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国际上某些大国开始卡我们的脖子,又赶上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国家特别困难,没有一分钱可以拨给工厂,没资金、没设备,工厂想发展只有自力更生,只有靠工人自己的一双手!
1960年,白鸽钟表厂全体干部职工提出一个口号:大干5昼夜!加班加点不休息,一定要生产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钟表,而且要让它走向世界!
机加工人首先奔向全市各个废品收购站,寻找可以利用的废旧车床,装配车间的工人到处寻找各种小镊子、小夹子、小锉刀等做钟表的手工工具,实在没有就用粗铁丝自己做工具!工人们为了给国家争气,真是拼命地工作,没有人叫苦叫累!
据当年的老师傅、劳动模范刘用贤和栗德福回忆,大干到第3天深夜的时候,一个叫沈荣才的青年工人实在是困得受不了了,就喊了一声:“师傅!我请5分钟的假,让我睡5分钟就行!”话还没说完,人就坐到车间的地上,打起了呼噜!
大干到第4天,一个叫佟喜华的技术人员实在是扛不住了,老师傅让他回宿舍打个盹儿,可他还没等走到宿舍,就又被喊回来了!就这样,他们整整5天5夜没有合眼,终于实现了“八化两条流水线”,可以批量生产闹钟。全厂职工开展大练兵活动,就是把钟表拆了装、装了拆,练习准确与熟练技术,全厂职工人人都会装钟表。(www.daowen.com)
在钟表厂团组织的带领下,青年工人人人争先恐后,涌现了“五朵葵花”,她们是同一天进厂机加车间的5个女青年,都在生产一线上,分别是曲玉娟、宁艳萍、董淑欣、邱连荣、何淑芝!她们先后成为鞍山市的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团员,“五朵葵花”之一的何淑芝1977年还被评为“鞍山市劳动模范”。
钟表厂的“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办厂方针,还光荣地被毛主席亲自批示的《鞍钢宪法》中举例提到。
又经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闹钟从零部件到加工装配完全是白鸽钟表厂的工人们自己手工制造,当年不仅在国内热销还首次出口美国200只!尽管很少,但给国家创造了外汇,给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白鸽钟表厂也因此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生产闹钟的厂家,现在有些老人的家里还有那种“小鸡叨米”的铜芯老闹钟,就是当年白鸽钟表厂的产品。
第二年开始,出口国家增加到5个,出口量连年攀升,到了1963年达到4万余只闹钟,说到出口量的增加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