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加工归属食品生产加工业。茶叶生产加工是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食品生产加工中较为重要的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茶叶生产加工从1953年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到1987年,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有茶叶加工企业54个,主要以生产花茶和六堡茶为主。职工1679人,加工茶叶8141吨,工业产值5605万元,占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业总产值的49%。固定资产原产值1285万元,利税总额448万元,其中利润267万元。1987年,茶叶出口创汇企业8个,出口茶叶537吨,创汇71万美元,主要是梧州、桂林、藤县、昭平茶厂的绿茶,玉林、钦州、博白的红碎茶。1990年,茶叶产量173.8吨,产值574万元,利润42.14万元。
1991年,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有社办制茶企业46个,其中独立核算的有14个,亏损的有8个,有职工1248人;非独立核算的企业有职工453人,亏损的有8个。年加工茶叶900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432万元,其中出口产值4万元。1993年,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制茶企业55个,有职工1679人,加工茶叶1.31万吨,其中加工精制茶26.3万担,在全国茶叶加工业中排名第4位;工业产值1.65亿元,占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业总值的46%,销售利润总额402万元。
1994年,广西受阴雨和洪水影响,茉莉花大减产,价格猛涨,普遍上涨80%,花的质量却很差,加上茶坯、燃料、动力也大幅较大,而产品销售却疲软,售价与1993年基本持平,再加上“三角债”增加,全自治区茶厂被拖欠货款3000多万元,严重阻碍资金和生产的正常运转,使茶叶产量比1993年减少44%,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茶厂亏损总额438万元。
1995年,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茶叶加工1.04万吨,产值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0.1%和18.1%,利税273万元,比上年下降44%,亏损73万元,比上年减亏163万元。
1997年,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制茶企业有55家,茶叶加工1.2万吨,居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第4位,花茶加工能力居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首位,总产值1.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6亿元,实现利税75万元。
1998年,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有茶叶加工企业48家,茶叶加工7252吨,工业产值3244万元,占全系统年工业总产值的19.2%,实现利税总额537万元,其中利润111万元。
1999年后,国家实行外贸体制改革,茶叶市场全面开放,国家停止对茶叶出口的补贴,茶叶出口数量逐年减少。在这样一个政策背景之下,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社办茶厂销售数量和出口数量受到较大影响,再加上期间遭受市场竞争的强烈冲击,部分长期负债经营、工业成本费用高、历史包袱沉重、缺乏市场竞争力的老茶厂相继停产或倒闭。2002年,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茶叶加工企业有22家,加工茶叶2399吨,工业总产值4070万元,工业增加值612万元,销售收入3193万元,利润总额97万元,税金198万元。2004年,全系统加工茶叶2632吨,比1998年减少63.7%。
2005年后,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茶叶加工生产逐渐回升,2007年3965吨、2008年6450吨。
2009—2011年,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工茶叶5万多吨,达历史最高水平,比1993年曾达历史最高纪录的1.31万吨增长2.42倍,比1991年增长5.56倍。工业总产值8000多万元,实现利润700多万元。
横县茶厂(www.daowen.com)
建于1948年,名称为“宝华茶厂”,主要加工六堡茶和横州细茶。1952年3月,宝华茶厂易名为横县茶厂。12月,转为地方国营厂,改名为广西省横县地方国营企业公司茶厂,由中国茶业公司中南区公司广西支公司接收。1956年初,该厂下放到横县农产品采购局。后来采购局被撤销,该厂由横县供销合作联社代管。1957年4月,广西供销合作社接管,投入资金重新建厂。1972年,自治区土产公司成立,代理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分管横县茶厂的生产经营。1978年,自治区土产公司在横县开始引种茉莉花。1982年,自治区土产公司、横县茶厂发动并扶植当地农民种植茉莉花200亩,派出技术员指导,提供资金、肥料和种苗。1990年,横县种植茉莉花面积超过1万亩,既保证茶厂的生产原料,又增加农民的收入。2003年,横县茶厂改制为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自治区土产公司持股300万元,占股份51%;个体经营者持股288万元,占49%。广西横县茶厂消亡。后自治区土产公司因将全部股份转让给对方而退出。
