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近代建筑研究:公共设施与市政建筑特点

宁波近代建筑研究:公共设施与市政建筑特点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体建筑平面布局讲求对称,领事馆建筑,平面布局均讲求中轴对称.其中办公楼或办公居住综合楼有较严格的中轴对称.体现了政治性建筑需要的庄重严谨。英国领事馆旧址立面造型装饰风格建筑装饰风格受到西方建筑思潮和中国近代传统文化的共同影响,呈现出以西式建筑风格为主,又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面貌。

宁波近代建筑研究:公共设施与市政建筑特点

宁波英国领事馆建于清朝光绪六年,也就是公元1880年的,旧址位于现在的江北区白沙路56号。

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罪恶的鸦片贸易不仅使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政府及鸦片贩子获得暴利,而且与英国政府和整个英国资产阶级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关系。1839年1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禁烟,并于6月3日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发动了鸦片战争,侵略者先后攻陷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镇江等地,并霸占香港岛。1842年8月29日,清朝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于南京江面上的英国“汗华丽”战舰上签署了近代中国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一纸屈辱的《南京条约》铸成“五口通商”的密实,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指定江北岸一带为外国人通商居留地,英国派驻领事,建英国领事馆,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1843年10月,英国当局派领事罗伯特随翻译一名驻宁波,设立“宁波大英钦命领事署”,俗称“大英公馆”,暂设于现在江北区槐树路杨家巷1号的一所民居里。1844年1月1号,宁波正式对外开埠,法、美等国援引英国例,来宁波设立领事和副领事。普鲁士、荷兰、挪威、瑞典、日本等国也先后援引英国例,在宁波设立领事和副领事。英国公馆于1880年迁至白沙路56号,即现在领事馆旧址。

据说在宁波的这个“大英公馆”里,那个叫罗伯特的领事署官员曾经做过这样的两件事。一是他喜欢搓麻将,中国麻将就是通过他最早从宁波外滩传到海外的。另一件事是罗伯特在这幢楼里,选译《红楼梦》第六回的片段,题作《红楼梦》刊登在宁波出版的英文书《官话》(The Chinese Speaker)上,这是《红楼梦》最早的英译本。如果把流传麻将游戏也算做传输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再加上英译《红楼梦》,罗伯特可以算作较早在宁波进行文化交流的人。侵略者凭借着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在中国的土地上践踏着中华文明,这种状态下的文化交流是耻辱的。

另一个要提到的人物是英国侵华代表人物赫德。赫德,英国人,1835年生,1854年来华,次年任宁波英领事馆翻译。赫德在宁波领事馆做翻译期间,善于钻营,终于逮着机会,三年后,调任广州领事馆翻译,从此开始发达,最后于1863年正式担任中国海关税务司。赫德亲自制定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财政收入,复插手中国的内政、外交,扩展列强尤其是英国的侵略势力。后因在宁波的英国人较少,侨务归上海英国领事馆兼管,1934年6月宁波英国领事馆撤销,英国驻沪领事毕·约翰遂将该房屋作价转让给当时的鄞县政府作救济院。

解放后,英国领事馆原有的领事官邸和工作人员住房等房屋被拆除,现仅存英国领事馆主楼(办公大楼)一幢,从解放初到现在一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舟山警备区后勤部的一处营地。

大楼坐西朝东,几根粗大的混凝土方形柱支撑起上下两层高大的前廊,廊前是瓶式护栏,显得典雅朴实。屋顶是洋瓦四坡顶,上有四只方形壁炉烟囱。

平面布局综述

原英国领事馆馆区内的建筑围绕一个庭院布置,院内树木茂盛,显得庭院深深,十分肃静。现存的一幢为原英国领事馆的办公楼,是二层“L”形东西向建筑物,绕东西向轴线中轴对称,南面多加一跨外廊。主入口设在东面,面向内院。首层的中轴线上布置了主入口、门厅和主楼梯,次楼梯较为隐蔽,设在主楼梯西侧,水平交通靠短内廊。主要房间均为南北向,卫生间布置在北侧。二层布局与首层相同。

领事馆建筑一般建设时间较早,虽历经百年沧桑,几易其主,屡被改造以作他用,内部加建了许多隔墙和阁楼,但其原有的隔墙仍能辨别,所以可以较准确地推测出早期的平面布局。其平面有以下特点:采用院落式布局,或用装饰精美的院墙围绕。这是因为领事馆作为政治军事重地必须严密保卫的缘故。单体建筑平面布局讲求对称,领事馆建筑,平面布局均讲求中轴对称.其中办公楼或办公居住综合楼有较严格的中轴对称.体现了政治性建筑需要的庄重严谨。人口分主次设置,领事馆建筑全部没置主人口和次人口,内外廊形成水平交通系统,其平面只有外廊而无内廊,全部水平交通靠楼梯厅和外廊,房间均集中于中部,外廊发挥挡雨、遮阳、纳凉和观赏风景等调剂生活的作用,也丰富了建筑的外部造型,这也是近代东南亚殖民地建筑的显著特点。采用源自东南亚一带民居的做法,将室外楼梯与木构外廊巧妙结合配置。按外廊在每层平面的位置,英领馆为局部外廊式:外廊不贯通,只局部有,如只在南边以及东西面的局部设外廊。

英国领事馆旧址

立面造型装饰风格

建筑装饰风格受到西方建筑思潮和中国近代传统文化的共同影响,呈现出以西式建筑风格为主,又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面貌。

领事馆是国家的象征,作为各个国家的象征,馆又必然各具特色,体现了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使馆建筑不惜工本,都是精心设计、施工的作品,造型各异,绝无雷同,充分反映了所在国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代表性。

折中主义是把各种古典建筑风格混用在同一种建筑中。英领馆的东立面造型精彩,同时又采用券廊及古典柱廊组合,这是受19世纪西方盛行的折中主义影响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其南面及西面均为临街面,建筑师在其南面设了一条外廊,打破了西面的对称,既可挡雨,又避免了与西面的雷同,这种外廊既能遮阳,又能通风,适合江北的湿热气候,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热作用,而且外观优美。

气候特点还决定了开窗大小将直接影响建筑的通风效果,因此领事馆建筑的开窗尺度较大,立面效果表现得比较通透。由两个或三个单窗形成的复合窗或三联复合窗造型复杂,线脚较多,在建筑立面上显得非常突出。

