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能建筑的组成与功能:全面介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

智能建筑的组成与功能:全面介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空调与控制等行业的最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性也是该类建筑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

智能建筑的组成与功能:全面介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

1.智能建筑的组成

智能建筑是在建筑这个平台上,由系统集成中心、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物自动化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如图1.1.1 所示。

图1.1.1 智能建筑的组成示意图

1)智能建筑的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智能建筑的通信自动化系统是保证楼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它同时与外部的通信网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中枢,是把构成智能建筑的三大子系统连接成为有机整体的核心。目前,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电话通信网,局域网以及广域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卫星通信网等。

2)智能建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先进的信息处理功能,具有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公用信息处理系统和用户专用信息处理系统。公用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公用数据库、主计算机系统以及会议电视系统等。用户专业信息处理系统是针对不同用户的专业需要而设的系统,例如分布式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等。

3)智能建筑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组成的高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系统,为建筑物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办公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要求。建筑物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设备控制与管理自动化(BA)、安全自动化(SA)、消防自动化(FA)。但也有时把安全自动化(SA)、消防自动化(FA)和设备控制与管理自动化(BA)并列,形成所谓的“5A”系统。

4)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 Cabling System)

一般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是:将所有的语音、数据、视频信号等的布线,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智能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的连接起来。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为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5)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中心(System Integrated Center,SIC)

SIC 应具有各个智能化系统信息汇集和各类信息综合管理的功能,通过汇集建筑物内外各类信息以及接口界面标准化、规范化,以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及通信;对建筑物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对建筑物内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且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及信息通信能力。

2.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

1)系统集成

弱电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控制和管理:集成系统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弱电子系统,用相同的网络环境以及相同的软件界面进行集中监视,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提高大厦的控制流程自动化。弱电系统实现集成以后,原本各自独立的子系统从集成平台的角度来看,就如同一个系统一样,无论信息点和受控点是否在一个子系统内都可以建立联动关系。(www.daowen.com)

提供开放的数据结构,共享信息资源: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信息环境的建立及形成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集成系统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各弱电子系统的功能。

2)安保措施

根据智能楼宇管理的需要,在智能楼宇周界建立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威慑和制止非法入侵、偷盗、破坏等刑事犯罪行为,为打击刑事犯罪创造条件,起到提前预警、争取处理时间,延缓非法活动,缩小和分散被破坏范围以及事后追索、查证的作用,尽可能的将入侵行为制止在外围区域,保障智能楼宇区域的安全。系统设计以防非法入侵、防盗和防破坏为目的,对智能楼宇周界进行全天候24 小时监控和记录。

3)防御措施

智能建筑在一、二类建筑物中采用较多,防雷等级通常为一、二级,一级防雷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10 Ω,二级防雷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20 Ω,公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 Ω。在工程中,将屋面避雷带、避雷网、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作为接闪装置,利用建筑物的结构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以建筑物基础地梁钢筋、承台钢筋或桩基主筋为接地装置,并用接地线将它们良好焊接。与此同时,将屋面金属管道、金属构件、金属设备外壳等与接闪装置进行连接,将建筑物外墙金属构件或钢架、建筑物外圈梁与引下线进行连接,从而形成闭合可靠的“法拉第笼”。建筑物内,将智能系统中的设备外壳、金属配线架、敷线桥架、金属管道等金属构件上安装接地保护线的同时在智能系统电源箱及信号线箱中安装电涌保护器(SPD),从而达到综合防御雷击的目的,确保智能建筑的安全。

4)节能趋势

智能建筑节能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智能建筑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是未来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可持续建筑应遵循节约化、生态化、人性化、无害化、集约化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建筑节能的关键又在于提高能量效率,因此无论是制订建筑节能标准还是从事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都应把提高能量效率作为建筑节能的着眼点。根据我国可持续建筑原则和现阶段国情特点,能耗低且运行费用最低的可持续建筑设计包含了以下技术措施:①节能;②减少有限资源的消耗,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③室内环境的人道主义;④场地影响最小化;⑤艺术与空间的新主张;⑥智能化。

3.智能建筑的功能

1)系统高度集成

从技术角度看,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智能建筑各智能化系统的高度集成。

2)节能

以现代化商厦为例,其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70%。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应通过“智能”分析,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量(或热量)来调节室内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按事先在日历上确定的程序,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对室内环境实施不同标准的自动控制,下班后自动降低室内照度与温湿度控制标准,这些已成为智能大厦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调与控制等行业的最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性也是该类建筑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

3)节省运行维护的人工费用

大厦的生命周期一般为60 年,启用后30 年内的维护及营运费用约为建造成本的3 倍。大厦的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机械设备升降梯的维护费,占整个大厦营运费用支出的60%左右,且其费用还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所以依赖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可发挥其作用来降低机电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员安排更合理,使得人工成本降到最低。

4)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环境

智能建筑应能首先确保人、财、物的高度安全以及具有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智能建筑提供给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多媒体环境、装饰照明等,可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智能建筑通过建筑内外四通八达的电话网、电视网、计算机网等现代通信手段和各种基于网络的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