圆根萝卜等农作物,使之成为康北最大的一个半农半牧的部落。《隋书·附国传》里所谓“东北连山绵亘数千里,接于党项”的二十种羌部落之中,有“北利”一种,即是从白兰分支在今甘孜河谷经营半农半牧经济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后来建成一个国家,奉行苯波派的佛教(黑教),传世到明代末叶才被青海蒙古固始汗(顾实汗)摧毁,改信黄教,仍立其后裔之恭顺者为白利王,直至清末才缴印改流。即今甘孜县白利乡是也(我另有《霍尔五土十三大寺考》)。《通典》卷一九〇将“北利”讹为“叱利”。顾颉刚先生据以改《隋书》卷八三的“北利”字,是未悉藏文史料之失。附此校正。北利(白利)最强大时,在元明之际,今甘孜全县与德格的杂柯和玉隆两乡皆其领土。它的农业发展,最初大约与中华的黄帝时代同。传说中,黄帝曾派遣他的儿子昌意到此来过。

在北利尚未强大之前,大约公元六七世纪时,这个断层湖迹平原的东部,即今道孚、炉霍两县地后来也曾建成一个比较强大的羌国,今藏族人民把它叫作“虎国”(打日王朝),即《隋书》所称的“附国”[10]。今丹巴县,即《附国传》里所谓“嘉良夷”(今曰嘉绒,即大小金川地方),在隋代也是归附国统治的。《附国传》说“嘉良有水阔六七十丈(指大金川),附国有水阔百余丈(指道孚城外鲜水河),并南流,用皮船为舟而济”,皆与今世地形符合。其他如“土宜小麦、青稞。山出金银,多白雉(今云‘马鸡’,属于雉类,羽毛灰白色)”,以及住宅、风俗,无不符合。道孚南山今犹呼为“打日”(虎峰),传为古打日王祭坛所在。看来这个羌国,是西康地区最早建成的一个农业大国。其名虽始见于《隋书》,其国之建成可能早在魏晋六朝之时,或许更早到两汉之际。其开始经营农业约与中原的黄帝同时,则可肯定。只是耕地有限,四方闭塞,无条件再发展前进而已。

这个康北断层湖迹草原狭长地带,与折多山脉西侧的木雅草原衔接。这个南北狭长的大草原,包括今道孚县的乾宁乡[11],康定县折多山以西,雅江县大河以东与九龙全县的地面,海拔比道孚河原高几百米,但仍在四千米以下,也是河谷适于耕种的大草原。牧民食盐亦仰给于哈姜。所以很早年代(大约一万年以前)就有比较进步的牧羌行盐到此,建成以牧业为主并自行生产粮食的繁荣部落了。《汉书·西羌传》里说“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就是指的木雅草原的羌落[12]。以出产旄牛为汉代巴蜀商人所重[13]。到三国时为“旄牛王”之国,屡见《张嶷传》。元明清世为“明正土司”地,有四十八个小土司分管,仍保持半农半牧制度。

哈姜盐,行销至木雅乡止。九龙以南,行黑、白盐并的盐。牦牛种牧民,停止在木雅草原上了。但旄牛先主的裔支,仍前进入大渡河与雅砻江中下游河谷,去找寻更好的农耕之地。移进入这些温暖河谷低地的羌人,另自立为“白狼种”。《后汉书·笮都夷传》里说的“白狼槃木”和“白狼楼薄”,就是分居在越巂郡界与蜀郡地界两支白狼夷的名称。他们也应是白兰的支裔,还保持其族源的旧称。作《后汉书》的范晔,把他写作“白狼”而已。窃疑白兰的“白”字,在羌语为羔子毛之意(今藏民呼作“巴尔子”)。大约白兰羌就是以首先育成绵羊种,或首先发明鞣制绵羊羔皮为商品的人,所以自称为白兰。“兰”是首领之意。其子孙虽流动很远,亦不忘其祖源,而保存着这个“白”字(作北、作巴、作婢、作播,都是一音之转。作兰、作狼、作利、作“白狗”,俱汉人用字之异)。白狼槃木种,今尚保存在川滇之间的,称为“普米”。意为“白人”,以颜色为义。羔毛绝大多数是白色,意亦可通(古羌语与古华言同音意之名词、形容词甚多,此其一例)。

