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设计三大构成:色彩对比成果与图示

设计三大构成:色彩对比成果与图示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研究方便,只是单从明度对比的角度来看色彩对比。图8.10低中调:低明度基调中对比,如图8.11所示。明度九大调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色彩构成的明度关系,在明度对比上也存在一些中性的调式,如高中长调、中低中调,等等。

设计三大构成:色彩对比成果与图示

色彩间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对比,就是色彩对比。差异越大,色彩对比越强,减弱这种差别,色彩对比就趋向缓和。

色彩对比的表现有两种类型:

➢ 同时对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色彩比较被称为同时对比。同时对比很容易察觉色彩差异,参与同时对比的色彩会产生同时性效应。

➢ 继时对比先后看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产生的差异被称为继时对比。参与对比的颜色之间的一些细微的差异在继时对比中由于无法获得直接比较而不易察觉。继时对比时,会产生视觉残像。

色彩间的对比是综合性的对比,包括色彩在明度、色相纯度、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心理刺激的差异构成的各种类型的色彩对比。

1. 明度对比

因为明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

明度在色彩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离开色相、纯度而独立存在。而色彩三要素中的另外两种要素色相、纯度,则必须依赖明度而存在。

色彩的认识度主要取决于色彩与周围色彩的明度关系,其次才是色相、冷暖、纯度等关系,因而明度对比对表现色彩的层次、光感、体感、空间关系非常重要。

任何图像都可以用明度关系来表示。正如看到的黑白相片、黑白电影,离开色彩后依然成立,甚至别有魅力。一般而言,一幅优秀的视觉画面,在被转变成黑白关系时,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层次关系。单纯从明度角度分析画面构成,研究色彩是把握色彩层次、节奏的关键

除非只有无彩色——黑、白、灰构成的对比画面,是纯粹的明度对比,其他带有任何色彩倾向的有彩色构成画面,均为包括明度对比在内的色彩构成。为研究方便,只是单从明度对比的角度来看色彩对比。所以,这里的明度对比是以明度为主构成的对比。

单纯的明度对比练习方法。可以选择任一单色通过加黑加白,调制出渐变分明的明度列。 (明度列根据孟谢尔色立体,从黑到白等差分9个阶段,形成明度列,每一个阶段为明度一度,这个明度列即为明度标尺。)然后,可以用不同明度的色阶搭配构成不同效果的调式和对比,如图8.1所示。

图8.1

丰富细腻的色调是通过色彩间的对比造成的,如图8.2所示。

图8.2

书籍封面画面统一和谐,同时充满着变化对比,如图8.3所示。

图8.3

2. 色彩明度基调

低明度基调在画面中,当以低明度色彩( 1-3色阶)为主,占画面绝大多数面积时,画面成明度基调。特点是厚重、沉着、古朴,并引发阴暗、神秘、忧郁、压抑的感觉,有时也可带来阴险、悲哀的想象。

中明度基调,在画面中,当以中明度色彩(4-6色阶)为主,占画面绝大多数面积时,画面成中明度基调。特点是朴素、平静,并引发稳重、朴实的感觉,有时也可带来中庸平安的想象。

高明度基调,在画面中,当以高明度色彩( 7-9 色阶)为主,占画面绝大多数面积时,画面成高明度基调。特点是清爽、明亮、阳光感强,并可以引发欢快、轻松、健康的感觉。有时也可带来软弱、苍白的想象。

3. 色彩明度对比

短调画面主要配色的明度差在3级以内的组合,明度对比弱,被称为短调,亦被称为明度弱对比。特点柔和、模糊、光感弱、体感差、节奏感弱,显得高雅、平稳。

中调画面主要配色的明度差在5级以内的组合,明度对比适中,被称为中调,亦被称为明度中对比。特点稳重、适中,也会显得平均、中庸。

长调画面主要配色的明度差在5级以上的组合,明度对比强,被称为长调,亦被称为明度强对比。特点,形象鲜明清晰,并富有光感、体感,显示活力、力量,有时会显得生硬空洞。将明度基调和明度对比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明度九大调。

