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发展背景
智能建筑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的美国,是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84 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市(Hartford)建立起世界第一幢智能大厦,大厦配有语言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市场行情信息、科学计算和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实现自动化综合管理,大楼内的空调、电梯、供水、防盗、防火及供配电系统等都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在美国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中,有近80%是智能型的。
日本在1985 年开始建设智能大厦,新建的大厦中有近70%为智能型的。大企业对智能化大楼的建设十分热情,同时,日本政府也积极推动,制定了四个层次的发展规划,即智能城市、智能建筑、智能家庭和智能设备。
2)国内发展背景
在我国,由于智能建筑的理念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我国智能建筑更多凸显出的是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升级发展等特点。和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我国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的是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智能建筑的概念(www.daowen.com)
1)国外概念
美国智能建筑学会(Americ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AIBI)对智能建筑定义为:智能建筑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的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智能建筑帮助大楼的业主、物业管理人、租用人等实现费用、舒适、便利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目标,当然还会考虑到长远的系统灵活性及市场的适应能力。
日本智能大楼研究会(Jap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JIBI)对智能建筑定义为:智能建筑是指同时具有信息通信,办公自动化服务以及楼宇自动化服务各项功能,并便于智力活动需要的建筑物。
欧洲智能建筑集团(The European Intelligent Building Group,EIBG)对智能建筑定义为:创造一个使用户发挥最佳效率,同时以最低保养成本,最有效地管理本身资源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应提供反应快速、高效率和支持力较强的环境,使用户能迅速实现其业务目标。
2)国内概念
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对智能建筑的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