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施工技术(第2版):筏形基础的图示与建造

建筑施工技术(第2版):筏形基础的图示与建造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10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编号(二)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平面注写基础主梁JL与基础次梁JCL的平面注写,分为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并规定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基础梁的侧面纵向构造钢筋。例:G 816;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816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416。

建筑施工技术(第2版):筏形基础的图示与建造

(一)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与编号

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编号见表4-10。

表4-10 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编号

(二)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平面注写

基础主梁JL与基础次梁JCL的平面注写,分为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并规定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集中标注

基础主梁JL与基础次梁JCL的集中标注,应在第一跨(X向为左端跨,Y向为下端跨)引出,标注内容包括:

(1)基础梁编号。基础主梁JL与基础次梁JCL的编号,见表4-10。

(2)基础梁截面尺寸。以b×h表示梁截面宽度与高度;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3)注写基础梁的箍筋

1)当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写在括号内)。

2)当采用两种箍筋时,用“/”分隔不同箍筋,按照从基础梁两端向跨中的顺序注写。先注写第1段箍筋(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在斜线后再注写第2段箍筋(不再加注箍筋道数)。

例:9img16@100/img16@200(6);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为img16,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 mm,设置9道,其余间距为200 mm,均为六肢箍。

施工时应注意:两向基础主梁相交的柱下区域,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基础主梁按梁端箍筋贯通设置;当两向基础主梁高度相同时,任选一向基础主梁箍筋贯通设置。

(4)注写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

1)底部钢筋。以B打头,注写基础梁底部贯通纵筋的规格与根数(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1/3)。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采用“+”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2)顶部钢筋。以T打头,梁顶部为贯通纵筋。用分号“;”将底部与顶部纵筋分隔开来,如有个别跨与其不同者,按原位标注处理。

例:B:4img32;T:7img32;表示梁的底部配置4img32的贯通纵筋,梁的顶部配置7img32的贯通纵筋。

3)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B:8img25 3/5;表示上一排纵筋为3img25,下一排纵筋为5img25。

施工时应注意:

1)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

2)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顶部贯通纵筋,可在距柱根1/4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或在柱根附近采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且应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

(5)基础梁的侧面纵向构造钢筋。以G打头,注写梁两侧面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总配筋值(当梁腹板高度hw≥450 mm时,根据需要配置)。

例:G 8img16;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8img16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4img16。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的底部纵筋(包含贯通纵筋和非贯通纵筋的全部纵筋)。

1)当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端(支座)区域底部纵筋注写为10img25 4/6,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img25,下一排纵筋为6img25。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

3)当梁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

4)当梁支座底部全部纵筋与集中注写过的底部贯通纵筋相同时,不再重复原位标注。

5)竖向加腋梁加腋部位钢筋,需在设置加腋的支座处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

施工及预算方面应注意:当底部贯通纵筋经原位注写修正,出现两种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时,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贯通纵筋须延伸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

(2)基础梁的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相同时,可在基础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施工时应注意: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的几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

(3)注写修正内容。当在基础梁上集中标注的某项内容(如梁截面尺寸、箍筋、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或架立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梁底面标高高差等)不适用于某跨或某外伸部分时,则将其修正内容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外伸部位,根据“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原则,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3.基础主梁JL与基础次梁JCL标注图示

基础主梁JL标注图示,如图4-37所示;基础次梁JCL标注图示,如图4-38所示。标注说明,见表4-11。

图4-37 基础主梁JL集中标注与梁端(支座)纵筋原位标注示意图

图4-38 基础次梁JCL集中标注与附加箍筋或吊筋原位标注示意图(www.daowen.com)

表4-11 基础主梁JL与基础次梁JCL标注说明

(三)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为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1.集中标注

筏基平板LPB贯通纵筋,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

(1)筏基平板编号。筏基平板LPB的编号,见表4-10。

(2)筏基平板截面尺寸。以h=××××表示板厚。

(3)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先注写X向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在括号内注写跨数及有无外伸;再注写Y向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在括号内注写跨数及有无外伸。

例:X:Bimg22@150;Timg20@150;(5B)

Y:Bimg20@200;Timg18@200。(7A)

表示基础平板X向底部配置img22间距150 mm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img20间距150 mm的贯通纵筋,纵向总长度为5跨两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img20间距200 mm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img18间距200贯通纵筋,纵向总长度为7跨一端有外伸。

施工及预算方面应注意:当基础平板分板区进行集中标注,且相邻板区板底一平时,两种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应在两毗邻板跨中配置较小板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

2.原位标注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原位标注,主要表达横跨基础梁下的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

(1)注写位置。在配置相同的若干跨的第一跨下注写。

(2)注写内容。垂直基础梁绘制一段中粗虚线代表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在虚线上注写钢筋编号、级别、直径、间距与横向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注在括号内),以及自基础梁中线分别向两边跨内的纵向延伸长度值。

附加钢筋两侧对称,仅在一侧标注;附加钢筋相同,仅在一根钢筋上注写,其他粗虚线上仅注编号。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通常采用“隔一布一”的布置方式。

例:某3号基础梁JL3(7B),7跨,两端有外伸。在该梁第1跨原位注写基础平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img18@300(4A),在第5跨原位注写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img20@300(3A)表示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第1~4跨且包括第1跨的外伸部位横向配置附加非贯通纵筋为img18@300,第5~7跨且包括第7跨的外伸部位横向配置附加非贯通纵筋为img20@300(延伸长度值略)。

(3)注写修正内容。当集中标注的某些内容不适用于某板区的某一板跨时,可在该板跨内以文字注明。

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标注图示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标注图示,如图4-39所示。标注说明,见表4-12。

图4-39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集中标注与板底部附加钢筋原位标注示意图

表4-12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标注说明

(四)梁板式筏形基础配筋构造

基础主梁JL、基础次梁JCL钢筋构造,同前述“条形基础识图与构造”部分。

(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如图4-40、图4-41所示。顶部和底部贯通纵筋在连接区域内采用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当钢筋长度可穿过连接区到下一连接区并满足要求时,宜穿越设置。

图4-40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柱下区域)

图4-41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跨中区域)

(2)板边缘侧面封边构造,如图4-42所示。

(3)基坑JK构造,如图4-43所示。

(4)后浇带HJD构造,如图4-44所示。

1)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及其他要求,按具体工程的设计说明。

2)后浇带两侧可采用钢筋支架单层钢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当后浇混凝土时,应将其表面浮浆剔除。

图4-42 板边缘侧面封边构造

(a)U形筋构造封边方式;(b)纵筋弯钩交错封边方式

图4-43 基坑JK构造

图4-44 后浇带HJD构造

(5)墙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构造,如图4-45所示。

图4-45 墙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构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