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水特征曲线表示的是土体含水量随吸力的变化曲线。大量试验表明,含水量与基质吸力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土-水特征曲线的干燥段和吸湿段存在一定的滞回效应[157]。为了将问题简单化,同时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可以接受的误差程度,这里不考虑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回性。
图4-2 典型的土水特征曲线
图4-2为典型的土-水特征曲线示意图。如图所示,通常将土-水特征曲线划分为3个区段[158]:边界效应段、转化段和残余段。边界效应段对应于吸力小于进气值的那一部分曲线,此时,孔隙中充满水,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含水量随着吸力的增加变化很小;当吸力大于进气值以后,气体开始进入土体孔隙,孔隙中的水开始逐步排出,这一阶段对应于转化段,含水量随着吸力的增加快速减小;当含水量减小到残余含水量以后,需要增加很大的吸力才能引起含水量的少量变化,这一阶段对应于残余段。这3个阶段的曲线都可以近似用一条直线来表示。由于残余段对应的吸力较大,在自然状态下路基土通常处于边界效应段和转化段,因此可以建立残余段之前的含水量与吸力之间的关系,作为实用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含水量可以用质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和饱和度来表示。由于在表示水相的本构关系时,采用的是水的体积比dVw/V0,故建立含水量与净应力和吸力的关系时选择体积含水量。体积含水量与质量含水量和饱和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只要确定了体积含水量,质量含水量和饱和度均可以通过下式得到:
式中:Gs表示土粒的相对密度,θ为体积含水量,w为质量含水量,S为饱和度。
从土-水特征曲线的基本形状特性看出,边界效应段和转化段可以近似由两条直线来表示,其中边界效应段的渐近线几乎是水平的。具有这种特性的曲线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式中:a、b分别为转化段渐近线的截距和斜率;c为边界效应段水平渐近线与转化段渐近线交点对应的吸力值。
从式(4-26)可以看出,当吸力远远大于c以后,θ=a-blg(s+c)逐渐接近于θ=a-blgs,即转化段的渐近线;而在边界效应段,吸力为0时对应的含水量为θ=ablgc,过该点的水平渐近线即为θ=a-blgc。因此,用式(4-26)表示的土-水特征曲线,它满足了在边界效应段和转化段有2条渐近线的要求。
在不同净应力下,体积含水量–吸力的关系曲线是不同的。因此,参数a、b、c均随净应力的变化而变化。为了简化,认为参数a、b、c与净应力p满足线性关系,因此有(www.daowen.com)
式中:a0、b0、c0分别为净应力为0kPa时的值;a1、b1、c1分别为参数a、b、c随净应力变化的斜率。
将式(4-27)代入式(4-26)得到用净应力和吸力表示的体积含水量表达式:
下面引用文献[156]中的试验数据(见表4-1)对以上建立的含水量与净应力和吸力的关系,即式(4-28)进行验证。
拟合试验用土的含水量与净应力和基质吸力的表达式(即式(4-28))中的参数,得到:a0=3.1381,a1=0.00280,b0=1.0736,b1=0.000479,c0=319.5433,c1=1.4643。根据拟合结果,得到试验用土的含水量-净应力-基质吸力三维曲面,如图4-3所示。从图4-3可以看出,试验数据与拟合曲面吻合较好。
图4-3为根据式(4-28)得到的体积含水量-净应力-吸力三维曲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净应力下,体积含水量随着吸力的增大逐渐减小,且净应力越大,体积含水量随吸力减小的幅度越小。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同净应力下,当吸力达到土体某一孔隙的进气值时,该孔隙将开始排水,因而在吸力的作用下体积含水量逐渐减小;而土体受的净应力越大,土体被压缩后土中孔隙越小,导致孔隙的有效半径越小,进气值越大,因而在相同的吸力下排出的水越少,体积含水量越大。
图4-3 体积含水量-净应力-基质吸力三维曲面
综上所述,土体的孔隙比和含水量是净应力和吸力的函数,只需确定式(4-23)和式(4-28)中的参数,就可以得到土体的孔隙比和含水量与净应力和吸力的关系,确定在任一应力状态下的孔隙比和含水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