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类土分布很广,沉积厚度大,是由风、水等作用搬运沉积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华北、东北地区的山前丘陵地带也有分布。
黄土多为粉土质亚粘土、亚砂土及粉砂土组成,经过长期地质作用发育了大孔隙和垂直节理,垂向渗透性较大。据试验资料,垂直渗透速度是水平渗透速度的几十倍,故黄土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裂隙与孔隙含水层。
黄土中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的渗入。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小且集中,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又加之黄土中一般缺乏隔水层,沟谷深切,使潜水埋深加大,往往可达数十米或更深,故造成黄土地区普遍缺水。
图6-4 南京附近长江古河道和近代沉积剖面图(www.daowen.com)
1—粘性土;2—中细砂;3—粗砂;4—砾砂;5—砾石;6—黄土质亚砂土;7—砂岩及页岩;8—砾岩夹薄层砂岩;9—地下水位;10—泉
黄土中地下水的特征与地貌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纵横的深切沟谷将黄土高原切割成无数块段。范围较大的高台地称黄土塬;长条状的垄岗称黄土梁;浑圆形的土丘称黄土峁。黄土塬表面比较宽阔平坦,较利于降水入渗及保存。塬的中心地下水位较浅,通常为20~30m,塬边因地下水流散,水位可深达50~70m,并呈泉的形式排泄。通常在塬中地势低凹平坦的地段是富水的部位。例如甘肃董志塬面积在400km2以上,塬面较完整宽阔,水位埋深在塬中心地段仅30~40m,单井最大出水量可达400~800m3/d。黄土梁、峁表面地形起伏,切割强烈,不利于赋存地下水,常为缺水地区,而梁、峁之间的宽浅沟谷(当地根据其形状称为杖地与撑地)汇集部分地下水,埋深亦浅,可以取用。
由于黄土的水平渗透性能小,侧向径流相当微弱,不易脱盐;且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故黄土中的地下水矿化度普遍较高,含可溶盐类多。黄土塬的地下水由中心向边缘含盐量逐渐增大。有的塬分布面积大,其低洼处地下水较富集,保存了水质较好的地下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