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看一系列经典著作——提升自我阅读能力。这个社会太功利,上学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有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是为了找个好对象。大学四年,是最不功利的四年,一定多看些“无用”的书。读“无用”的书,是指没有功利性目的的看书。例如读东西方名著、人物传记、哲学、音乐欣赏、论语、老子、庄子等。对了,不要沉迷于玄幻小说,否则两个四年也经不住挥霍。更不能沉迷于黄文,这些不是“无用”,而是有害,一定要警惕!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要局限于某一个专长。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懂了。大学时期,时间最充裕,多看这些“无用”的书,无形中会提升你整体的素质,气质、谈吐、内涵,那些看不见的东西都在产生变化。这些会有助于你以后学习其他专业技能。看似无用,却成了最有价值的财富。
如果只看“有用”的书,例如各种专业书,各种速成书,各种技巧书,你会成为一个“干燥”的人。“干燥”就是无趣、不丰满、无活力、易爆发。所以,上大学时多看些书,多看经典的书,多看“无用”的书。
二要参加一个体育锻炼项目——锻炼身体素质能力。大一时我负责全校的早操,几乎每天参加跑步。大二时一学姐约我每天早上晨跑,我俩坚持了三年,她和男友一起毕业后,我就没跑步了。之后我打羽毛球,每两天打一次羽毛球,每次两三个小时,又坚持了三年。如今毕业十五年了,我很少锻炼,而且经常熬夜加班,但身体还不错。这无疑是大学锻炼身体的结果。大学期间,一定别忘了锻炼身体!
三要认真谈一次恋爱——锻炼抗挫能力。有人说谈恋爱耽误学习。学习好坏,跟谈不谈恋爱无关。如果不想学习,可以有一千个借口,想学习,只用一个理由。年轻时的爱情,不用那么世故,不用考虑家庭,只是恋爱。有人说,大学里谈恋爱,十有八九要分手,不如不谈。非也,恋爱最美的是过程,不是结果。那种美没有什么用,跟结婚与否没关系,但就是很珍贵。就像花开,即使不会结果,花儿也尽情绽放。
爱情是空气,是养分,会成为你生命的放大器。你快乐,它让你快乐加倍;你痛苦,它会让你痛不欲生。一切都会过去,留下的经历,就是财富。有人说,毕业后也有爱情啊。当然可以有,只是那时头脑会顾虑很多,最后你得到的可能不是爱情,而是妥协。所以,在大学一定要谈场恋爱。当爱情来临,大胆一点儿,别担心未来,别担心金钱,别担心别人的眼光,哪怕昙花一现,哪怕刻骨铭心。等你经历过后,无论最终是否在一起,你都会感谢这段青春。
四要培养一个业余爱好——锻炼职场交际能力。要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业余爱好。专业伴随你一辈子,业余爱好也可能陪你一辈子。据统计,80%以上的大学生,毕业后不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例如我学电动机设计的,学了七年,但毕业后做计算机编程了。如果你拥有业余爱好,很可能会陪你更长时间。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为什么说那些没有任何“癖好”的人,不能与其交朋友呢?因为他们没有深情。有深情的人,能用情至深不顾世俗,这种人适合交朋友。有业余爱好,会交一帮朋友,能让生活不那么无聊,还可缓解压力。业余爱好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上大学业余爱好是编程,后来工做作了程序员。工作后业余爱好是喜欢写作,现在成自媒体人了。有人说电子游戏算业余爱好不?当然算,我认识个朋友,大学天天玩电子游戏,现在做专职的电子游戏解说。研究炒股算业余爱好不?也算,你能借炒股研究金融。此类爱好,需要人有很强的自制力,“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上大学时应培养业余爱好,并坚持下去。
五要做一学期兼职工作——锻炼适应社会能力。兼职,就是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既有经济收入,又可体会工作的辛苦。上大学了,能少用家里的钱,就少用家里的钱。自己赚来的钱,成就感完全不一样。迟早要独立的,越早独立越好。除了做家教老师、参加某市场调研活动外,最好是能到公司实习,这样能感受工作氛围。不少人把工作妖魔化,他们提醒大学生,办公室有多么世俗多么险恶,要圆滑,要站队,要讨好上级,这些人成天活在阴暗中。国有企业铁饭碗时代一去不返,大不了换个工作,不用担心繁杂的办公室环境。你内心干净,环境就干净。真是这样,信不信由你。
做兼职,工资只要够基本生活就好,关键看做事的内容。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不用担心自己什么都不懂,你本来就什么都不懂。经过两三个月的磨砺,你会明白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能力。大学期间,一定要想办法找个兼职,找个实习。
六要泡一学期图书馆——锻炼独立自学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学霸,大学里也不需要学霸,除非你想一辈子变成书呆子。上中学为了考大学,考什么学什么?上了大学,你应该去学自己喜欢的,就算专业选错了没法换,你也应该自学。每个大学都有选修课,多选几门自己喜欢的,认真学,没坏处。
如何衡量自己的自学能力?当你一学期没怎么上课,临期末要结业考试时,你能否花一个星期自学然后考及格?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考试本身不是测试,上课少而考试能通过才是测试。自学能力在大学会显得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自学能力会应用在以后的工作中,甚至人生一辈子。书本上的那些专业知识,你迟早会忘记。就算不忘记,那些知识毕业后也大多用不上,工作后需要的知识,需要自己重新学习。社会在发展,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要想在社会上发展好,必须要有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学习知识不如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所以,如果上大学一定要学会什么,就是“自学”。