如何进入阿坝州 巴颜喀拉山脉,是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上游的分水岭。按地质学家的推断,它出生在古生代的石炭纪,距今已六千五百万年了[14]。经过六千五百万年的风化,嵯峨高山已经夷为平地。除极小部分还保存海拔五千米左右的残体外,一般都成为接近于海拔四千米的草原,只有馒头状丘陵连缀成的一条分水线表示它当年的部位。这条山脉分解出来的沙砾和土壤,填满了山体两侧的一些低洼部分,成为许多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其气候与风物与羌人原始居住地羌塘相似。故它成了原始羌人向东移进的走廊。居住其上的羌民,应比居住进断层湖迹的羌人更早。可以设想:若干万年以前,已经住满羌人并从哈姜盐海行盐到山脉东端的松潘草地了[15]

但由于高原的不断上升,他们逐渐退出分水线一带的丘陵,集中到一些较低的平原草场和温暖河谷去开展耕地栽培。例如石渠县大草原(白兰部开始形成),上杂柯、大塘坝(这是瓦述部的诞生地),色达坝子(今色达县治),卓斯甲、党坝、松冈、梭木四土司辖区的大草原和毛儿盖与阿坝、红原、包座、漳腊等大草原。这些草原繁盛起来后,成了节节行盐的牧运路线。各地牧民也利用他们的剩余牲畜,贩运食盐分向附近河谷地区进行交换,从而也逐渐有了徙居河谷经营耕种的羌人。这样移进,是距今约一万年的事。

松潘草地,是羌人进入四川盆地的起点地区,他们以岷江上游河谷为主要的桥梁。羌人从松潘草地进入此河谷后,建成了“蜀山氏”这个氏族部落,发展成为蜀国。同时还有从大渡河谷、涪江河谷、南坪黑水与白水河谷及白龙江河谷发展起来的羌支部落,留在第三、四章叙述。

哈姜行盐最北的界线 巴颜喀拉山的黄河上游地区,为今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它是很早的羌族根据地之一,载在上古典籍。《禹贡》称这部分羌人为“析支”[16],《后汉书·西羌传》把它写作“赐支”(赐亦读同析)。《隋书》《唐书》把它叫作“党项”,都是当时当地羌人自称的语音。古羌俗以氏族祖先之名为族称。氏族有代谢,故名称有变异。其地东接松潘草地,有大片沮洳地妨碍交通,北耸大积石山脉(阿尼玛大雪山)与陇西河湟诸羌隔绝,自为风气者数十万年,保存古羌族习俗与语言最多。故其人族性强固,不易接受外来文化,社会进步濡缓,虽迭受异族武力统治,而心不悦服。吐蕃称之为“果洛”,意为“捩头人”(谓意识形态相反的人)。蒙古统治时期译仍其音。《明史》作“鄂罗克”,清代称为“俄洛野番”,其人实甚善良,重品德,守古羌遗风。清时,划归四川松潘镇管辖。原只分上中下三部,清末已分为五部,仍共戴一女王。民国初,乃转入男性氏族阶段,被青海马步芳军队征服,开始置县征税。解放后遂隶青海为自治州。

果洛人民与白兰羌人皆依哈姜盐海行盐之利以致强大。白兰前方地势开阔,故其人随行盐所趋,扩散极远。果洛地形不利扩散,北接大积石山脉逾河曲为西倾山脉,东连秦岭,与中原隔绝。故陇西只行茶卡池盐。古代的果洛行盐,只限于白龙江盆地、甘南的徽成盆地(属嘉陵江上游)和陕南的汉中盆地一线。果洛羌民亦只沿这条盐路向东发展,在河谷地区形成宕昌、参狼、白马等羌支民族部落。其开始东进的时间很早,最远处曾缘大巴山脉到达鄂西“神农架”地带。下逮距今一万年左右,由于当地的居民文化已高,卑视古羌,另自成族,羌人乃不再向东进了。

