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蒙山县乡镇企业发展助推农村改革

蒙山县乡镇企业发展助推农村改革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有经济的重要补充,是农村改革的重要产物。由于加强横向联系,引进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使乡镇企业更为发展壮大。蒙山城乡镇企业人均收入达662元。此外,全县乡镇企业固定资产达1713.25万元,其中乡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821.13万元,占47.93%。2000年,有3家乡镇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

蒙山县乡镇企业发展助推农村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造成城乡二元对立的经济结构,这种结构势必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被打破,具体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农村副业的活力和潜力和人力资源相当巨大。改革开放几年时间,粮食生产和产量上来了,农业生产的劳力出现富余,农民也想着在吃饱肚子后要增加现金收入,于是农民就地发展乡镇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有经济的重要补充,是农村改革的重要产物。

1980年以前,乡镇企业属非国有乡镇办、村办、社队联办等集体企业,改革开放后,主要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联办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非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

新圩水泥厂(1990年)(邱达三 摄)

1981年,乡镇企业逐步推行生产责任制,打破“大锅饭”模式,有的企业在“定”和“奖”的基础上增加“包”“赔”(包交利润,不足部分承包者赔偿)。1982年,改工分制为工资制。一些小型企业,转包以户经营。同时,在少数企业中试行企业承包制,承包指标包括产值、产量、利润、消耗、资金周转率、产值利润率和安全等方面。(www.daowen.com)

1982年,全县社队企业发展到456个,其中社办61个,队办395个,从业人员3162人,总产值达383.12万元,比1978年增加193.64万元,增长102%,且有新圩、蒙山镇两个公社社队企业年总收入超百万元。1984年,县社队企业局改称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各乡镇设企业办公室,管理范围包括乡镇、村、联户、户办等各种层次或形式的企业。由于加强横向联系,引进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使乡镇企业更为发展壮大。至1986年,全县乡镇企业有3353个,比1984年增长598倍。从业人员6858人,为1984年2.46倍,总收入1603.03万元,比1984年增长2.40倍,总产值1708.88万元,比1984年增长47.93%。至1989年,全县有乡镇企业4163个,比1978年增长34.89倍,比1986年增长24.16%;从业人员8952人,比1978年增长2.34倍,比1986年增长30.53%,全县乡镇企业年总收入达4967.26万元,比1978年增长22.1倍,比1986年增长209.87%;年总产值3758.74万元,比1978年增长18.84倍,比1986年增长119.95%;年上交国家税金242.80万元,比1978增长29.24倍,比1986年增长4.32倍;实现利润264.38万元,比1978年增长10.62倍,比1986年增长7.08倍;全县总收入超1000万元的乡镇1个,超200万元的村4个,产值超100万元的厂2个。蒙山城乡镇企业人均收入达662元。此外,全县乡镇企业固定资产达1713.25万元,其中乡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821.13万元,占47.93%。1990年,蒙山县乡镇企业有4242家,总产值4967万元,税利243万元,成为乡镇工业经济主体。其中集体企业35家,私营企业125家,个体企业4082家。

1991年以后,私营、个体、股份制企业不断增多,以水泥、蚕丝、纺织品白酒豆制品为主,房屋建筑业增长快速。铁制农具及农机配件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和农机普及,逐渐呈下降趋势。1996年至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乡镇企业绝大部分出现亏损,企业运作艰难。

2000年,有3家乡镇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2005年,乡镇企业全部改制为私营、个体及股份制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部分滞后生产项目逐渐转产,或由新项目替代。2011年全县个体私营及股份制企业总产值15898万元,税利2365万元,比1990年增长8.73倍。

县酒厂之全景(蒙山县档案局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