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承千年的马家肉饼,舌尖上的文明

传承千年的马家肉饼,舌尖上的文明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家肉饼店于清末诞生在交通发达、文人荟萃、商贾云集的关中地区,明清后,商品经济的繁荣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店铺林立,牌匾交错,人声喧腾。鞍山的马家肉饼诞生于清朝末年,创始人是马文福的祖父马瑞全。传统的手工艺逐渐向标准化、精细化发展,马家肉饼制作工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马家一代代薪火相传。马家肉饼是舌尖上的文明,这不仅是对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传承。

传承千年的马家肉饼,舌尖上的文明

马家肉饼店于清末诞生在交通发达、文人荟萃、商贾云集的关中地区,明清后,商品经济的繁荣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店铺林立,牌匾交错,人声喧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马家肉饼店创始人深谙求同存异之道,当城楼的轮廓在鱼肚白色的霞光里渐渐显露时,勤劳的马家人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日复一日,精益求精,经过精心选料,研究配方,反复试制,经历了市场一次又一次检验,最终脱颖而出,经久不衰,在百姓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栉风沐雨,成功路上充满艰辛,靠的是代代传承的“匠心精神”,坚持专心地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秘制馅料更是经过几代人与时俱进的钻研改良,逐渐形成了面向大众、特色鲜明的精品优品,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被评为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马文福先生。

清真肉饼已有200多年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突厥饼,因突厥游牧民族牛羊充足而面食少,在招待客人时特做成薄皮的肉馅,以示热情。后来这种做饼的方法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回鹘以及回族地区广为流传,直到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批回族人迁入京东地区,回族人把做肉饼的手艺带到这里,经过上百年的研习操作,创造出风味独特、别具一格的清真肉饼。鞍山的马家肉饼诞生于清朝末年,创始人是马文福的祖父马瑞全。当时马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马瑞全专门从事着烙饼的小买卖,凭着这门手艺养活着一家老小。

马家肉饼

有一天临街的牛肉铺老板拎着一斤牛肉来到马瑞全的店铺前说:“老马,家里来客人了,帮我烙几张饼吧!不放菜就放点大葱,做点肉饼解解馋,好招待客人!”这在当时已经是普通人家非常高的招待规格了。当时没有绞肉机,牛肉都是手工切成肉丁,很是费了一番功夫。牛肉大葱馅的肉饼烙好之后,香味四溢,满街飘香。很多人都闻着味道来购买肉饼,从那以后,这个美味食品就打响了名号,一直经营了下来……马瑞全1905年起以马家肉饼制作为业,当时在本溪、大连、辽阳、鞍山、丹东一带从事马家肉饼制作50余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马文福的父亲马广明,民国十七年(1928年)生人,1945年师从父亲学习马家肉饼制作工艺,传承父亲马家肉饼制作60余年。传承人马文福十几岁起师承父亲学习马家肉饼制作工艺,他刻苦钻研清真菜系,延续传统马家肉饼制作30余年。

1988年,鞍山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以前鞍山的馅饼都卖八九分钱一张,父子俩也计划着将肉饼店重新开起来,父子俩核算了成本,研究了市场情况,决定将馅饼定价为五角钱一张,也只是准备了3斤的肉馅,试试反响如何。到了早上开业的时候,马文福的心里是忐忑的,卖这么贵,能有人买吗?马广明说:“顾客的嘴是能吃出来的,心里有杆秤,放心吧!”说话间就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老爷子,人家馅饼也就卖一毛钱,你凭什么卖五毛钱啊?”马广明答道:“小伙子,你先吃,吃完你说值,就给钱,如果觉得不值,你免费吃,吃完转身走人我不拦着!”小伙子吃完以后,竖起了大拇指:“老爷子,您这馅饼太香了,值!太值了!明天我领着我的朋友们来,让他们也尝尝这么好吃的肉饼!”就是这种对质量的保证,对信誉的保证,肉饼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www.daowen.com)

清真马家肉饼以其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口味独特、传统技艺、物美价廉而深受钢城百姓的喜爱。薪火相传的跨世纪经营特色,经过时光的磨合调整,已经形成了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特色优势,也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店内特有的马家清真肉饼精选北方1—2岁优质黄牛,取其腹肉及肋条部分,馅料严格按照八分瘦肉两分肥肉的比例搭配,附以新鲜的洋葱,再用祖传秘制酱料调制成最终的美味,轻咬一口,肉汁四溢,口感饱满,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羊汤制作工艺独特,调料齐全,汁浓洁白,不腥不膻,味道鲜美,香而不腻,且营养丰富,健脾开胃,肥的油泛脂溢,瘦的白中透红,在辽南一带久负盛名。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店内增加了棒骨熬制的鲜美羊汤、秘制肉馅蘸料以及各式清真菜品,而马家肉饼作为店内的招牌,色香味俱佳,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清雍正皇帝系第九代孙爱新觉罗·启骞到辽宁祭祖途中品尝了马家肉饼后,现场为马家肉饼题词“百年老店马家肉饼”,源远流长的马家肉饼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流传至今。

马家肉饼传统手工艺、制作工艺已传承三代人百余年,马家肉饼店第三代传承人马文福先生作为鞍山市回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经常参加慈善活动、慰问福利院老人的爱心活动,为老人们带去了衣物、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传承中华孝文化,根据马文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立山区人民政府将他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马家肉饼曾获“传奇立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金奖,马家清真肉饼制作工艺被评为鞍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手工艺逐渐向标准化、精细化发展,马家肉饼制作工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马家一代代薪火相传。马家肉饼是舌尖上的文明,这不仅是对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传承。

(文/李楠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