位于秦岭山脉与大巴山脉之间的甘南、陕南地带,是介于中原与四川盆地的居间地带,历史上被划为梁州及益州。正因为它们与四川同属于哈姜行盐区,所以古代人民的族源相同,习俗相近(就秦汉以前说),故附带在本章论及。自大积石山与秦岭以北,属于茶卡行盐区,文化发展就不同了。

小结 由于这两章的讨论扯得太远,略嫌泛滥,这里结束为下面的几句话:

——羌族是亚洲地区文化发展最早的民族之一,为了不断提高它的经济生活,不断从原始居住的高原向四方迁徙。(www.daowen.com)

——其向中原方面推进的出发点是茶卡盐池。向四川方向推进的出发点是哈姜盐池。行盐能到哪里,人便流动到哪里。

——哈姜盐行销地面最广阔,但多是交通不便地区,社会发展缓慢,长时间停滞在牧业社会。茶卡盐行销地面较狭,因与中原接近,社会发展较快,又因河东解池行盐区与塞北许多行盐区逼近,故羌人在华夏的活动范围限于陇西和青海地。由于华夏农业条件优越,羌人除融合于华族之外,只好接受华夏政权的统治。持反抗态度的,一次一次都归于失败,终于退回高原牧业地区。

——哈姜行盐地区由于对华夏险远,保持羌族本俗最久。又因川滇与甘南、陕南也对华夏有一定的交通障碍,所以羌支进入这些地方也很早,而且融合得较晚。

【注释】

[1]有人说《易卦》“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的鬼方就是羌方,那是很错误的。殷代与其以前,华羌和睦相处,偶有小摩擦,都只是暂时性的,断不会有三年之久的战争。《竹书纪年》说:“高宗伐鬼方,次于荆。”可见鬼方在中原之南,不在羌人入住的西北。

[2]即金沙江上源部分,大约有五百平方公里地面不产盐的优良牧场。今为青海省的玉树州地。

[3]另详《西羌传地名考释》和《吐蕃传地名考释》二稿。

[4]详见《羌族源流探索》。

[5]食盐在寒燥的草原地区不融化而便于携运和分剖。近代仍有些少数民族用它来当货币

[6]1949年前属四川省的石渠县北界。原为四川松潘厅属的上俄洛土司辖地,民国时为青海马步芳军占领,解放后设玛多县,划属青海省。

[7]从有关这两部分的历史记载、民间传说,和现在这两部分人民的语言、习俗进行分析,都是如此。

[8]清代划分为一百二十个土司辖区,一同隶属于打箭炉厅,称为“炉边”。民国称为“川边”,建成西康省。解放后合并于四川省,为甘孜州。

[9]《后汉书·冉传》作“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盖缘《华阳国志》,以羌、胡、虏、、白兰与冉、 为“七羌”也。

[10]可能是由于修《隋书》的唐人避虎字讳,改作附字。

[11]旧曰泰宁,解放前置乾宁县。今划归道孚。

[12]原文字,从牙为声,即羌呼旄牛为ya的本音。其后华人不解羌语,改读为“毛”,改读为“黎”,皆非古义。

[13]《汉书·地理志》“巴、蜀、广汉,……南贾滇、僰,滇僰橦。西近邛、笮、笮马、旄牛。”笮都,汉武帝置沈黎郡。置郡仅十四年而废,以其所辖县分隶越巂郡与蜀郡。故云越巂羌。

[14]据刘鸿允《中国古地理图》和《辞海·理科分册下》229页的地质年代表。

[15]今松潘县城以北,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面,包括漳腊、毛儿盖、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与马尔康等县的藏族居住地面,川人习惯呼为“松潘草地”。

[16]《禹贡》:雍州,“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谓这三个西戎部落皆以生产连毛的羊皮来与华夏市易。昆仑部在今青海柴达木与通天河区。渠搜部在陕北的河套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