宁波邮政局旧址坐落于江北岸中马路172号,是宁波市三江口老外滩的重要建筑之一,该建筑建于清末至民国初期,东临甬江,南原为屠家巷,现为宁波港货物运输公司办公楼;西靠中马路,北面约20米为外滩建筑群——西餐厅旧址。该建筑是一幢平面呈“凸”字形的二层砖混结构楼房,采用了大量的砖砌柱式和拱券结构装饰立面,东入口处装饰爱奥尼柱头,朝东偏南,总建筑面积为680平方米。清水砖墙面,石灰嵌缝。四坡顶,原为铅皮瓦顶,后以红色洋瓦铺盖,前后屋面原有两个西式壁炉烟囱,现已拆除。东、西、南三面为柱廊,北面青砖清水墙面上下各设窗四扇,窗楣部位用红砖砌筑拱券装饰。整体布局雄伟精丽,古典主义风格较为明显,其色彩采用了青红对比的巴洛克手法,使建筑更富活力,是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近代建筑。

宁波邮政局旧址

说起宁波邮政局旧址的历史,须追溯至明永乐末年后,当时甬人首创民信局,传递书信物品和办理汇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加重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清光绪四年(1878),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商定,依照西欧邮政之法,由外国人把持的海关试办邮政。同年十月,浙海关(设宁波之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华洋公众邮件,承转邮件事务,并附发大龙邮票,开创浙江近代邮政之先河。光绪五年(1879),海关书信馆改称拨驷达局,设于江北岸海关弄。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因唯恐邮权旁落,清廷创办了大清国家邮政,全国首批御准成立的邮政局共24处,宁波名列其中。宁波邮政局改为宁波邮界邮政总局,辖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金华府、衢州府等15处邮局和24处代办邮政铺商,几乎覆盖大半个浙江省。清宣统三年(1911),邮传部正式接管邮政,邮政从此脱离海关,自成体系。自1923年起,各国在宁波私设的外邮逐渐撤销,邮政渐渐推广,业务蒸蒸日上。民国36年(1947),邮局迁往车站路122号新局房。

浙海关旧址

浙海关旧址概况,据《鄞县通志》等文献记载,自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设浙海关于宁波,至今已300多年,宁波海关可谓历史悠久,显示了宁波口岸在历史上所处地位的重要性。鸦片战争失败后,宁波被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设立了以税务司制的浙海关,浙海关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海关,直至1949年宁波解放。

浙海关(浙海新关办公楼),位于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路198号(宁波江北外滩建筑群的北侧——19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带为浙海关的总关办公楼、公馆、住宅、俱乐部、验货房等建筑)。东邻甬江约20米,与宁波市海通疏浚公司办公楼(原为浙海关验货房旧址,原建筑已毁)接邻。南与基督教江北堂相距约4米,再往南约200米现尚存有原浙海关高级帮办的住宅砖砌二层洋房。西临中马路,距城市主干道人民路约50米。北为宁波市海通疏浚公司进出主通道,并与宁波海运大楼(原为浙海关总关办公楼、税务司公馆等旧址,原建筑已毁)相距约6米。现存的浙海关旧址是原浙海关税务司(又称浙海新关)办公、管理用房之一。建筑朝东偏南,三层加阁楼砖木混合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两面外廊布置形式,建筑面积1067.8平方米。通面阔15.10米,通进深18.44米,地面至屋面高16.05米。一层用房平面布置成“L”形,东面柱廊后设正房三间,曾作为浙海关新关验货员办事处、港务课、检查课办公室;南侧朝东为楼梯间,木盘楼梯,系二层以上的主要出入通道;西南侧一大间为栈房,西北侧为其他管理房。二层、三层曾为浙海关检察长住宅,房间分割与一层基本相同,只是西侧分割成若干小房间。四层为阁楼,设简易房八间。外墙为清水砖墙面,一层顺一层丁砌筑法,水泥嵌缝。坡屋顶硬山式盖方瓦,前坡长后坡短,前坡屋面设天窗二桎,前后屋面各有两只高耸的西式壁炉烟囱。东立面为柱廊,南立面一半为柱廊与东立面角柱相接,一半为墙面设窗,东立面每层设列柱六根,南立面三根,为砖砌方形抹角柱子,柱头为科林斯式,显得简单刚劲。二、三层的列柱间用栏杆连接成外廊,栏杆宝瓶式木装修,造型轻巧,轻松爽朗,列柱断面从一层至三层逐渐缩小,突出了建筑的虚实对比,使立面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背立面外设混凝土楼梯,与二、三层后门相接,可作为楼房的应急出入通道,铸铁直棍形栏杆扶手,背立面一楼靠西侧设边门。外墙四周各楼层建腰线砌红砖二层作装饰,门楣、窗楣均用红砖拱券点缀,在柱子三分之二处砌红砖二层,柱头也用红砖装饰,体现了该时期建筑已经开始注重色彩与材料的肌理效果,在大面积的青砖墙面上局部用红砖点缀,形成色彩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美感。建筑功能强调实用性,楼内部装饰考究精致,简洁明快。每层搁栅设楼板,木地板均为3厘米厚洋松,起槽错缝拼接。非承重墙和顶棚用编条夹泥,石膏装饰,基本形式为房间四周顶墙之间镶多层线脚,屋顶正中施几圈圆形纹饰。门、窗有立体门套、窗套,门形为五抹头上下对分十格实木弹子锁门,柱廊内设通排四扇五抹头上下对分十格玻璃门,外设可活动木装修百叶门,长方形双扇摇窗内为四格玻璃门,外设百叶窗,形成一道既遮阳防风又美观独特的装饰。每间房厅均设壁炉和壁柜。室内楼梯间设木盘楼梯,扶手下用圆形宝瓶式分栏,造型精细灵巧。

浙海关住宅楼

浙海关位于当时江北岸的外滩商埠区,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其建筑从整体风格和建造样式来分析,是明显受到了英国乔治时代摄政时期(Regency, 1811 — 1820)建筑样式的影响,属英国人自西向东扩张过程带来的殖民地式建筑(col onial architecture),其风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立面整齐的柱式外廊构图,简单而有秩序,很少装饰,窗户多为长方形,整座建筑造型厚重坚稳,刚劲雄健,立面严谨简洁,端庄朴素,装修考究精致,明快大方,反映了中国各通商口岸开埠初期中国工匠对西式建筑形式、结构的初步理解,是宁波至今保存完好的典型近代建筑,是宁波外滩近代建筑群中的最早实例和重要组成部分。

