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养与文化:影响人心的基本特质

教养与文化:影响人心的基本特质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养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质。教养良好的本质是一个人内心的平和。这就是教养背后的东西。一个没教养的人,则相反,他的心不平,气也不和。比如罗尔事件,乔任梁事件,模式都是:开头有一两个人质疑,后来掺和的人越来越多,骂得越来越难听。一个人的修养,不应该是表演,不应该是换取名利的工具,不应该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而应该遵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事准则。

教养与文化:影响人心的基本特质

教养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质。斯文,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这些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形容读书人的,有文化的人。因为古代人的基础教育内容,就是“四书五经”那些经典,把这些书读完,对人格的塑造和现在教育里面重功用而不重修身的纯粹知识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完全不一样。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年的学,却连怎么做人的起码礼貌教养都没有,那么只能说人格不健全,对他人和社会的破坏性可能也会越来越大。

教养良好的本质是一个人内心的平和。气和而有悦色,有悦色则有婉容。这就是教养背后的东西。气和,则神气舍心,笃定内敛,根本就不会想到去侵凌别人。一个没教养的人,则相反,他的心不平,气也不和。气不和的人,不弄点事出来,不折腾别人,就是浑身不舒坦。缺乏教养的人,整个人的气机,不仅是混乱的,而且是向外扩张的,偏盛之气,扑到别人身上,就会给人一种侵凌之感,不舒服,这就是盛气凌人,粗野得令人生厌。

新入职场的朋友跟我说,根本无法打入所在部门黑压压密不透风的人际圈。找不到入口,好像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刻意地示好也常被硬生生地堵回,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有问题。我说,不对,这不是你的问题。联想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这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职场霸凌”。我的另一个朋友也遇到过,那是个勤勉、努力、谦逊、热情的姑娘。她本科毕业工作几年之后读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一个不错的单位工作。在办理好一切报到手续,正努力熟悉新岗位,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虽然是一次意外的怀孕,她还是决定生下孩子。当时的她已经年近三十,结婚数年。她的新单位工作节奏挺快,但又保留着传统公立单位的人多嘴杂爱八卦的习惯。因为新入单位很快又怀孕,她被势利的上司嫌弃。在上司的明确不满和打压下,她很快被还不太熟悉她的同事排挤和孤立。幸好她妊娠反应不严重,通过朴实低调的为人,勤勉踏实的工作,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才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有时候我们被孤立、被践踏、被侮辱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有时候甚至什么都没做,就已经被推搡到了聚光灯之下。茫然四顾,没有人伸出援手,没有人给予善意,顿感人世沧桑悲凉。

有一句俗语:痛打落水狗。小时候见到男同学打架,蓄谋已久的一群人围定落单的事主,开头是一两个人动手,其他人在边上大喊:打,打,打!起哄,高声喊叫。后来见到被打者气势逐渐衰弱、无力反抗,围观的人一点点凑过去,恨不得人人都踩上一脚。在网络媒体异常发达的今天,这一“精神”也被广泛地运用。比如罗尔事件,乔任梁事件,模式都是:开头有一两个人质疑,后来掺和的人越来越多,骂得越来越难听。不能主导发声的,则留言声援。开头就事论事,后来就涉及道德和隐私。在戴着面具的网络空间中,人人都成为“正义”的勇士。这就是所谓的“网络霸凌”。《圣经》上有个故事,一个妇人因为淫乱被抓了,所有人把她围在中间,要拿石头砸死她。耶稣就和围观的人说:“你们谁认为自己是无罪的,就可以拿石头砸死她。”弱者并非恒弱,强者也非恒强。在你投掷石头的时候,应该想到,我们每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之下,都有可能成为被审判者。甚至有时,并不因为你是遵守公序良俗的好公民,就不会站在大多数人的对面。在我老家的方言中有一句话:道得人起,说得人落。用来比喻人言可畏。相当于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这个滴水穿石的过程中,似乎人人都无罪,实际却人人都是参与者。只有怀着一份人人都可能被伤害的敬畏,才能防止作恶而不自知。

在公众的场合,在与和自己地位、力量相当甚至更高的人交往时,人更容易表现出良好的修养。我们很容易看到在商业谈判中彬彬有礼的商人,在讲座的会场侃侃而谈的学者,在粉丝面前善解人意的明星。因为他们站在会被看到和听到的地方,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良好的修养将带给他们资源和利益。在背离大众或者面对弱小者时,人性幽暗处潜藏的恶才常常跑出来。他们不过是觉得自己穿着一件马甲,没有人知道他是谁。谁知道他是不是你家楼上那个每天见到你点头一笑,愿意主动帮你修电脑的和善的邻居。比如我的朋友遇到的上司,因为她是一个新人,没有背景,没有人脉,甚至都没有朋友,所以欺负她而不会被别人指责,甚至不会被“看见”。比如罗尔,因为他是一个人人喊打的“骗子”,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抡上道德的大棍也来它两下子。比如在一些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因为受害者的软弱,不反抗,也不敢声张。暴力打人这件事情,不会被“看到”,即使被“看到”,施暴者并不会损失什么。所以什么时候高兴揍一顿,什么时候不高兴再揍一顿。再比如,幼儿园那些虐待小朋友的个别老师,因为吃定孩子还小打不过她,害怕而不敢告诉家长,所以可以手痒了就来练练手。还有我们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时候,知道孩子不能离开我们,又不能反抗我们,我们说着爱他,却不能时时去理解他,宽慰他,却常常把因别的事情引起的坏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甚至吼他,威胁他,强迫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礼记·中庸》中一段话: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段话是说: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警惕注意。最隐秘的东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有道德的人在独处时,也不会做任何不道德的事。一个人的修养,不应该是表演,不应该是换取名利的工具,不应该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而应该遵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事准则。在没有人看到,没有人听到,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都会做同样的判断和选择。众生喧哗之下,人云亦云,最容易无意识作恶;众人散去之时,以为没有人知道,放纵自我,最容易冲破底线。真正的修养是建立在独立的价值判断之上的,是在行动之前再问一遍,这是我的本心吗?真正的修养应该是墙倒众人推的时候,愿意从背面扶持一把的仗义;是茫茫暗夜里,愿意为陌生人点一盏灯的善良;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宽厚;是包容孩子的无知与莽撞,静待一朵花开放的从容。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剔除身上的恶根,追求人性之至善。置身其中、设身处地、一日三省,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修行。