高长调:高明度基调强对比( 9. 8. 7. 1. 2),如图8.4所示。

图8.4

高中调:高明度基调中对比( 9, 8, 7. 3, 4),如图8.5所示。

图8.5

高短调:高明度基调弱对比( 9, 8, 7, 5, 6),如图8.6所示。

图8.6

中长调:中明度基调强对比( 6, 5, 4. 1. 9),如图8.7所示。

图8.7

中中调:中明度基调中对比( 6, 5, 4, 2, 8),如图8.8所示。

图8.8

中短调:中明度基调弱对比( 6. 5, 4, 3, 7),如图8.9所示。

图8.9

低长调:低明度基调强对比( 3, 2, 1. 9, 8),如图8.10所示。

图8.10

低中调:低明度基调中对比( 3, 2, 1. 7. 6),如图8.11所示。

图8.11

低短调:低明度基调弱对比( 3, 2, 1. 5, 4),如图8.12所示。

图8.12

上面的色阶明度的比例数字仅供初学者练习时进行参考,关键要真正明白明度九大调的基本概念,切不可盲目地套用公式。

这些通过单色明度对比产生的规律和效应,在有彩色的明度关系上同样适用,只不过有彩色的明度关系被罩上色彩的外衣。可以抛弃其色相关系,只从明度去观察它们之间的层次节奏关系。不同色相的色彩明度是不同的,黄色最亮,可以通过加入互补色或黑色降低它的明度,而对于紫色等深色则可以通过加白使明度增高。当然,在改变有彩色的明度时,它的纯度、色相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处理色彩关系时必须考虑到。

根据不同的主题意义,选择用不同的调式表现是非常必要的,表现欢快轻松的氛围可以采用高长调,表现沉闷、压抑的心情可以采用低中调或低短调,表现强烈的空间感可以采用高长调、中长调或低长调等。

明度九大调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色彩构成的明度关系,在明度对比上也存在一些中性的调式,如高中长调、中低中调,等等。明度关系是进行色彩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有了正确的明度关系,然后才可能进行更深入的色相、纯度等关系的探讨。

这组练习是将一整幅风景图像分隔为九幅构图,在明度塑造上。从上到下分别为高明度基调险中明度基调、低明度基调;从左到右分别为明度弱对比、明度中对比、明度强对比,如图8.13所示。

图8.13

构图采用一系列的人物变化,新颖独特,在明度塑造上,从上到下分别为高明度基调、中明度基调、低明度基调,从左到右分别为明度弱对比、明度中对比、明度强对比,如图8.14所示。

图8.14

利用一幅构图进行不同的明度对比变化,在明度塑造上,从上到下分别为高明度基调、中明度基调、低明度基调,如图8.15所示。

图8.15(1)

图8.15(2)

4. 色相对比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色与色之间相互萦绕、相互衬托使色彩更丰富、更鲜活,这首先应归功于色彩间具有不同的色相并相互比较而产生的视觉效应。

色彩的明度关系虽为基础,但色相却是色彩关系的灵魂,没有色相的差异,世界将枯燥单一。色相是感知色彩的关键,带给很多直接的心情感受。色相与色相之间的协调对比是艺术创造要面对的永恒的主题。

这里,将由于色相之间的差异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作色相对比。单纯的色相对比是不存在的,实际的色相对比中亦包含明度纯度方面的对比,因此这里进行的是以色相对比为主构成的对比。

可以通过色相环来比较色相间的相互关系,以色相环上任一色为例,与它距离越接近的色相和它的共性越多,对比也越弱,距离它越远的色相(最远为相距180度的互补色),与它的共性越少,则对比越强。将这些对比作一个简单的分类。

5. 同一色相对比

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在15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对比被称作同色相对比,如红色与红橙色的对比。特点色相非常接近,只有通过明度、纯度方面的差别对比来营造细腻丰富的视觉效果,属于最弱的色相对比,常用来表现一种雅致、含蓄、单纯、统一的视觉情感,但应避免过于单调、简单,积极依靠丰富的明度和纯度的变化来丰富视觉。前面做的同一色明度九大调练习就有同色相对比的性质,如图8.16所示。

图8.16

6. 类似色相对比

在色相环上距离角度都在45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对比被称作类似色相对比,如红色与橙色的对比。特点色相差别小,但比同一色相对比的强度大些,仍要通过明度、纯度方面的差别对比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属于色相弱对比,画面色调统一、和谐,如图8.17所示。