七要规划一次大学生活——锻炼时间管理能力。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是有时间,有精力;最大的弱势也是年轻,不懂珍惜时间。要恋爱,要参加活动,要玩游戏,要看小说,要看电影,要旅游,要泡吧。上大学的日子,就是鸟放飞的日子,瞬间很多事情都可以做。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没有自律,就容易走偏。时间管理,就是提醒自己不要走偏。大学四年,按照我以前的理论,只要你选定一个方向,每天坚持一个小时,四年下来,你一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了。如何保证一个小时?这就需要时间管理。有很多时间管理的书,具体的方法不用我讲,我自己用的是角色管理法。坚持做时间管理,也是时间管理的一部分。开头容易,坚持难,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坚持下去:坚持写日记。如果能坚持写日记,经常反省自己,自制力自然会增强。时间管理,是一切计划的必备条件。所以,大学期间,尽早学会时间管理,并坚持下去。
微言微语
能力的培养需要坚持,心里有阳光,雨天也是一种浪漫。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永远不要向命运低头,不要向生活妥协。逆境是人生必经之路,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才会日渐茁壮。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不谈以前的艰难,只论现在的坚持。(www.daowen.com)
案例(三十)
大学生应培养哪些能力
一个成功者身上必然具备众多优点,我们来看看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女生、重庆冰颍科技有限公司的创立者贺冰星是怎样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的。
重庆冰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时只有4000元,可实力却不容小觑。公司拥有“智能车宝:全自动智能遮阳帘”和“智能洗漱用品收纳盒”两项实用型产品的专利,并已受邀参加重庆科技展览会。此外,公司还与重庆另一家商贸公司合作开发了智能门锁,被同行称赞。
两年前,贺冰星和团队一起发明了一个针对车载人群,用于车内降温的外在遮阳装置,也就是后来的智能车宝。为了找到合适的电池,贺冰星开始了长达五个月对这种特殊电池的寻觅。智能车宝的研发一直都不顺利,最开始设计的模具问题百出,整个团队为此花费了太多精力,甚至用心到连每颗螺丝钉都一点一点亲自拧好。最后她终于找到了两家电池生产厂,那里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一比一的配对,终于制造出了他们想要的电池。
贺冰星常说今天所得的成绩绝不是她一人的功劳,自己背后的“诸葛”们也让她如虎添翼。冰颍科技的智囊团大都是重庆文理学院的学生,他们有的是贺冰星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认识的,有的源于学校老师的推荐。
“最开始我们一起参加比赛,组成了一个团队。我学工商管理,所以写策划就在行一点儿,而有的成员是机械工程专业,有的是学财务管理……他们可以从专业层面上为团队提出建议。”贺冰星说。团队成员各有所长,比赛中大家迸溅出思维的火花,相互欣赏,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为了赢得比赛,团队成员坐在一起开了个会。“我让大家把自己的目标都写下来,有人就开始总结大家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大家都不谋而合地开始讨论改进的措施。”贺冰星说。这种理性而默契的思考和行动使团队焕发出新的斗志。
说自己各方面能力都不强的贺冰星觉得自己能走到今天,是“依葫芦画瓢”:从初中起就开始做直销、文员、销售、QC、设计师等的她,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加上父母经商潜移默化的影响,贺冰星懂得了一些经营和管理的门道。
事实上,贺冰星虽然没有过硬的科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她却懂得如何最大化汇集各类资源来弥补自身缺点。贺冰星深知公司并没有强大的资金来进行科技研发,因此她选择和其他大型公司合作,好让公司在此过程中逐渐成长。“两家公司合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源共享的,像我们这种小公司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研发知识,他们也能利用我们公司的网络渠道和一些好的创意点。”贺冰星说,“虽然公司由我创办,但这并不意味着团队就必须得服从我,重要的是要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和我一起奋斗。”她也善于处理自己与团队之间的关系,贺冰星表示,团队没有具体的分工,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家群策群力。
团队创意并非天马行空,出发点都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善于跳出局限的贺冰星经常关注国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态,还喜欢参加各类科技博览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这样能接收到更多商业信息,了解到更多消费者需求。”她补充道,“我还会请教一些圈子里的前辈,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贺冰星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带给大学生的新机遇,紧抓每次创新创业比赛机会,先后获得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全国赛区一等奖、“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全国赛区银翼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区铜奖等多个奖项。借助这些平台,她还认识了很多投资商,也得到了当地政府支持。
“每一个挑战都是一次机遇。”贺冰星说。因此,她在每个环节都不敢怠慢,用心尽力地去做好每件事。
根据调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作为大学生创业大军中的一员,贺冰星的创新创业之路绝非一帆风顺,可她并不惧怕。相反,她拥有一颗直面挑战、愈挫愈勇的心。自称“不拔尖”的她说:“我的目标就是尽力成为那百分之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