微言微语

人心,其实很脆弱,伤一次就痛一生,伤一回留下伤痕。人心,其实不坚固,冷一次就会寒心,寒一次就会死心!人心,用来感受温暖,岂能让它凉透。人心,用来体验真情,岂能让它受伤。人心,只有一颗,一旦伤了,很难修复,一旦碎了,拼不完整。人心,长在身体里,虽然看不清,但是有感觉;人心,融入血肉中,虽然摸不到,但是能感受。被人欺骗了,心会痛;被人伤害了,泪会流;被人喜欢着,心甜蜜;被人深爱着,心幸福。负了爱你的人,是你的失败;骗了信你的人,是你的错误;伤了疼你的人,是你的损失。所以,不要去伤害这些对你好的人,你能伤到的都是在乎你的人,你给的伤,就是他们一辈子的痛。人心,不能伤,真情,不能负,伤一次,就痛一生,负一次,就还不清。

案例(二十三)

教养与文化造就优秀

大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教养,则更容易在职场上脱颖而出,我们看看“重庆市第五届高校师范生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严鑫是如何刻苦修炼自己的才艺、取得惊人成绩的。

“严老师!您几岁啦?满20岁了吗?”实习的时候,尽管她特意化了正式的妆、做了头卷发让自己显得更成熟一点,学生还是这样问她,让她新鲜又尴尬。

着一袭长裙、捏一支粉笔,面庞如月华般沉静、音调却有三分稚气……外表柔弱的严鑫,却有无比执着的内心和非凡的实力。(www.daowen.com)

在最近的“重庆市第五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她刚刚夺得语文组一等奖。而在走出重庆文理学院夺得金奖之前,她就已是学校卓越班的学生,并在“校级师范生技能竞赛”中拔得头筹。在那次比赛中,她展示了古琴茶道,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之后她又在国家级比赛“真语文”中拿下授课第一名、笔试第二名的成绩。

所有的荣耀都不会一蹴而就。其实在进大学之前,她都不会说普通话,却通过不断的练习获得二级甲等证书;年幼时就对老师无比敬佩的她,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中已通过“三笔一画”(粉笔、硬笔、毛笔和绘画)六级考试。

为了参加重庆市的比赛,她利用假期,对高中语文课本的每一课、每一页进行了充分的理解与梳理。

备赛期间有一周时间,她每天反复推敲每一篇课文,认真落实讲法,连每一句话都录下来自己听,断句、重音都仔细斟酌。为此,她每天6点起床工作,直到晚上11点才休息。

师范技能竞赛分四个阶段。首先在现场抽取要讲的课文,然后现场准备教学用的PPT,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完成后去下一个教室准备即兴讲演,最后再开始讲课。

虽然作为在校生,她接触学生的机会并不多,但她提前预设了学生每个问题可能的答案,并为这些答案设计了评语,安排好如何流畅引出下一个问题。因此,课堂展示时,学生的回答总在严鑫的意料之内。通过引导,学生越答越正确,她也顺势把准备得更充分的回答展现出来,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使她的讲课得分非常高。

一堂课绝不是仅凭事先的一些准备就能做好的。天有不测风云,在她进行PPT制作时,比赛的教室突然停电。她的PPT只做了一半,还没有保存。为了保证不发生漏题,比赛不能中断,等故障修复再次通电,时间早已过去大半。虽然主办方多给了些时间,严鑫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PPT制作,但突发的状况难免打乱她的逻辑,她在讲课环节忘记了原有的逻辑线。这时,她强大的个人实力开始体现了。严鑫临场重新梳理了一套逻辑体系,并顺利完成了讲课。

事后,评委说,不仅没有发现她的逻辑出了问题,反而觉得非常顺畅。

严鑫能拥有这样的实力,来自她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和对教师职业的无比热忱。

为了练好“三笔一画”,她利用寒暑假时间大量练习。在卓越班时,她要上比别人更多的课程,同时还要参加一些学生社团组织,有时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睡懒觉对她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实习期间,她有时甚至备课到凌晨4点,只睡两小时,6点又起床备课。但她不后悔,她认为,活着就要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对自己的梦想要执着,既然热爱,就不要犹豫,不要辜负自己。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为了缩短与梦想的距离,就要不畏艰辛,不断琢磨和钻研。

问及她成功的秘诀时,严鑫说:“要转换自己的思路,化被动为主动。比如今晚必须要准备一份课件,如果我们觉得‘有人要求我必须在今天完成,好烦啊!为什么要这样压榨我?’那么我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换一种思路想:‘哇!这是一个好大的挑战呀!我一定要完成它,并且以最高的标准去做,看看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这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和疲惫都会让自己很开心,并且更加热衷于这件事了。”

作家七堇年在《尘曲》中说:“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凡是心所向往的地方,即便穿着草鞋也要前往。生命犹如逆行之旅,即便一叶扁舟也要向前起航。有的人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走遍千山万水,无怨无悔,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严鑫就是这样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