图8.17

7. 中差色相对比

在色相环上距离角度都在90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对比被称作中差色相对比,如红色与黄橙色的对比。特点色相差别适中,属于色相中对比。色彩的差异进步增强,画面显得色彩丰富,同时由于色彩并不是非常对立,而易于做到同一、调和,如图8.18所示。

图8.18

8. 对比色相对比

在色相环上距离角度都在120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对比被称作对比色相对比如红色与黄色的对比。特点色相差别强烈,属于色相强对比,色彩差异很大,画面色彩丰富、色彩对比强烈,各色相由于对比,更显各自的色相感而具更丰富、更鲜明的视觉感,如图8.19所示。

图8.19

9. 互补色相对比

主要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距离角度都在180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对比被称为互补色相对比,如红色与绿色的对比。特点因为互为补色,所以色相差别最强烈,属于最强的色相对比,将色相间的对比推向极致,可以满足视觉全色相(红、黄、蓝)的要求,而得到视觉生理上的平衡,画面对比最丰富、强烈、刺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需要合理的搭配方式,否则将造成不协调、不统一、视觉感不集中的负面效应。

在进行色相对比的练习时,为了体验更纯粹的色相关系,要尽可能地减化纯度、明度带来的对比。如主要的对比色相要保持相当的高纯度,非两者间不相关的色彩尽可能不出现或少出现,以充分达到练习的效果,如图8.20所示。

图8.20

通过不同的色相关系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色相对比,营造不同的色彩氛围,制造不同的色彩感觉。

事实上,真正运用色彩时,配色情况可以灵活机动地进行处理,而非机械地套用公式,在吻合大色彩关系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营造多姿多彩的色彩对比。如为了追求绚丽华美的丰富效应,可以利用全色桶的色彩搭配。

每个盒子都是由两种颜色对比构成。通过色彩间的对比效应增强了视觉表现力,如图8.21所示。

图8.21

高纯度色彩的色相对比。丰富了画面层次,如图8.22所示。

图8.22

[左上图]类似色相对比,[右上图]中差色相对比,[左下图]对比色相对比,[右下图]互补色相对比,如图8.23所示。

图8.23

[左上图]对比色相对比,[右上图]互补色相对比,[左下图]中差色相对比,[右下图]对比色相对比,如图8.24所示。

图8.24

[左上图]中差色相对比,[右上图]类似色相对比,[左下图]对比色相对比,[右下图]互补色相对比,如图8.25所示。

图8.25

[左上图]类似色相对比,[右上图]对比色相对比,[左下图]中差色相对比,[右下图]互补色相对比,如图8.26所示。

图8.26

[左上图]类似色相对比,[右上图]中差色相对比,[左下图]中差色相对比,[右下图]对比色相对比,如图8.27所示。

图8.27

10. 以纯度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

作为色彩三属性之一的纯度对控制画面的感受有着绝对的作用。在色主体中,处于最外围的是高纯度色彩,越向中轴靠近,色彩纯度逐渐降低,直到完全没有色相的同明度的在中轴位置上的无彩灰色。不具备色相的无彩色的纯度值为零,有彩色可以通过逐渐加入无彩色而逐渐降低有彩色的纯度。

根据色彩构图中用色的纯度差异,可将色调分为三种基调:高纯度基调离纯度色彩在画面占大部分面积时(约70%左右以上),形成高纯度基调。色相感强,色彩鲜艳,形象清晰,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来热烈、刺激、外向、积极的氛围。

中纯度基调中纯度色彩在画面占大部分面积时(约70%左右以上),形成中纯度基调。这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理想的调式,既富有色彩,但色彩又由于纯度有所下降而不刺激,显得雅致、耐看,带来中庸、平和、自然的感觉。

低纯度基调低纯度色彩在画面占大部分面积时(约70%左右以上),形成低纯度基调,色相感差。色彩暗淡、形象模糊,造成朴素、朦胧、含蓄、消极、悲哀、黑暗、阴险等感受。把握得好,色彩将富有韵味,令人回味。但应避免由此带来的灰、脏、粉等不良效应。

