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地处鞍山的郊区——灵山街74号,始建于194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老学校。那时的灵山很荒凉,四面都被侯家屯、大红旗村、王家庄等农村包围,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郊区!这所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学校却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据早年毕业于十一中学的王先生回忆说:他是1962年到十一中学读书的,那年的秋天,十一中学的大队辅导员孙庆华老师征求了校长意见后,代表全校师生给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著名的文史学家郭沫若写了一封信,恳请他为远在鞍山郊区的一所普通中学题写校名,并寄去一卷白绢,希望著名的书法大家郭沫若先生能留下墨宝。
郭沫若题写的校名牌匾
其实,信件寄出后,十一中的师生们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郭沫若是国家领导人、文学艺术界的泰斗,工作繁忙,哪会理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郊区中学的陌生来信?
没想到,过了不到10天,郭沫若先生居然如期寄来了题字。收到回信,十一中学的师生们欢欣鼓舞,大家都感觉我们离党中央、离北京很近,郭沫若先生居然亲自题写校名!校领导马上请人临摹郭老的手迹刻制了十一中学的校牌子挂上了。那是一个白底黑字的校牌子——鞍山市第十一中学!8个遒劲、酣畅的大字挂在学校大门口,成为师生们每天行注目礼的地方,大家每天走进学校都感到无比自豪,不再感觉自己的学校在郊区,而是离首都北京近在咫尺。
天真的学生们听老师讲了校牌的故事,激动不已。那时候的孩子不追星,但是崇拜英雄、崇拜模范是那个年代的特征。郭沫若是谁?全国著名的文学大家、书法家!学生们心里都有个信念,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也成为那样的大文学艺术家!于是,每天下课,校门口便有一道风景,一大帮孩子挤在学校大牌子前,用手指一笔一画地临摹那几个字,高年级的学生个子高就临摹“鞍山市第十一……”几个字,个子矮的低年级学生就用手指临摹“中学”两个字。结果日久天长,刚换上的大牌子就被学生们用手指磨掉了漆,木头都裂缝了,没办法,校领导只好开大会讲:大家不要用手指去临摹校牌子了,不然,开学回来,都看不见字了!那个时候,学校所有的学生们写起校名比自己的名字都好看,那是天天去临摹郭沫若字帖的结果。
十一中学不仅有国家领导人题字的光荣历史,还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我至今想不明白,为什么当年市教育局把那么多的好老师都派到郊区的十一中学。可惜的是,他们在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年纪却遭遇“文化大革命”时代,令人惋惜不已。
我最难忘的老师有刘训湖老师,毕业于北大数学系,他讲课旁征博引,慷慨激昂,上课你想睡觉都不可能!后来,他调到鞍山一中当校长,那也是30多年前的事了。
还有是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薛希文(已经离世),教我们数学,后来到立山科委当主任,成为我的同事。我见面永远是叫他一声薛老师,在我心里,任何称谓都没有老师更神圣!最难忘的是我的班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张世英老师。说到张老师,我会想起那个难忘的钢笔的故事……(www.daowen.com)
张世英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不知为什么却分到了偏远的市郊任教。他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好老师,可是20世纪70年代反潮流停课闹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任凭他满腹经纶,却没人肯学。而且我们这个班又是“淘气包”集中的班级,他常常苦口婆心地说:孩子们啊,书到用时方恨少,你们不学会后悔的呀!可那时候,我们根本听不进去,张老师恨铁不成钢,心急如焚。他上课时讲不下去就跟大家商量:听他讲20分钟课他就给大家讲20分钟的故事,这种“搭配”教学法让我们或多或少地学到了一些东西。尽管如此,张老师仍担心误人子弟。记得初中一年放寒假前,他将自己上大学时的读书笔记和课本全交给我自学,知道我爱看书还借给我一套《红楼梦》。结果,一个假期过去了,我沉浸在《红楼梦》中,仅仅背了几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样的句子去应付张老师,正经书根本没有看。
那一年7月,我高考落榜,一天中午,曾教过我的班主任张老师把我找到校园的大柳树下,不客气地说:谁考不上我都不意外,你为什么考不上?我知道我是他最喜欢的学生,我辜负了他的希望。我低头不语,任树上的知了幸灾乐祸地叫着,毕业了,我也逃似的离开校园。
第二年,上了初中的妹妹回到家中,交给我一支绿色的钢笔,她说:这是张老师让我交给你的,他说你明白他的意思!我十分窘迫地接过钢笔,心情很沉重,沉重到拿不动它。那支钢笔一直静静地躺在我的抽屉里,每次看到它就深感内疚并想起张老师教我时的点点滴滴……
那是一所充满故事的母校,那里有太多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人民教师,他们一心想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他们教书育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我还记得1979年毕业时,当时的周敬芝校长(后来的立山区机关工委书记)却迟迟不肯给我发毕业证,他反复劝说:“晓丽,听老师的话,你去十四中文科学习,考师范,你将来一定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可我心里的小九九就是:我数理化不好,国家有政策好不容易老大留城不下乡了,万一我考不上大学咋办……于是,我天天去磨周校长,他一声长叹说:孩子,有一天你会后悔的……1980年,国家完全取消了上山下乡,我为自己的短见而后悔,为没听周校长的话而后悔,书到用时方恨少!许多年后,遇到周校长,我依旧惭愧不已,周校长呵呵笑着说:都过去了,我当时也不知道形势发展如此快,就是替好学生惋惜,特别想让你当老师,不过,如今也是同事嘛!
岁月如梭,往事如烟,2005年,我的母校十一中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与红拖中学合并改名为红拖中学,那些人、那些故事也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文/修晓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