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大鼓,发源于山东,在济南大明湖畔最为流行,亦有人称之为山东大鼓或犁铧大鼓。因其来自农村,原始乐器仅两片破碎犁铧,并无其他伴奏乐器。初演者多为男人,于农闲时节,在树荫下,唱几个小段儿,故事悲欢离合,情节曲折,而又前后呼应。听者屏气凝神,甚为欢迎,因而逐渐流行,不断兴革,增添了三弦,又设一大鼓,因在地头演唱,听者席地而坐,故备短足鼓架。及至在书场上演唱,仍保留了传统形式,于场面桌上置一短足鼓架。但也有部分人改用高鼓架,与京韵大鼓、西河大鼓相同。后来教徒传艺,女艺人也因之而生。演唱内容,也由小段儿渐有大套鼓书,《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蔓子活”,相继演出。
梨花大鼓艺人走出山东大小城市,去河南、河北等地撂地鬻艺,有机会与河南坠子艺人“连穴”(术语,即合作),一天挣多少钱,平均分开,再分大份,归个人所得,江湖上称之曰“连穴连杵”。由此这两个曲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改革很多。节目互相增益,率多大同小异。其腔调疾徐高低,抑扬顿挫,更有插科打诨,面目一新。所歌之曲,以《小黑驴》、《独占花魁》、《二姐思夫》、《湘子上寿》、《游湖借伞》诸段,最为流传。(www.daowen.com)
梨花大鼓艺人,曾有谢大玉、李大玉、段大桂诸女艺人到津,哄动一时,在玉壶春、宝和轩、玉茗春等书场演唱,颇受人赞赏。士绅巨贾、文人墨客听曲时赞不绝声,且撰文褒扬。一九三二年左右,鹿巧玲从济南来津,演唱于小梨园,声容并茂,后来居上。此时谢、段诸人早已息影歌场,于是鹿巧玲得以独据梨花曲坛。惜其不久即返鲁,津门无人承袭其艺。记得三十年前,南京夫子庙前,有董莲芝、赵大玉与男艺人李泰真合演梨花大鼓,董擅演文段,赵擅演武段,一时哄动秦淮河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