由于色彩纯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被称作纯度对比。也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强对比构成画面的主要色彩纯度差别大,纯度高的色彩更显饱和,更显鲜亮,纯度低的色彩更显灰暗,通过强对比可以突现想表现的重点。

中等对比构成画面的主要色彩纯度有-定的差别,或是高纯度和中纯度色的搭配,或是中纯度和低纯度色的搭配,画面相对稳定统一。

弱对比构成画面的主要色彩纯度比较接近的色彩构成的搭配,比较适宜表现凝重、稳定、平静的感觉。同样,也可以将纯度基调和纯度对比相结合,加上极端的最强对比,得到10种调式:

鲜强对比、鲜中对比、鲜弱对比、中强对比、中中对比、中弱对比、灰强对比、灰中对比、灰弱对比、最强对比(纯色和黑、白、灰等无彩色的直接搭配,使纯色更鲜艳饱和,而无彩色则有纯度补色的倾向,效果醒目、强烈)。

每种色彩因为最高纯色本身有所不同,它们划分纯度高低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如根据孟谢尔色立体的规定,红色纯度值最高为14,将它分为三段,则O ~ 4为低纯度色, 5~9为中纯度色, 10 ~14为高纯度色,而处于它相对的蓝绿色的最高纯度值为6。将它分为三段,0 ~ 2为低纯度色, 3 ~ 4为中纯度色, 5 ~ 6为高纯度色。这在色立体上可以清楚地辨别。由于各色系的纯度值的差异,造成纯度对比的内容各不相同,在红色内相差8阶以上才被称为强对比, 5 ~ 7 阶为中对比, 4阶以下为弱对比。而换了蓝绿色,则相差5阶以上为强对比, 3~4阶为中对比, 1~2 阶为弱对比。而真正在设计色彩时,要借助感觉进行直接的判断,并非真正查询色立体。

可以通过观摩优秀的设计作品来体味不同的调式带给人们的不同感觉。

纯度的变化可以在保留色相的同时,使冲突的色彩和平相处,也可以使色相间除了对比外,更多一些变化,而达到丰富统一画面的目的。生活中感受接触到的色彩大多不是纯色,或多或少都含有一定的灰度,正是这样才可以看见如此千变万化的色彩景观。

该邮品设计采用中纯度基调中对比的色彩关系,表现出丰富含蓄的视觉效果,如图8.28所示。

图8.28

海报图形利用中纯度基调中对比的色彩,表现出耐人寻味的感受,如图8.29所示。

图8.29

在黑色的背景衬托下离纯度的色彩交相呼应,形成纯度最强对比,如图8.30所示。

图8.30

中纯度基调中对比的色彩关系营造出别致的视觉情趣,如图8.31所示

图8.31

变化丰富的色彩构成高纯度基调中对比,充满想象的画面显示了画家深厚的艺术修养,如图8.32所示。

图8.32

画家用低纯度基调弱对比表现出独具韵味的文化思考空间,如图8.33所示。

图8.33

中纯度基调中对比的色彩表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如图8.34所示。

图8.34

中纯度基调中对比的色彩,相近的明度关系,显现出别致细腻的视觉效果,如图8.35所示。(www.daowen.com)

图8.35

这六幅招贴的色彩关系分别是中纯度基调强对比、中纯度基调弱对比、纯度基调中对比、中纯度基调弱对比、低纯度基调中对比、纯度基调中对比,如图8.36所示。

图8.36

中纯度基调中对比的色彩显现出独特的视觉韵味,如图8.37所示。

图8.37

中纯度基调中对比低纯度基调中对比,如图8.38所示。

图8.38

高纯度基调中对比、低纯度基调中对比,如图8.39所示。

图8.39

高纯度基调强对比、低纯度基调中对比,如图8.40所示。

图8.40

低纯度基调弱对比、中纯度基调中对比,如图8.41所示。

图8.41

高纯度基调中对比、中纯度基调中对比,如图8.42所示。

图8.42

低纯度基调中对比、低纯度基调强对比,如图8.43所示。

图8.43

11. 色彩面积对比

色彩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面积出现并参与对比的,对比色彩在不变三要素时,相互间的面积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对比的强度。