浙海关是我国最早的初具现代海关职能的机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丧权辱国的历史见证。目前,整体建筑框架基本完好,建筑风貌依旧。建筑本身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83年9月被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认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与第三批省保单位宁波天主教堂合并成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海关旧址的保护情况

2002年3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对江北岸外滩一带文化保护区实施保护,动迁了浙海关建筑内的单位和住户,并由宁波市文化局接管,其后,前后由宁波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管理。在此之前原浙海关建筑一楼作为浙江江海疏浚公司办公室,二楼、三楼及阁楼为居民住宅,由浙江江海工程总公司负责管理。

浙海关自建造以来,整体建筑框架基本完好,建筑风貌依旧,但由于经历了一百四十多年的风、雨、日照侵蚀和工作人员、住户的使用、日常起居生活使用,加上年久失修,其外墙面风化严重,内部结构、房间分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建和破坏,部分木构件霉烂、糟朽、脱落,周围环境基本上已遭到改变破坏。

前天井被宁波海通疏浚工程公司搭建二层办公楼并与南侧三列柱相接,严重破坏了浙海关的整体格局和环境风貌;一层列柱的柱础和柱头腐蚀,南面个别列柱的柱身风化严重,二层个别列柱出现裂缝,一、二、三层柱廊都已被砖墙分隔,改建成各种房间;外墙面局部风化腐蚀,南面一层的青水外墙砖已大面积风化,其中窗楣拱券、腰线等部位的红砖风化腐蚀尤为严重;屋顶覆面瓦片破损约40%,望板局部糟朽;木屋架、椽子糟朽受损,天窗被改造;一层地坪原为搁栅木地板,1997年8月受台风、大水侵蚀后,木地板严重霉烂,遂用水泥砖地坪,木盘梯进出口处最下面的几阶踏跺也改为水泥仿制,二层西北角的小房间因窗户毁坏,雨水进入,木地板受潮隆起,现已严重霉烂,整幢建筑木地板糟朽腐烂达30%以上:木盘梯整体倾斜下沉,部分腐烂损坏;门窗改造、破坏严重,百页门窗大多已毁坏,门、窗套局部损坏;室内顶棚石膏装饰出现破损和脱落,隔墙编条夹泥、石膏装修、壁炉遭到破坏和改建,部分房间已被任意分割;背立面混凝土楼梯破损严重,铸铁直棂形栏杆、扶手锈蚀脱落等。

浙海关旧址自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负责日常管理和维修以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按照文物维修的要求按程序报批,2006—2007年对浙海关旧址进行维修,浙海关维修工程基本达到了整修残损屋面及外墙面、修补损伤构件、去除后期添加的无保留价值内部装修及隔断,恢复浙海关历史风貌和格局等维修目的,为进一步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海关旧址的利用

为更好地体现浙海关旧址的三大价值,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将浙海关旧址改建成浙海关旧址博物馆,初步设想一楼以宁波海关发展史为基本陈列,突出近现代部分,二楼作为“旧海关”现场专题陈列,三楼设办公室。陈列内容初步设想如下:

浙海关“宁波海关”发展史陈列,以宁波海关的发展历史为脉络,重点介绍近现代宁波海关发展情况,同时介绍海关的功能与作用。展览总面积约为160平方米,分为序厅、第一展厅“近代浙海关税务司和浙海关监督署"、第二展厅“浙海关职能”、第三展厅“宁波海关”。“浙海关”现场陈列,按原始面貌进行恢复,根据“浙海关”当时的实际职能分割成大公事房、税务司办公室等几个主要海关办公区域,并按照这幢房子本身的性质,辟为大公事房、税务司办公室、起居室和书房(学习)四个展厅,从一楼沿楼梯往专题展厅的墙上悬挂《宁波口引水分章》、巡船龙旗和浙海关税种(进口税、出口税、复进口税等)等内容介绍,作为过渡,在客厅里散落放几把椅子,既可以让游客休息,又可以增加继续参观的乐趣。

陈列内容可根据实际略做调整,同时在陈列设计时建筑本身的风格、特色和细节有所体现,使陈列与建筑相得益彰。

三楼设办公室,既可以作为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延伸,又能成为建筑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

中马路近代建筑群江北区中马路166号浙海关住宅楼,是一幢西洋风格建筑,高二层,面朝甬江,背靠中马路。宁波于1844年开埠后,进出江北岸的洋商船舶随之增多,1861年清廷设税务司,并设立浙海新关于江北岸,专征国际贸易税。此大楼是海关高级职员的住宅,并设有部分办公室。建筑保存完整,对研究宁波近代海关史、对外贸易史和建筑史具有参考价值。

江北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小组在中马街道野外普查时,在中马路508号发现浙海关住宅楼(帮办楼)。其主体为一幢西洋风格的建筑,坐北朝南(偏东南),面朝甬江,背靠中马路,高二层,四坡顶,面阔三开间,前置长廊,占地面积约122平方米。

追溯历史,宁波于1844年开埠后,进出江北岸的洋商船舶随之增多。1861年清廷在江北设立浙海关,专征国际贸易税,此大楼是其中海关高级职员们的住宅,因此称为帮办楼。

该建筑现存结构基本完整,可为研究宁波近代海关史和对外贸易历史提供珍贵的参考。

宁波外马路(俗称宁波“外滩”)为宁波城市“三江六岸”的核心地段,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建筑著称,历史建筑众多,而且比较集中,充分反映了近代宁波发展演化的过程,是宁波最富特色、最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区域,也是宁波近代洋务文化、商业文化、港城文化的聚集点。清代法属江北岸天主教堂、侵华日军水上司令部旧址、浙海关、英国领事馆旧址、原巡捕房旧址等,这些不同历史时期遗存的记载着不同历史信息的真实的物质实体,成为形成“外滩”街区历史整体风貌的主导因素。

原巡捕房建筑概况

该建筑位于江北岸中马路55号,二横街南首,邵家弄对面,东南面临甬江,西北为中马路,临近港监。

宁波开埠后,英、法、美等国商船、商人进出频繁,各国流氓也随之混入,社会治安受到影响。同治三年(1864)宁绍道台禀经浙抚批准,在江北岸外滩设立巡捕房(附于工程局),行使江北岸商埠区的治安、刑事等权力。为有利“巡捕查逐各国流氓”,还出资雇请洋人充任捕头。但因“相沿既久,江北民、刑事其权几全操在诸西人”。巡捕房成了洋人欺压中国人的工具。如巡捕房曾有章程和示禁规定:地方差役在江北岸查出人犯,其牌票须先经巡捕房签字。江北岸成了洋人天下,然清政府又不敢过问,因而激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愤怒。时由陈夏常等人联名禀请清政府,要求收回主权。清政府在民众强大压力下,才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收回警权,撤销了巡捕房。

