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施低碳化,变革城市布局形态

实施低碳化,变革城市布局形态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使城市整体布局与生态廊道相结合,通过生态廊道建设,密切城市建成区与绿地之间的生态联系。森林与灌木的碳汇量要占城市碳汇总量的78%,在规划实践中,实施“绿楔规划”战略可大大提升城市的“碳汇”水平。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的85%来自于机动车,发展低碳的绿色交通成为现今城市规划的新热点。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实施快速公交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实施低碳化,变革城市布局形态

(一)发展紧凑型城市

中国城市发展应走紧凑型的道路,是防治城市“摊大饼”式蔓延通病的良方;在规划布局方面必须调整城市增长方式以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可以制定出一条“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以扭转当前许多城市跑马圈地、以大取胜的浮躁心态。

(二)实施“绿楔规划”

变革城市绿化模式,建设森林型城市,在城市绿化中,森林碳库的保护和增容可以将大量的碳固定于森林生物量中,木材能源和原材料的替代可以有效地避免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费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城市整体布局与生态廊道相结合,通过生态廊道建设,密切城市建成区绿地之间的生态联系。

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容量,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重要的碳汇地,它对于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城市气候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和林业规划,是重要的减碳规划措施。森林与灌木的碳汇量要占城市碳汇总量的78%,在规划实践中,实施“绿楔规划”战略可大大提升城市的“碳汇”水平。因此,绿地系统,特别是森林绿地系统,对构建低碳城市至关重要。例如,至2007年年底对北京市森林资源的碳储量进行专项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公共绿化达到12.6m2,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5%,林木覆盖率达到51.6%,森林资源总碳储量为1.1亿t,森林资源年固定二氧化碳量约为972万t(碳汇量),年释放氧气量约为710万t。

以绿楔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廊型的城市空间扩张方式,将新的开发集中于公共交通枢纽,有利于公共交通的组织,实现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实现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并且可以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开发。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就开始推进“绿楔规划”。这种发展模式可以适应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图5-119、图5-120)。而我国的包头遂宁等城市也进行了类似的“绿楔规划”(图5-121、图5-122)。

978-7-111-53249-1-Chapter05-159.jpg

图5-119 墨尔本“绿楔规划”示意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5-160.jpg

图5-120花园城市澳大利亚堪培拉核心区国会大厦位于绿轴的交汇点

978-7-111-53249-1-Chapter05-161.jpg

图5-121 包头市中心城区由绿带所分割

978-7-111-53249-1-Chapter05-162.jpg

图5-122 四川遂宁市安居区由绿带水系所串联

(三)建成“绿色交通”体系

“现代城市交通为首”,然而,交通出行又是城市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的85%来自于机动车,发展低碳的绿色交通成为现今城市规划的新热点。绿色交通包括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三方面。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实施快速公交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快速公交运量大而投资少,其客运能力相当于轨道交通,但投资只有轨道交通的1/3。再加上采用全程红绿灯优先技术,使得它成为城市交通新的“发展极”。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北京市将建设总共18条快速公交线,届时,北京市将基本形成快速公交通达网络。

对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占据骨干地位。2009年,北京中心城90%乘客到车站不超过500m,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达1500万人次以上,大大地提升了城市运营效率和方便乘客。目前北京交通部门正加快轨道交通新线建设,计划2015年达到561km。截止到2009年,我国内地已有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的29条轨道交通线路建成并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近800km。同时还有14个城市共46条轨道线路正在开工建设,建设总里程为1200多km。到2015年将规划建设70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约2100km。到2020年,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模将达到3000~3500km。

同时,换乘中心可以为市民的出行提供高效、方便而安全的服务,是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发展综合客运枢纽和换乘中心,规划建设步行、自行车交通街区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内涵,如巴西库里蒂巴市的快速公交线(图5-123)。

978-7-111-53249-1-Chapter05-163.jpg

图5-123 巴西库里蒂巴市的快速公交线

(四)引入“限建区”规划理念(www.daowen.com)

为切实构建低碳生态城市,在总体规划布局中,应该先行确定对城市发展有制约的诸要素,做出禁建限建的区划。这些要素大体上有8个:

1)水系湿地控制区。

2)山林控制区。

3)基本农田控制区。

4)地上地下历史文化保护区。

5)地质构造断裂带。

6)自然保护区

7)风景资源保护区。

8)矿产资源保护区及采空塌陷区。

限建区规划对于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处理好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避免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在规划指导思想方面,不能过分局限于城市化需求和人口发展预测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依据,而是以合理的资源承载力和维系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进行城市空间的布局;限建区的规划可以作为低碳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中广为推行。尤其是在交通政策上,优先考虑建立非机动车绿色廊道体系。

近些年来,在规划界提出了“反规划”的理论,它实际是对编制规划的一种反向制约的思维,意在编制城市体规划中,应首先确定哪些是禁止或不宜作为建设用地,除此以外,才可以进行规划建设用地的布局研究。这种指导思想对检讨完善规划布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反规划”的宗旨,也是在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规划理念和工作程序提出一种新的思考角度,其实它本身也是规划工作的内涵;不过简而言之为“反规划”,似不失偏颇,因为其指导思想仍属规划的必要范畴,只是意在编制规划的理念应该更科学、更全面,程序更合理。

北京市已编制完成了《北京市限建区规划(2006—2020年)》,规划确定了摸清各类限建要素的空间分布和限建要求,第一次按照生态条件划分出限建等级,其中包括了55.5km2的绝对禁建区,而明确可以搞房地产开发或其他建设的适宜建设区只有527.1km2,仅占全市面积的3.2%,限建区规划从“水”“绿”“文”“地”“环”五大方面分析建设限制要素,依据自然灾害易发的风险、资源环境保护的价值、污染源防护的影响等差异,划定建设限制分区,从而为城镇化时期北京的城市空间发展提供合理的规划和决策依据。

国内一些城市从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出发,正陆续编制类似的限制性总体规划方案(图5-124、图5-125)。

978-7-111-53249-1-Chapter05-164.jpg

图5-124 北京市市域建设限制性分区规划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5-165.jpg

图5-125 湖北省随州市城市市域建设限制性总体规划图(2009—2020)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内涵,它必须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导向,以市民的低碳生活理念和模式为特征,以政府管理建设低碳社会的相关法规为指针,城市规划仅是其中一环。因此,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在这方面的积极意义可以归结为:倡导减少碳源、增加碳汇,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为城市提供生态服务功能。

[1]1亩=666.6666667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