色与色之间以较相等的比例参与对比时,对比最强。

随着对比色一方的面积逐渐扩大,另一方的面积逐渐缩小,则对比逐渐减弱。即,面积越悬殊,对比越弱,并逐渐走向由面积大的一方主控画面的色调。色面积均等时,对比最强。

面积减少的一方,会因为同时性作用,会有对方色彩的补色的倾向。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将显得分外鲜艳夺目。

色彩的面积效果:对同一色彩而言,面积越大,明度感越强,面积越小,纯度感越弱。面积大时,色显得更轻,暗色显得更重,色彩更鲜艳。

从左到右。这组图片的色彩面积对比关系分别是:(1)红色和蓝色势均力敌,对比最强;(2)蓝色面积扩大,红色面积减少对比减弱;(3)红色面积被分散、对比亦被减弱;(4)完全蓝色,对比度为零,如图8.44所示。

图8.44

大面积的红色控制了画面。小面积的蓝色点缀着画面,由于面积悬殊,对比较弱。用红色的调式烘托出热烈的情感,如图8.45所示。

图8.45

各种不同面积的中高纯度的色彩相互映衬,形成和谐统的视觉表现,如图8.46所示。

图8.46

各种色彩以不同的面积对比造就各种美妙的视觉效果,如图8.47所示。

图8.47

采用大面积的高纯度的绿以及小面积的红、等色和黑色构成对比,使海报醒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图8.48所示。

图8.48

红色、色蓝色分别以不等的面积交相呼应,形成秩序的情调,如图8.49所示。

图8.49

大面积单纯的紫色统治着画面的视觉,其它几块色彩也由于不同面积的对比形成独特的节奏,如图8.50所示。

图8.50

大面积的绿色中跳跃穿插着紫红色,使整体和谐的色彩多了一份生气和活力,如图8.51所示。

图8.51

12. 形状对色彩对比的影响

表现的色彩是伴随着一定的形状出现的,形状的不同也会引起不同强度的色彩对比,形状越集中简单,色彩间的冲突力越大,对比效果越强,形状越分散复杂,色彩间的冲突力越分散,对比效果越弱。色量均等的红色和蓝色对比非常强烈,而当相近面积的红色形状变得分散和复杂,两色间的对比变得缓和。

因此,设计色彩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意义,在不改变色彩其他性质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改变色彩形状的方法改变色彩对比的强度。

13. 位置对色彩对比的影响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因为差异,而产生对比时,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远,则对比越弱;距离越近,则对比越强。

当两色相接对比较强,两色相互切入对比更强,当一色包围另一色时,将对比推向最强。 面积均等的互补色一一绿色和红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右图则由于红色和绿色被分散构成,感觉对比减弱,如图8.52所示。

图8.52

各个画面由于色彩间面积、形状、位置的不同而形成不同强度的色彩对比,如图8.53所示。

图8.53

各种色彩在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形状合适的大小表现着恰如其分的感觉,如图8.54所示。

图8.54

橙色和蓝色虽然是互补色,但由于两者间有一定的距离而降低了它们间的对比度,显得和谐统一,如图8.55所示。

图8.55

千变万化、五颜六色的色彩构成瓶贴的诱人姿彩,如图8.56所示。

图8.56

系列海报都是用红、蓝、绿三色构成,但因为各自所占比例关系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气质风貌,如图8.57所示。

图8.57

14. 肌理对色彩的影响

物体表面的质感纹理叫作肌理。不同的肌理由于材料的组织结构不同,吸收和反射光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射率也就越高,从而也减弱了它自身的色彩。如金属、玻璃、镜子,等等。而质感粗糙的肌理由于表面凹凸不平,反射不平均,显现的色彩比原有的色彩明度偏暗。另外,粗糙的肌理对外光的吸收能力差,更易显现它的本来面貌,也会感到它们色彩偏重。如地毯、毛衣,等等。所以,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肌理上显现的色彩效果各不相同。

常常要用不同肌理的材料表现设计,也会为设计寻求不同的肌理表现,无论哪种形式,都应把握肌理带来的各种影响,使设计更有成效。

用帆布材料创作海报,产生不同于纸张的质感,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如图8.58所示。