巡捕房旧址于1983年公布列为江北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江北区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新甬旅社,房产权属江北区房管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东临甬江,南有甬江大桥、天主教堂,西为人民路,北为轮船码头,是江北岸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历经百年风雨,原巡捕房已破旧不堪,但依稀可见当年建筑风貌是中西合璧,并以中式为主的建筑。

西式门面,三根仿罗马科林斯式混凝土磨石子柱风化严重,右边第二根柱子已毁。三楼顶上有一排砼预制扶手式女儿墙,砼剥落较多,有些钢筋裸露。二楼前有卷窝式挑头托二楼阳台。一楼改动较多,右边为铁拉门,左边为釉面砖。两边山墙为一斗一眠清水墙,平面阔约10米,进深约20米,三开间,三重楼,呈回字形,前后二进,砖木结构,中间为采光天井,上覆雨篷,有口字形回廊,廊西为上下梯道。

据调查,原巡捕房后面有关押“犯人”用房,是“中国固有式”建筑在宁波地区遗存的典型,在我市已不多见。

巡捕房旧址的建设控制范围:东至中马路外侧,南至甬江大桥北侧,西本体延伸10米,北至中马路57弄。

原巡捕房建筑的保护再利用

我国目前的《文物保护法》中未对近代建筑保护利用作具体规定,更未确立登录文物制度。对已确定为优秀近代建筑的单体建筑主要是参照文物保护的办法执行,如通过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来进行控制性保护。

下面就巡捕房旧址提出几点保护再利用的具体建议。

1.原巡捕房整修方案

原巡捕房整修以《文物保护法》中“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使优秀的近代建筑历史信息能完好地继承下去。

(1)屋面工程。由于年久失修,屋顶漏雨较严重,需重新落瓦重铺,去掉霉烂木椽及替木,确保雨水不漏。

(2)梁架主体结构。整体结构没有大的损坏,但有一些梁、柱霉烂、虫蛀或弯曲变形,应予替换,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3)地面工程。地面已改成砼地面,应重新铺设石板,尤以旧地板为佳,做好入口处与马路地面之间的衔接关系,使之有一个和谐的过渡。

外滩巡捕房

(4)墙身、板墙及外墙面装饰。一楼外墙改动较多,需拆除铁拉门、釉面砖、广告招牌,恢复成原貌。扶手式女儿墙已风化露筋,但并不危害结构,予以保留,最好刷上一层防水涂料。右边第二根古罗马科林斯柱头依照遗存柱式予以复原。内天井里的楼梯予以复位,拆除后建的分隔板墙。

(5)油漆工程。作为优秀近代建筑及文保单位,应显示其历史性,修旧如旧。油漆采用退光漆,保护结构及内外装饰,使其延年益寿,不出现“未老先衰”的面貌。

(6)历史环境的保护。原巡捕房南面搭建的钢筋混凝土三层楼房,由于紧靠南山墙,需拆除。后围墙上搭建的违章建筑宜拆除,使之成为古色古香的清水墙。

2.原巡捕房陈列方案

(1)把握好陈列主题、突出主旋律。原巡捕房经整修后,一、二楼开辟为宁波近代史陈列室,即专题博物馆,也是江北区首座博物馆。以凝重、浑厚、历史感强的设计格调;点、线、面相结合,文物展台、版面多层次、立体式展示的陈列布局;大量采用照片、雕塑、实物、图表相结合的展示手法,来反映该历史条件下的宁波人民苦难史和反抗精神。

其中可以把一楼定为巡捕房实物、场景展厅,征集当时所用的刑具、枪支弹药、手铐、巡捕人员衣服并制作严刑逼打的场景、关押“犯人”的牢房及有关巡捕房章程、示禁牌等文字说明,深刻地揭示出当时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境况。

(2)配合主题、搞好辅助展览。三楼作为配合历史纪念活动的场所。精心组织重大题材的展览,使之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在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中,围绕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题材,推出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如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宁波外滩洋场百年建筑史展览。

再现原巡捕房建筑原貌

(1)原巡捕房现为江北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新甬旅社,产权属于江北区房管处,对该旅社需进行迁移安置。

(2)巡捕房旧址历经一百三十多年风雨,已残损严重,加之使用单位随意改建和损坏,急需维修,使这一珍贵历史文物能完整地保护下来,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活教材之一。(www.daowen.com)

(3)原巡捕房历史环境风貌的协调和保护刻不容缓,其四周改建和新建的20世纪90年代商住楼,高度和外形严重地存在视觉干扰,需进行控制和持续整治,还它一个真实的历史风貌。

(4)巡捕房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展厅实物、版面等制作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

沪杭铁路的建设计划始于19世纪末,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建沪宁铁路(上海至南京)及苏杭甬铁路(苏州经杭州至宁波),1898年10月诱迫清政府草签了《苏杭甬铁路草约》。至1905年,当时江苏、浙江两省商绅对西方列强垄断铁路的情况十分不满,不但拒不承认草约,更分别集资成立铁路有限公司,以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金,计划以枫泾为界,将杭州至上海的铁路分成两段建设。浙江省内起点站定为杭州闸口(今已被废弃),而江苏省内起点站原本打算设于苏州,后改为上海,起点站设在上海县城以南,定名上海南站。原本计划打算再将铁路延伸至宁波,称沪杭甬铁路,后因杭州到宁波间曹娥江桥未建成,便改称沪杭铁路(后来建成杭州至宁波段铁路,即今萧甬铁路)。

原火车站站长室旧址

1908年3月6日,清政府不顾全国反对,令外务部、邮传部与中英公司签订沪杭甬铁路借款合同,款额为150万英镑,实收139.5万镑,专作建造沪杭甬路购办车辆等用,利息5厘,每年交付一次,10年后逐年还本,30年为限。11日,清政府令会办商约大臣盛宣怀赴沪办理商约。清政府与英订立沪杭甬铁路供款合同,引起地方不满,清息传出,江苏铁路协会分别致电清军机处、资政院、外务部、邮传部、都察院,指出苏浙路事,盛宣怀、汪大燮卖国卖乡,其罪状较山西矿务胡聘之、贾景仁尤甚,要求对盛宣怀、汪大燮两人分别惩处。

