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太古洋行与中国航业公司沿江建筑研究

太古洋行与中国航业公司沿江建筑研究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72年,太古洋行参与长江航线的竞争,成立中国航业公司。尤其从事轮船航运业务的洋行与公司通常沿江设立办公楼,或租用位于江边建筑中的房间作为营业部。实力较强的洋行与公司往往在江边还拥有堆栈、仓库等。早、中期洋行与公司建筑的楼梯为转弯楼梯,平面形式有曲尺形、U形和阔U形等,一般位于室内显要处,兼起装饰作用。

太古洋行与中国航业公司沿江建筑研究

洋行(foreign fims)与公司建筑,指1949年前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专与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以及华人自办的民族工商企业等类建筑。宁波开埠后,各国洋行纷纷进入,宁波近代贸易由此开始。外资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国内投资兴办企业的积极性,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些洋行成为对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主要机构。伴随着洋行的发展,中国社会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特殊身份的商人——买办。买办是替外国资本家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取得了自由雇用买办,地方官不得过问的权利。洋行不断增加,买办也日渐增多,他们为侵略者的各项经济侵略活动服务,在一般情况下,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只有通过中国的买办才能达到侵略和掠夺的目的。

英国最先在宁波设立领事馆,使得英国洋行可以较早进入宁波市场,并确立其在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数量上为各国之最,而且贸易涉及范围亦十分广泛,涉足各个领域。其中在茶和棉花的出口中英国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在纺织品棉纱石油、食糖的进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更大,保持着较强的贸易实力。

1867年英商太古洋行在上海成立,主要经营远洋货轮、仓库储存、码头停靠、船舶租赁等业务。1872年,太古洋行参与长江航线的竞争,成立中国航业公司。

一些在洋行中负责代理交易的华人买办,获得巨额利润后遂脱离洋行,自办公司,成为民族资本家。三北轮船公司是由原上海华俄道胜银行、荷兰银行买办虞洽卿创办,并以虞洽卿的家乡浙江镇海县三北镇命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发展迅速,在宁波江北岸外滩现在仍有三北轮船公司旧址。

洋行与公司一般设在外人居留地,为便于经营和货物运输,业主多选择沿江或靠近江边码头的街道作为办公地点。尤其从事轮船航运业务的洋行与公司通常沿江设立办公楼,或租用位于江边建筑中的房间作为营业部。实力较强的洋行与公司往往在江边还拥有堆栈、仓库等。

洋行与公司建筑基地普遍较小,建筑布局通常以一幢办公楼为主,在其后设置层数不等的仓库来满足存放货物的需要。规模不大的洋行公司为节约资金,底层设商业、办公用房,上面则为职工住宅。从平面与开间看,洋行公司建筑开间组合灵活,进深趋于浅薄。体形较大的房屋往往用对称平面,有露台和大的台阶,沿江面或南面留有长廊。20世纪前半叶,逐渐出现方形、A形和半圆形平面。

早、中期洋行与公司建筑的楼梯为转弯楼梯,平面形式有曲尺形、U形和阔U形等,一般位于室内显要处,兼起装饰作用。1901年后,西洋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主要靠电梯,步行楼梯设在电梯附近,已无装饰色彩。

洋行与公司建筑为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其风格样式代表着近代建筑的主要潮流。

早期洋行与公司建筑大部分为1~2层楼的“券廊式”,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即采用砖墙承重和木屋架屋盖结构,并有石阶梯、铁柱子、沙包基础等,常采用半地下室,底层层高在4~5米之间,造型朴实而亲切,外墙立面主要用清水砖墙,以白石灰勾缝,在分层处有腰线,砖工横竖整齐,偶尔点缀拼花和刻花装饰,2层或3层楼房常用砖拱廊、石柱廊、圆拱及弧拱门窗桎口等。

20世纪前20年,建筑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钢筋混凝土得到推广,框架结构建筑物陆续出现。洋行与公司建筑多采用“古典式”,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求主从关系,经常使用穹顶来统率整幢建筑物,用巨柱式控制整个构图,形成构图简洁、几何性强、轴线明确、主次有序、完整而统一的特点,给建筑以纪念性、公共性的壮丽形象。(www.daowen.com)

20世纪20年代后期,洋行与公司建筑日趋走向“现代式”,追求摩天大楼形式,建筑造型简洁,强调垂直线条,体形流畅。

金融建筑等其他类型建筑相比,虽建筑式样较雷同,但洋行与公司建筑立面设计相对简洁,横向多采用分段构图,竖向运用窗的排列划分墙面,利用窗与墙面或者柱子的对比产生明快的效果。整体建筑没有冗余的装饰,更强调建筑本身的元素,如柱廊、阳台和贴面柱式等的装饰作用。在较大的建筑物上,模仿西洋教堂和一些国会议院建筑的风格,建造塔楼,并装置大自鸣钟,有的大楼顶部还加盖亭子

当然,一些传统的“洋立面”铺面对立面上部收口极为注意。檐口线脚丰富,多设有牛腿,也有的变形为块状装饰。檐口下有模仿自然生长的草木曲线、人物、图案等,有很强的装饰性。檐口上方采用两种手法:第一种中间铁质栏杆,两端实墙,通透性强,第二种为砖砌镂空栏杆与装饰片墙结合,虚实相间,厚重而不失变化。

太古洋行是宁波近代史上历史最久、涉及产业最多的外国企业。专代理别家企业经营业务,主要业务为轮船公司。1879年(光绪五年)在宁波设分公司,地址在江北岸外马路43~45号,有住宅洋房一幢(为买办及其职员办公室及宿舍),工人宿舍一所,验关房一所,仓库4座及临街房屋数间。

位于宁波海躇区北郊路1号。现存建筑为原办公楼。该建筑坐北朝南,为中西合璧的三层建筑。面宽八开间,外墙原为清水实叠墙,方形水泥柱。在其平台屋顶上另建有一小型中式建筑,面宽、进深均为单开间,屋檐起翘,花格门窗。东侧朝南还建有一假山墙,与中式建筑同高。永耀电力公司是宁波市最早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创建于1914年4月,董事长虞洽卿,经理周仰山。该公司是当时宁波电力工业的支柱,宁波民族实业“三支半烟囱”之一。1953年实行公私合营;1965年,宁波电网并入华东电网,改称宁波电力公司。1983年3月,宁波电力公司发电厂停止发电,现为宁波市电业局变电检修公司。

上海有两条马路曾用宁波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之一是公共租界中的“虞洽卿路”,可见虞在上海的地位。他先后创办过宁绍和三北两个轮船公司。1909年合资创办宁绍轮船公司,资本150万元,航行沪甬之间,主要业务是搭客,另外兼接货运。宁绍轮船公司虽由虞洽卿带头发起,但他不是主要的股东。他主办的轮船公司是三北轮船公司,起初只有20万元资本,后增资到100万元,买进宁兴轮,开始航行沪甬一线,业务更兴旺。抗战胜利,华商船只唯“三北”一家独多。

1986年7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三北码头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点。铁轨遗迹如今已毁。

虞洽卿轮船公司旧址

宁波江北区中马路176号英商洋行,近代西式建筑,面朝甬江,背靠中马路,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七间,高二层,屋面采用小青瓦硬山式,正立面上下二层各有七个拱券,并饰有西式罗马柱,外墙为混水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