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或人口大国,其重要地位越来越显著。于是,接触中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自然成为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的必备常识。而这些常识的获得,最便捷的途径无疑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又叫国学,主要包括汉字、中医、经史子集和儒释道等文化的数千年传承和发扬,内容上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形式上浩如烟海,面面俱到。恰恰是这些,决定了中国和中国人同其他地区和人文的根本性差异,由此可见,要想认知中国和中国人,首先必须要认知中国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一脉相承走到现在的国家。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相当高明的智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华侨更应该了解中国,尤其是大学生华侨,学习国学的益处更是毋庸置疑。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的习俗怎样改变,但是根肯定在中国,文化的过滤性功能依然会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很可能对我们的幸福美满形成阻力。正如前面所说,数千年的文化想要迅速了解并非易事,所以我们将用简洁的方式,综合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以便使大家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以便使大家能够运用国学思维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国学的价值,在于浸润的过程,而非结果;在于持续的积累,而非速成;在于无限的发散,而非守旧。国学主要有四类:一是思想类,即哲学,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以及传统宗教(含中国佛教)典籍归为这一类;二是国史类,即华夏的历史,与之相关的史、志、实录等;三是文学类,诗、词、文、小说集等;四是技艺类,书画、音乐、数术、天文、历法、算术、中医等。(www.daowen.com)
其中思想是贯穿一切学术的基础,其参错渗透到其他各个部分中去,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例如,中医中讲五脏、音乐中讲五味、数术中讲五行、绘画中墨分五色等等,其实这里面的数字都是来源于《易经》的数理。所以,无论我们研究中国学术中的哪一个分支,寻根溯源到理论源头,都会回到思想(即哲学)层面来,而且你会惊奇地发现其基本思想是完全统一的。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很多学者将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所确立起来的一以贯之的文化内核,千百年来这一文化内核不曾改变,后世的各种学术发展都围绕着这一文化内核来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