原火车站站长室位于江北大庆南路84号。高两层,采用西式拱券建造。沪杭甬铁路曹娥至宁波段始筑于1910年,其中境内段辖马渚、余姚、蜀山、丈亭、宁波等九站,长66公里,由商办浙江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倡募股款。1938年,因日军进犯,被逐段拆除。

这是一幢青灰色的二层小洋房,古朴却不失精致。从东侧面看,六扇绛红色的花窗,带着浓厚的西洋风格,镂棹雕根、飞檐翘角等部件仍保留完好,砖砌技艺高超。可能是由于年久失修,室内有一些烂椽子和楼板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部分柱子也已破损严重。而在周围,其他建筑已经被全部拆光,只剩下这幢房子孤零零地立在空地上。住在附近的市民告诉记者,这里正在实施大庆南路改造工程,按照施工计划,用不了多久,这幢房子也将被拆迁。

据《宁波市志》记载,1913年10月,宁波至上虞曹娥段铁路竣工通车,当时的宁波火车站就在今天江北大庆南路84号一带。而这处旧址不仅是浙东第一条交通大动脉的起始点,也是见证宁波进入工业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是宁波重要的工业遗产。更有纪念意义的是,1916年8月22日,孙中山先生就曾在这里下火车视察宁波。另据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王泰栋先生介绍,这处旧址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宁波工人革命运动的重要遗产。1927年,中共宁波铁路工人支部在此成立。“4·12”后,中共党员、甬绍铁路工人纠察队队长熊双福就牺牲在这里。

“尽管不是文保点,但它一样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拆掉实在太可惜了。”宁波市业余文保员王介堂建议,对沪杭甬宁波车站旧址最好实行原地保护,因为它是宁波城市发展的一个象征和见证,如果离开特定的地址,就失去了纪念意义。

文保专家建议,实施迁移保护方案,将车站旧址往东北方向整体平移200米左右,与现存的其他历史文化建筑融成一片。在上海、杭州等地,已有过古建筑整体平移保护的先例,技术上应该是完全可行的。

自古以来,在浙东大地上贯穿有三条江,其一是奉化江(古称蕙江),因南来于奉化,故名;另一是余姚江(简称姚江,古称兰江),因流经余姚得名。姚江、奉化江在鄞地境内汇合称甬江(古称鄞江,亦称大浃江)。这三江汇合处,后人称之为三江口。

宁波灵桥,几乎与宁波这座城市同时诞生。灵桥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长庆三年(823)明州刺史应彪鉴于商旅渡江之苦,于奉化江近三江口处,建造宁波历史上第一条跨江大桥。连舟16艘,用蔑索连接成排,上铺木板,长55丈,宽1丈4尺。后因东渡门外江阔水驰,两年后移至今址。始建桥时,天空云表上映现彩虹,即给桥起名为“灵现桥”,又叫“灵建桥”,后称“灵桥”。至宋代更名为“东津浮桥”,民间也称为“老江桥”,这是因之后在姚江末端濒三江口处又建浮桥,称之“新江桥”,以示新老之别。

灵桥

唐乾宁五年(898)明州刺史黄晟筑罗城后,东首“灵桥门”,便是以桥名门。唐宋时,灵桥、灵桥门一带热闹非凡,清初诗文家李业嗣在《鄮东竹枝词》中写道:“东津桥板跨江浮,一字平盛十六舟。千载人驱车马过,可知遗泽是应彪。”

桥之北有港口码头、来安门、来远亭、天后宫(旧名天妃庙),灵桥门北城上建有甬江楼,附近还有市舶务、市舶库等,是对外贸易的重地。

灵桥门当时作为一个风景点,也颇受文人墨客称道。宋代舒坦《题灵桥门》曰:“危楼清迥立江风,紫逻红旗落日中。暑雨涧溪来浩荡,暮烟洲渚隔朦胧。欢声不厌重城近,霁色遥知秀野丰。沧海一时传丽句,天才真是杜陵翁。”宋代王亘《登灵桥门晚望》日:“恩波和气雨溶溶,万户楼台紫翠中。渡水虹霓轻缥缈,隔河牛女淡朦胧。真仙路楮三山近,粒食人歌四釜丰。旌旃欲归归未得,满船风月载渔翁。”

古时,架桥的技术水平和建造能力很有限,在滔滔奔流的大江上建成这么一条浮桥已是不易,尚要随着潮汐涨落上下浮动,木船木板与竹篾绳索链连成的浮桥本不很牢固,且极易腐损。每遇风潮,险象环生,史经不起”飓风激水”冲撞。早在宋末元初,王应麟在《济南陈公东津浮桥记》中写道:“长庆癸卯迄今四百六十有九载,桥之名虽存,舟漏木朽,铁绳断,竹索腐。行人肩席,趋苇杭以济,迅飕骇浪,瞬息沦为鱼糜,莫或省忧。”

灵桥建桥一千多年以来,真可谓“灾变不断”。1913年至1933年的二十年间,就有船排被风浪大潮冲散撞毁5次,大小事故72次,沉船61艘,落水死亡66人,遇险获救152人。

浮桥存在的一千多年中,历经舟毁桥断,饱受天灾人祸浮桥遭受的次次灾难,给甬上百姓的心灵造成了重重的创伤。人们是多么渴望有座坚固耐久、不怕暴风骤雨的固定桥。

改建浮桥为固定桥之议起于清末,因经费无措而未果。民国后,1922年和1926年,曾两次成立老江桥工程局,均中止。最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邑人陈树棠曾将改建老江桥事拟订计划书,分致宁波各当道。这份详尽的改建计划,《鄞县通志》称之为“改建江桥之嘀矢”。

同年,商民应鸣和也分别致函乡老豪绅,建议改建。宁波旅沪同乡会集议后转函宁波总商会和鄞县县议会,9月间,邀德国工程师海尔门等来甬测量,拟订建筑方案,计工程费银元三十万元。11月上旬,鄞县县议会议决定设立工程局。至此,改桥之议开始具体化,宁波旅沪同乡会于12月中旬开会讨论,决定成立“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处”,随后陆续接受会员千余人。不过,改建之议时断时续,迨至1924年9月,因江浙军阀齐卢战事,地方不安宁,以致事过境迁,不了了之。

到1926年8月下旬,发生了浮桥特大灾情,又引起沪甬各界热议老江桥改建事项。9月中旬,旅沪甬人乐振葆、严康懋偕西人罗德来甬测量。10月中旬举行第一次警备会议,推定张申之、严康懋、郁桂芳等6人为筹备会干事。11月5日在宁波总商会召开筹备会议,推出筹备员60人,发起人当场认捐。后因北伐战争,改建之议又告中止。

