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涌的概念与发生
地基土在具有某种渗透速度(或梯度)的渗透水流作用下,其细小颗粒被冲走,岩土的孔隙逐渐增大,慢慢形成一种能穿越地基的细管状渗流通路,从而掏空地基或土坝,使地基或斜坡变形、失稳,此现象称为管涌(图7-11)。管涌通常是由于人类工程活动而引起的,但在有地下水出露的斜坡、岸边或有地下水溢出的地带也有发生。
图7-11 管涌破坏示意图
(a)斜坡条件时;(b)地基条件时
1—管涌堆积物;2—地下水位;3—管涌通道;4—渗流方向
2.管涌产生的条件
管涌多发生在非粘性土中。其特征是:颗粒大小比值差别较大,往往缺少某种粒径;土粒磨圆度较好;孔隙直径大而互相连通,细粒含量较少,不能全部充满孔隙;颗粒多由比重较小的矿物构成,易随水流移动;有良好的排泄条件等。具体条件包括:
(1)土由粗颗粒(粒径为D)和细颗粒(粒径为d)组成,其D/d>10。
(2)土的不均匀系数d60/d10>10。
(3)两种互相接触土层渗透系数之比K1/K2>2~3。
(4)渗透水流的水力梯度I大于土的临界水力梯度I0时。
3.管涌临界水力梯度的确定方法
(1)据土中细粒的百分含量,在临界水力梯度与细粒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图7-12)上可查出,应用图7-12时应注意,当土中细粒含量大于35%时,应同时进行流砂可能性的破坏评价。
(2)根据土的渗透系数,在临界水力梯度与渗透系数的关系曲线(图7-13)上可查得。
(www.daowen.com)
图7-12 临界水力梯度与细粒含量关系
x—细粒含量;y—临界水力梯度;
1—上限;2—中值;3—下限
图7-13 临界水力梯度与渗透系数关系
x—渗透系数;y—临界水力梯度;
1—上限;2—中值;3—下限
表7-1 容许水力梯度经验值
(3)据式(7-3)计算求得。
(4)应用已有成功的工程资料,采用工程类比法对比试验成果和相似条件,提出临界水力梯度的参考值。
4.容许水力梯度
对采用上述方法取得的临界水力梯度进行地基渗流管涌稳定评价时,应考虑取一定的安全系数,对于管涌安全系数可取1.5。经安全系数修正后的水力梯度称容许水力梯度,表7-1列出根据渗透系数确定的容许水力梯度的参考数值。
5.管涌的防止
在可能发生管涌的地层中修建挡水坝、挡土墙工程及进行基坑排水工程时,为了防止流砂、管涌的发生,设计时必须控制地下水逸出处的水力梯度,使其小于容许水力梯度。
防止管涌发生最常用的方法与防止流砂的方法相同,主要是控制渗流,降低水力梯度,设置保护层,打板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