桂林茶厂
建于1966年,1967年投产。1969年以前隶属自治区外贸局管理,1970年转属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土产公司。厂址设于桂林市区内,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3万平方米。该厂边建设边生产,管理水平低,技术人员缺乏,生产设备落后,产量产值停滞不前。1971年,生产基本稳定,主要产品是低档的茯砖茶和绿茶。1979年,由于市场变化及国家对茯砖茶生产的控制,只好停产茯砖茶。为了维持生计,转产茶叶加工的专用机械。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专用设备,盲目转产茶叶加工机械失败,生产处于低谷,经济效益滑坡。1980年,再转入精制绿茶和茉莉花茶及桂花茶生产,并开始扶持花农大量种植茉莉花,为准备下一步大量生产茉莉花茶打下基础。1984—1986年,茶叶市场疲软,而花茶生产在广西兴起又过于迅猛,因而茉莉花的种植基本停止,造成后来恢复茉莉花茶生产受到茶源的限制。1986年,开始筹建年产500吨绿茶加工流水作业线1条。年产1000吨花茶加工设备1套,购置250吨小包装设备1套,新建车间5000平方米,1990年,茶叶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在改革中,该厂领导转变观念,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积极开发十几个新品种的茶叶,有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精制绿花、六堡茶、香片茶、袋泡花茶和绿茶、保健茶等。注意改进茶叶的装潢包装,打破单一的传统包装,重新在包装的设计上下功夫。小包装茶叶盒设计精美,融桂林山水风景画于包装设计中,融实用和观赏为一体,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从而使产量、产值增加,1987年产845吨,产值744万元,利润33.4万元,产品销往山东、陕西、四川、河南等15个省(市)。1989年被评为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商品包装先进单位。1988—1990年,共出口六堡茶、桂青茶及桂花茶300多吨,创汇100万美元。1991年,桂林茶厂有职工136人,完成工业总产值677万元,工业净产值13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691万元,利税总额14万元。销往台湾地区桂花茶7吨,创外汇2万美元。2004年1月,桂林茶厂资产被兼并,职工获得补偿安置,企业尚未注销。
梧州市银泰六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坐落在梧州市苍梧县工业园食品加工区内,是梧州市苍梧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企业联合总公司出资发起组建的专门生产六堡茶的茶业公司,是六堡茶原产地苍梧县最大的六堡茶生产企业,由苍梧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在六堡供销合作社茶厂的基础上发起组建。公司拥有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和800多平方米的销售办公大楼,公司在六堡茶原产地六堡镇合作建设生态园基地402公顷。公司投资规模2000万元。银泰六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苍顺”牌六堡茶通过国家食品生产许可QS认证。其原料产地化、制作传统化、质量要求精益求精、卓越的养生保健功能深得客户厚爱,产品畅销自治区内和港澳台地区,被业界人士誉为“黑茶之王”。“苍顺”牌六堡茶属于黑茶类,品质优良,独具特色,外形庄重厚实,色泽黑褐油润,间有黄花,内质香气陈醇,独具槟榔香味,汤色红浓明亮,醇厚爽口,叶底细褐,茶味隔夜不变,耐于久藏,越陈越好。“苍顺”牌六堡茶除口感绝佳外,更具有和胃理气、消滞除胀、清热化湿、醒酒降脂、提神醒脑和预防动脉硬化等特殊养生保健功效。在2008年广西梧州市六堡茶茶业博览会上,公司送评的“6922”六堡茶经来自农业部、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专家教授评审,获梧州茶博会最高奖项——“茶王”奖。2009年,银泰六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厂房面积3500平方米,固定资产200多万元,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日渐提升,吸收入社茶农1780户,入社茶园面积125公顷,茶叶基地总面积336公顷,全年产值530万元。
2011年,梧州市银泰六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有职工50人,加工各种茶叶2000吨,销售3000万元,生产加工六堡茶75吨,销售500多万元,创利税50多万元。
兴业县山心供销合作社茶厂
位于兴业县山心镇工业区内,有324国道和黎湛铁路通过,交通便利。建于1975年。是兴业县山心镇供销合作社的直属企业。茶厂的茶叶基地位于海拔800多米的葵山脚,气候环境独特,无工业污染,茶园施用农家有机肥,不使用农药,属天然绿色饮品,产品畅销自治区内外。1990年,茶厂生产产值230万元,利税22万元。在1995年全国茶叶评比中,该厂生产的“葵山牌”毛尖茶获得最佳新产品奖。2000年,茶厂生产产值380万元,利税35万元。2000年、2002年、2003年茶厂获玉林市消费协会授予“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2001年被自治区供销社授予“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龙头企业”称号。2002年被兴业县政府授予“兴业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茶厂获“全国工业品生产许可证”,为兴业县首家茶叶加工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