此后,北伐成功,局势平稳,经济复苏,浮桥更不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求,社会各界要求改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当时政府仍无财力、物力、人才来承担这一建桥的艰巨任务,只能由工商界来肩挑这副重担。于是宁波旅沪同乡会又把改建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31年,旅沪邑人乐振葆、张继光、张申之、竺泉通、金廷荪等重新发起,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于当年8月1日成立“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

“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成立后,沪甬两地设筹备处,沪上有委员20人,筹备处主任为乐振葆,副主任陈蓉馆;甬上委员16人,筹备处主任王文翰,副主任严康懋、徐鏞笙。至1933年9月,时机逐步成熟,乐振葆、张继光等人及工程师傅克生又来南进行最后测定,确定新桥长度,需拆迁东西房屋46间,并作出经费预算:造桥包价银元50万元,征购两旁土地及拆迁费等12万元,其他杂费开支约8万元,总计需银元70万元。

据时任“改建宁波老江桥委员会”建筑工程的技正(工程师)施求臧在1984年5月16日写的《宁波灵桥兴建和抢救回忆志述》一文中说:“由于旧政府没有公帑,就靠募捐捐款。为便于募捐,在旧社会非用洋人出面承包不可,用外国材料,挂着洋行牌子。因此,经上海筹备会讨论,邀请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英国人詹姆生为建桥的顾问工程师,向德国西门子洋行买材料,由丹麦康益洋行承包打桩(承包人是考力铁,俄国工程师师克为施工员)。实际上詹姆生、师克和考力铁是挂名的,很少来甬,实际设计、施工和工人都是中国人。我受陈宝麟县长委托,作为筹备委员负责施工、督察、稽核。当洋人来宁波视察,宴会时由我当翻译,寄人篱下,仰仗洋人鼻息,引为耻辱。”1933年10月,建桥工程在沪招标,德国西门子洋行以486774元得标承包,钢梁由德孟阿恩公司提供,打桩和混凝土工程分包给丹麦康益洋行,油漆工程归信昌洋行承包。这些对于确保灵桥工程的优质无疑是起着重要作用的,而实际操作的都是沪甬两地的宁波人。

关于桥型问题,筹备会否定了原主张的钢筋混凝土桥(中间有两个桥墩,做成三孔,同现在的解放桥相仿),而同意了英籍顾问工程师詹姆生提出的“三联钢骨独孔下承式公路桥”设计方案。按该方案,桥面三轴钢板环桥,桥座二边有二鉸,拱顶上一较,全部吃力在二面桥脚,钢骨分13联,全长97.6米,桥面宽19.8米,人行道每边4.6米,中行车道11米,桥面最高潮位4.6米,桥面坡度为5度,两端桥脚为马蹄式。钢架由弧形工字钢和钢板铆接而成,桥脚基础打入5丈8尺木桩,计102根,钢梁固定其上。钢梁重455吨,桥面钢筋水泥重697吨,共重1152吨。打桩方式成斜形三角式,斜度分别为75度、5。度,17度三种。桥设计承载能力为20吨。在当时,这是我国最大最新型的独孔大环桥。1934年5月1日,老江桥改建正式开工。

宁波灵桥筹备委员会对建桥工作抓得很紧,工程进展快速,全部建筑于1936年5月25日完工。自此,一座银灰色配以朱栏的长虹般钢结构桥梁矗立在奉化江上,宁波人多年以来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国民党元老漂延闿所书的“灵桥”二字悬挂在桥东西的额顶上(解放后曾拆除,现在重悬)。钢梁近桥面处,各筑有水泥塔式结构物,其外壁嵌有钢质铭记,其中有《重修灵桥碑记》(陈宝麟撰文,赵时篆额,沙文若书)。

宁波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三江六岸先后已建起了近10座跨江大桥,但就算桥造得再多、再长、再高大,在宁波人心目中,灵桥永远是座排位在首的了不起的老桥,是座“忍辱负重”、“刚强不屈”的英雄桥,是最令宁波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桥!

灵桥作为我国第一座钢梁单孔环行桥,凝聚了“宁波帮”人士热爱家乡的拳拳之情,更是作为标志性建筑成为近代宁波城市的象征。

位于奉化市江口街道方桥村东北角。县江、剡江、东江之水于此汇集,地理位置相当显要。2007年4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奉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方桥,水陆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其南接台温,北通宁绍,自古就是浙东的驿道所经。

相传明代前,这里有一小碘,俗称“常浦碘”,因年久失修,受河水长期冲击而塌,始建桥梁,当时名为“大仿桥”,是一座简易的木构平桥。乾隆三十五年(1770),卸木质平桥,改建石结构五洞环桥,起名“太平新桥”,誉称“浙东第一桥”。光绪二十七年(1901)五洞环桥崩塌。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才建成现在的钢质梁架平桥,定桥名为“方桥”。

方桥,系下承式弓挂钢桁梁架结构,南北走向,全长85.5米,宽6.02米,钢架总重量87.5吨。桥面铺以木板(1964年以后改为混凝土浇筑的空心板),据说是德国人设计制造的,与同样采用钢架结构的宁波灵桥比,还早20年。因此,当地百姓就有宁波老江桥“模仿方桥”的说法。

奉化市方桥

位于鄞州区云龙镇任新村下庵东,民国20年(1931)建造。该桥为二墩三孔拱形水泥桥,南北走向。全桥长22.24米,宽2.50米,高4.80米。桥口呈簸箕状,外口宽5.24米.桥孔中孔大,两边孔略小,其中中孔跨水7米,两边孔跨水4.50米。桥之东西两面为水泥栏板,高1米,栏板外侧题有“能孝父母天佑得福,能孝父母天佑长寿,能孝父母……”等劝善类语句,券面板上题有“黄昏晨桥”四个正楷大字。以上文字均用水泥浇制而成。

桥北建有水泥浇制的四角攒尖亭一座,为桥梁的配套工程。桥、亭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制,坚实牢固,迄今保存完好。

奉化市黄昏晨桥

据传,该桥为鄞州姜山陈德富先生在上海以建筑业致富后,不忘家乡培育之恩,在全市范围内共建了类似的十座大桥。

民国22年(1933)改建为六墩五孔钢险结构仿欧式拱桥,北仑区文物普查队进驻北仑小港街道江桥头村对广济庵和镇江桥做野外普查。在普查过程中,通过实地群众采访询问觅得一张老鄞镇江桥的老照片,这张珍贵的照片距今至少已有75年,而照片中的石板铺建与今鄞镇江桥已今非昔比。

