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较多,每个城市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保护规划。明清北京城是在辽、金、元时期北京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代都市建设的杰作,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地区。严格控制旧城的建设总量和开发强度,逐步拆除违法建设及严重影响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较多,每个城市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保护规划。一般规划应有以下内容。

(一)本地区珍贵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及其环境

对本地区珍贵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区及其环境进行保护规划,达到保持和发展本地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目的。对于新的建设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使新旧建筑、新的建设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融为一体,形成本城市独特风貌。

(二)妥善处理历史文化保护和现代建筑的关系

城市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的调整改造,要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使其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既符合现代生活和工作需要,又能保持历史文化特色。

(三)本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重要内容。对于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国家级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加强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地面和地下文物古迹的调查、发掘与鉴定,公布新的保护单位。对地下历史文物埋藏区内的建设,坚持先勘探发掘、后进行施工的原则。

(四)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

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是历史文化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逐个划定范围、具体保护和整治目标。在规划保护区内新建筑形式和色彩,要与该区原有风貌协调一致。凡与其不协调的建筑物和其他建设设施要加以不断改造使之协调。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除了以上内容外,重点是要从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上保护,即从整体上考虑历史名城的保护,下面以北京为例,进行简要介绍。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基础上,政府提出重点保护北京市域范围内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古迹、优秀抽象现代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旧城整体和传统风貌特色、风景名胜及其环境、继承和发扬北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明清北京城是在辽、金、元时期北京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代都市建设的杰作,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地区。旧城的范围为明清时北京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的城市区域。重点保护旧城的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图2-4)。

1)保护从永定门至钟鼓楼7、8km长的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色。

2)保护明清城“凸”字形城郭。沿城墙旧址保留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形成象征城墙旧址的绿化环。保护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郭构成的独特城市格局(图2-5)。

3)整体保护皇城(图2-6)。

4)保护旧城的历史河湖水系,部分恢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河湖,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5)保护旧城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www.daowen.com)

6)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

7)分区域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保持旧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

8)保护重要景观线和街道对景。在景观线和街道对景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应符合城市设计提出高度、体量和建筑形态要求,严禁插建对景观保护有影响的建筑。

978-7-111-53249-1-Chapter02-4.jpg

图2-4 明北京城平面图

978-7-111-53249-1-Chapter02-5.jpg

图2-5 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旧城文物及保护区规划图

9)保护旧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保持旧城内青灰色居民房烘托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群的传统色调。旧城内新建的建筑形态和色彩与旧城整体风貌相协调。

10)保护古树名木及大树。保持和延续旧城传统特有的街道、胡同绿化和院落绿化,突出旧城以绿树衬托建筑和城市的传统特色。

11)统筹考虑旧城保护和新城发展,合理确定旧城的功能和容量,疏导不适合在旧城内发展的城市职能和产业,鼓励发展适合旧城传统空间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业。

12)探索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危房改造模式,停止大拆大建。严格控制旧城的建设总量和开发强度,逐步拆除违法建设及严重影响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13)在保持旧城传统街道肌理和尺度前提下,制定旧城的交通政策和道路网规划,建立并完善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综合交通体系。

14)在保护旧城整体风貌、保存真实历史遗存的前提下,制定旧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标准和实施办法,积极探索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978-7-111-53249-1-Chapter02-6.jpg

图2-6 明皇城平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