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那些老四平人虽然在灵山安家落户了,可四平依旧是他们的根,尤其是那时候辽宁实行每户才3两豆油、2斤大米,一个血气方刚的大男人每个月才27.5斤的定量,根本不够吃。于是,老四平的铁路工人就趁着开火车的便利,无论谁的假修车回四平都要买回高粱米、黄豆,老家像一个慈祥的“母亲”,关怀着这些远离家乡的“儿子”们。
那时段里的职工和家属只要有时间就会回老家,每回一次“娘家”,大包小裹的就够全家人省吃俭用两三个月的。当然,也有失策的时候,一次,于叔叔的调车组从四平回来,因为他一贯烧大火、拉大气门的习惯,结果把机车里给大伙买的黄豆都烤焦了,父亲他们每人分一块焦糊的豆饼回家!四平的粮食多还便宜,那个年代,家家都吃不饱,要不是有四平老家的支撑,我们的父辈很难坚持下来。
老家的情结有多重,只有他们更清楚,回老家是整个段里职工共同的心愿和情结。记得父亲的好朋友张叔叔因为妻子突然过世,家里老人和孩子都在四平,段里通过组织协调他终于调回四平了,我们大家都去送他,他忘了悲伤,笑得都合不上嘴,我们羡慕得不行,妈妈回来后,趴在炕上哭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老家啊!”
那时,我们心里都有厚重的老家情结,能回四平是全段职工和家属最大的梦想!再后来,一对老四平的子女结婚后通过关系回到四平了,我们更是羡慕不已。
很多年过去,我一次回四平老家的时候街头巧遇他们,他们竟后悔了,拉着我的手打听灵山的老邻居们,他们又开始想念另一个“老家”了。
困难年代,能吃上一顿肉那是可以吹嘘几天的,机务段的老四平人几乎人人都知道“木须肉”的故事。(www.daowen.com)
听父亲说,段里有一个特别会说话的人姓刘,他没有多少文化,但就凭着他的伶牙俐齿,“文化大革命”后成了科室人员。
一次,他回老家四平,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忽悠得列车长都相见恨晚,不仅让他坐卧铺,还执意请他吃便乘饭。老刘也不客气,用眼睛瞄了一下菜单,一眼就发现有一个他没有吃过的菜名,还是肉菜!他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简单点,就来个木须肉和炒鸡蛋吧!”车长说:“你别客气,换一个吧。”老刘说:“就这两个,我走南闯北的什么都见过,就喜欢这两个菜!”菜上来了,一心想打牙祭的老刘有点纳闷儿:炒鸡蛋就算了,那个菜我明明要的是木须肉啊?怎么变成鸡蛋炒木耳了?肉呢?他还不好意思问车长,就偷偷地问送餐的列车员:“我要的木须肉还没上吧?”列车员一指快被他吃光的鸡蛋炒木耳说:“这不就是木须肉吗?”“啊!原来鸡蛋炒木耳就叫木须肉啊?”自命不凡的老刘尴尬不已!本来想可以改馋吃顿肉,还可以回段里吹吹牛!没有想到吃了两盘炒鸡蛋!哈哈,这个老刘啊!父亲边讲边笑!
日子虽然家家清苦,但那时大家都有一股积极乐观的心态,只要段里领导一句话,哪怕刚刚下班,就又踏上火车头连续跑车。
所以,那时我经常被妈妈派到胡同口,只有听见了爸爸的口哨声,看见爸爸魁梧的身影,接过爸爸手里和当年样板戏里“李玉和”一模一样的猪腰子饭盒,跑到家里,才能确定爸爸下班了,妈妈才把切好的菜下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