现存鄞镇江桥,横跨小浃江,主要由当时在沪经商的揶县、镇海籍商人出资建造,应该是我国建造较早的仿欧式钢碎结构拱桥。建造年代确凿,构造牢固,保存尚好。因地处原鄞县和镇海县的交界处,桥中间栏板外侧均阴刻楷书“鄞镇江桥”,旁镌“癸酉夏月王尚襄”等字样。桥西北堍原建有后江凉亭3间,2000年改建成2间。凉亭旁有上海滩名人虞洽卿、“宝大祥”经理丁方源撰写的《重修鄞镇江桥缘起》碑1座。

据了解,在区文物普查队到达江桥头村队开始测绘、摄影、现场采访和信息采集后,很快聚集了一群围观的群众,当弄明白在干什么之后,群众的兴趣和热情立即高涨起来,他们七嘴八舌地介绍广济庵、鄞镇江桥的历史掌故。从群众的叙述中,普查队得知还有两块重修鄞镇江桥碑记碑淹没在广济庵旁的草丛中。在一位热心的群众主动带领下,区文物普查队拨开村口晒场上丛生的杂草,终于找到了两块记录当初重修桥梁时乐善好施人名字的石碑。通过三个碑记,可以判断现存的邮镇江桥是在民国22年重建的。那么在1933年重建前的老鄞镇江桥是什么样的呢?75年过去了,没有任何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记录这些,也许我们再也无从知道75年前的石板桥到底是怎么样的了。

正在普查队员和周围的群众感到遗憾时,忽然有人说:“我知道有位老人家里有一张更老的鄞镇江老桥的照片。”这个信息使在场所有人极为振奋。在他的指引下,很快找到了那位老妇人。说明来意后,老人从一个老柜子里翻出一大沓老照片,大家都盯着她手中的相片,忽然,一张泛黄的小照片映入大家的眼帘中,就是它了!老妇人告诉普查队员这张照片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拍的,谁拍的。

在这张老照片中,发现原鄞镇江桥应该是一座五孔石板桥,单侧设木栏杆,东南岸建有木质大门,桥下水流湍急。桥栏上坐有一穿着时髦的青年女子,推测是当年在沪经商的江桥头人的家属或子女。石板桥因年代已久,加上长期受小浃江潮水侵蚀,桥墩条石零乱,桥板倾斜,桥面低落,已经变成一座危桥。这些情况与石碑记录的修桥原由完全吻合。

最后老人答应普查队把照片带回进行扫描存档,普查队员对周围的群众和这位老人再三感谢,要不是他们的支持,怎么能找到这张珍贵的照片?要不是这张珍贵的照片,怎么还能知道大半个世纪前悠悠的小浃江上这一座小石板桥的模样?

鼓楼又称海曙楼,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公园路口。海曙楼的基础是唐长庆元年(821)所建的子城南城门,几经兴衰,几度易名。五代时,称“望海军门(楼),宋为“奉国军门(楼)到了元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拆城毁城,子城的南门——海曙楼自然也难逃劫难。元至治元年(1321)又建城、楼,名“明远楼”,不久又被毁。明宣德九年(1434),太守黄永鼎重建。明万历十三年(1585)倾圮欲堕,太守蔡贵易重建,使之面貌焕然一新,更名为“海曙楼”,沈一贯作碑记,董大晟作赋,清康熙五年(1666)及以后多次重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除赋碑外,其余均被毁。现存的建筑是清咸丰五年(1855)重建的。

鼓楼

海曙楼又称“谯楼”,俗称“鼓楼”,置有刻漏,更鼓以报时。宋庆历八年(1048),新任鄞县县令王安石几次登楼,特为奉国军楼的刻漏作《新刻漏铭》:“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勿棘勿迟,君子小人,兴息维时东方未明,自公召之,彼宁不动,得罪于时。厥荒懈废.乃政之疵。呜呼有州,谨哉惟兹。兹惟其中,俾我后思。”以此明其“革弊维新”之志。

相传宋室南渡以后,宋高宗赵构曾到过明州。1103年,宋高宗被金兵追逐,逃到明州的鼓楼,只见在唐天宝年间,为抗击安禄山叛军,后因坚守商丘而殉国的张巡、许远、南界云、姚门、雷万言等五位将军——扛着旗帜,身穿戎装,列队欢迎。紧追而来的金兵,在鼓楼下只看到密布的蛛网,荒凉凄凄,误以为无人遁人而向他处追去,宋高宗得由逃脱。后来,宋高宗下诏设“奉国军楼神祠”祠内祀那五位将军。

鼓楼独特的建筑极具宁波特色,海曙楼占地七百多平方米,城高八米,拱形门道深十米。城门宽五米,系石构建筑。东北依城墙设有踏道,可拾级而上楼。楼为五开间,三层檐歌山顶,飞檐翼角,气势雄伟,古朴多姿。1930年,三楼的明间设置大时钟和铜钟,既报时,亦报火瞥。与别处的鼓楼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这座楼的基座本来是一道城墙,所以并非如其他城市的鼓楼呈正方形,而是面宽五开间的长方形基座,正中拱圆形城门,可以走人行车。其次,鼓楼顶层的正中位置,矗立着一座高6米多的正方形西式钟楼,这是赴西方国家留学和经商的宁波帮的,,海归派,,回国后,于1930年建造的。当时的宁波人对于新事物有一种特别的接受能力,反映在钟楼上,就是敢用新材料、新结构。水泥钢骨正方形瞭望台及警钟台,并在三楼明间置西式时钟,四侧各有一巨大的钟面,钟楼里面还置有一口大铜钟为警钟,以作报火警之用。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外来的西洋建筑结合在一起,使鼓楼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海昵楼是宁波唐时正式置州治机构和建立城市的标志,1989年曾拨款对该楼进行修缮,使之重现雄姿,当时在二楼辟有“宁波城市发展史迹陈列馆”,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手法,对古城的历史沿革、城市布局和环境风貌进行详尽地介绍,使人们能比较形象地了解宁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树立民族自豪感。现在鼓楼是宁波市德育教育基地之一。