图8.58

用特殊的材料别出心裁地表达意念,如图8.59所示。

图8.59

金属材质赋予作品特别的厚重感,如图8.60所示。

图8.60

新颖的材质显现新颖的色彩,表达着新颖的内容,如图8.61所示。

图8.61

质感的不同造就色彩表现更加丰富,如图8.62所示。

图8.62

在纱布这种粗质材料上的色彩,由于反射不平均,显得厚重,如图8.63所示。

图8.63

绿、灰、蓝三色塑料分别构成曲面造型。由于塑料的半透明质感,当它们相互接近时,会相互映射彼此的色彩,无彩色更会以周围的色彩显现,如图8.64所示。

图8.64

肌理表现,如图8.65所示。

图8.65

15. 冷暖对比

色彩本身并没有冷暖,但不同的色彩会有不同的冷暖感受,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因观察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1)色彩三要素对冷暖的影响

色相,不同色相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冷暖感受。这是对冷暖影响最大的因素。根据视觉经验,最暖的色彩是红橙色,它让人联想起火焰、太阳,等等;最冷的色彩是蓝绿色,它使人感受到海洋寒冬,等等。在色相环中,红橙色被称为暖极,距离红橙色越近,色感越暖,蓝绿色被称为冷极,距离蓝绿色越近,色感越冷。位于两极之间的紫色和绿色为中性色,将色相环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

明度白色由于反射率高,感觉比较冷,黑色由于吸收率高,感觉比较暖,它们之间的位于明度列的第5阶灰色为中性冷暖。纯度高纯度的冷暖感最显著,随着纯度的降低,冷暖感也逐渐减弱。

(2)冷暖色不同的感觉

暖色:阳光、温暖、刺激、不透明、厚重、密度高、直线、圆滑、近、干、热烈、热情、有力量、喜庆。

冷色:阴影、寒冷、镇静、透明、稀薄、密度低、曲线、流动、清爽、空气感、空间感。

(3)暖调构成

画面构成的主要色彩是暖色(占画面大约70%以上),称为暖调。

(4)冷调构成

画面构成的主要色彩是冷色(占画面大约70%以上),称为冷调。

海报造型,色彩简洁单纯,意境悠远。左图蓝绿色构成冷调,右图红黄色构成暖调,如图8.66所示。

图8.66

蓝、绿等色构成冷调,白、红、黄等色构成暖调,如图8.67所示。

图8.67

红、橙色构成暖调,绿、蓝色构成冷调,如图8.68

图8.68

动感的形态,加上艳丽的色彩,营造出极富视觉魅力的画面。其中蓝、红橙配色的招贴是调式最冷的。绿,洋红配色的招贴是调式较冷的,黄橙、紫配色的招贴是调式最暖的,红、蓝配色的招贴是调式较暖的,如图8.69所示。

图8.69

蓝绿色构成冷调。小面积的红黄色的介入,形成冷调的强对比,红黄色构成暖调。小面积的蓝绿色的介入,形成暖调的强对比,如图8.70所示。

图8.70

蓝绿色构成冷调,穿插着小面积的橙黄色,形成冷调的中对比红黄色构成暖调。穿插着小面积的黄绿色,形成暖调的中对比,如图8.71所示。

图8.71

蓝绿色构成冷调,点缀着小面积的红黄色,形成冷调的强对比。红黄色构成暖调,点缀着小面积的蓝灰色,形成暖调的中对比,如图8.72所示。

图8.72

鲜亮的黄绿色和蓝色构成冷调,红橙色和黄色构成暖调,如图8.73所示。

图8.73

大面积的最冷的色彩——蓝色渐变的极致是微量的暖色,使冰冷的画面有了些许希望的暖意。在蓝色的环绕中,红橙色更显纯粹了,如图8.74所示。

图8.74

丰富变幻的色彩使简单方形的盒子极富魅力,如图8.75所示

图8.75

整个画面被笼罩在紫红色的氛围中,虽然红色偏暖,但暗红紫色会带来冷冷的视觉感受,如图8.76所示

图8.76

绿色的背景烘托着冷性的紫色,整个画面呈冷调,如图8.77所示

图8.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