“憩桥救火会”旧址,系民国时期骆驼街道贵驷憩桥群众性的义务消防组织所在地。民国时,各地组织民间水龙、义龙,即俗称的“救火会”。消防人员为固定义务制,以救火作为人人有责的社会义务。配有人力水泵和输水管,以及大桶、挑水桶、油壶灯等消防器具。憩桥“救火会”义务负责该地域日常性的救火事务。50年代后,救火由消防队负责,民间义务消防任务有所减轻。

“憩桥救火会”旧址,建筑风格为中西合壁。门庭上端雕“救火会”标志,左边为一把斧头,右边为一把榔头。下方砖墙方框内雕刻“憩安救火会”五个大字。2000年12月被认定为区级文保点。

镇海区保点“憩桥救火会”旧址

武岭门是进入奉化溪口镇的必经之路,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1929年前还是个小庵堂,蒋介石的母亲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三间两层的关隘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背面是蒋介石亲笔手书。武岭门内,只见三里长街与蜿蜒翔溪相依相伴,宛若世外桃源,仿佛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武陵”景象。武岭路三里长街就是蒋氏父子从小生活的故乡。之所以取名“武岭”,原因有二:一是蒋介石祟尚武德,二是“武岭”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的谐音。进武岭门后的三里老街便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俩从小生活的故乡。

随着轮船往来的增加,对航道设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早在1865年,清政府的海关署和宁波道台就建起了甬江入口处两个最主要的灯塔,一在虎蹲山,一在楫里山。当初的设备很简陋,只是把普通的灯具置于玻璃罩内;报雾用的器具也仅是普通的铜锣。这两座灯塔后来划归浙海关管理。1872年根据总税务司赫德(赫德曾于1858年任英国驻宁波副领事的助理,并代理副领事数月)的指令重新修造了这两座灯塔。1872年5月27日,楫里灯塔换上了光强5级、发白色固定光的塔灯,光照达海平面以上123英尺(约37.5米),无云天气能见度9海里。砖木结构的白色塔楼高17英尺(约5.2米)。5月29日,又把雾枪换成由机械带动的每分钟响4下的雾钟。虎蹲灯塔于1872年6月27日改装完毕,换上了光强6级,发红色固定光的塔灯,光照达海平面以上148英尺(约45」米),无云天气能见度为5海里。红白相间的塔楼高17英尺(约5.2米),铜锣也换成了雾钟馏射。除了这两座灯塔以外,在外航道还建了一些其他灯塔,为轮船提供了夜航条件和安全保障。

渔山灯塔是我国最东面的一座国家一级灯塔,位于象山县石浦镇东南25海里的渔山列岛,北渔山山巅。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塔身呈圆台形,生铁铸成。原塔镜机为法国“巴比尔”公司所制特等镜机,最大射程可达25海里,时称“远东第一大灯塔”。1944年灯塔灯器毁于战事,民国36年(1947),海关派员重修灯器,1955年灯塔塔顶和灯器,又被国民党撤退时破坏。1987年上海航道局和温州航标区组织实施灯塔塔顶重修和灯器重置工程。翌年7月1日完成。渔山灯塔重放光彩。

象山县渔山灯塔

石质圆形建筑,占地约9平方米。外径3.3米,分上、下两层,下层高5.59米,周筑乱石墙,厚0.25米,西辟一门。上层高2.08米,无墙,八木柱支一伞形顶,现残留4柱。伞顶置一球形体,为置灯处,1999年重修。

任筱和(1876—1944)、任筱甫(孚)(1879—1953)为同母兄弟,东门村人。凡地方公益善举,不分难易远近,皆视为分内。1915年,于东门岛门头买山,建造灯塔,以利船舶航行。蔡元培避难象山游东门,曾题“出其东门,界而昭明"八字。此后,和、甫(孚)又募建多座灯塔于台州、舟山和象山,并作修桥、筑路、修码头等善举不胜枚举。兄弟同心同德、至老不休,诚为难乎其难,时人称“二难”。墓南向,由拜坛与墓组成,条块石砌筑,总面积约37平方米,墓横式碑刻“任氏筱和筱孚二难先生之墓”。墓碑两侧及上方皆有花卉动物等雕饰,较为精致。

位于象山县墙头镇590米大雷山顶,民国初建造。灯塔由圆柱体灯塔和券拱顶石屋连体组成,外圆内方、乱石砌筑。塔身正东面筑有拱券门,西墙正中砌有壁龛一座。东南侧筑有平顶门通南侧券拱顶石屋。据传,灯塔曾被二道士用作修道住所。该塔也是近代航空的地标之一,为研究我国航空航线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钱业会馆,见证了宁波金融业昔日的辉煌。

在港城宁波市海曙区靠近东门口的战船街上,有一座庄严、恢弘的建筑,静静地伫立在姚江边。四围是青砖雕砌的高墙,正面大门屋顶中间是福、禄、寿三星雕塑,两边屋檐上各塑有两个龙头。大门两侧围墙上两条精心雕琢的盘龙,镶嵌在圆形的砖窗中,显示出这栋房子的不凡身价。大门正上方,“钱业会馆”四个金光闪闪的楷书大字赫然入目。这就是当年宁波钱庄同业的聚会和议事中心,宁波旧时金融业的最高决策地,也是现今中国钱庄业保留最为完好的会馆建筑。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业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原位于宁波三江口的江厦街滨江庙一带。后毁于大火,后于1925年在现今位置重建。当时,由敦裕等29家大同行发起,33家小同行参加捐款兴建,占地面积为32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5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进。前进廊舍环绕,中有戏台,两边楼房,楼上供奉财神,并作钱市交易及一般集会用。左右廊屋,分别立有《宁波钱业会馆碑记》和《宁波钱业会馆捐款碑记》两块石碑。中间靠西侧墙上,还立有《宁波小同行永久会碑记》。后进穿过写有“钱园”二字的月洞门,是一个小花园,西式凉亭,花丛灌木、水池假山,显得清雅幽静,花园后面滨江处的二层楼房为议事厅,砖木结构,屋顶上沿正反面分别有“万物并育”隶书和“四序皆春”楷书大字,室内装饰精致。正面对着小花园,背后紧靠余姚江,风景宜人,视野开阔。

位于宁波海曙区公园路186号,建于1954年,砖混结构。该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由前厅、会厅、后台三部分构成,占地面积5385平方米,门楼为重檐歇山顶,主体建筑面积1227平方米,座位1256个。前厅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有二层,底层为门厅。会厅面积576平方米,净高10.5米。

会堂为老市区仅存的建国以来具有民族风格的代表性建筑,自1957年6月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起,历届人大、政协会议均在此举行,是老市区举行节日庆祝活动和会议的重要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