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简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简析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意”“创新”“创业”是3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加以区分和辨别。(三)创意、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创新的前提是创意,创新的延续是创业。不断创新可以保护创业成果。创新可以推动创业持续发展。只有好的创意才能实现创新,只有基于创新才能实现创业,三者关系如图1-2所示。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好的创意,以创意来驱动创新,以创新来引导创业。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

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简析

创意”“创新”“创业”是3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加以区分和辨别。

(一)创意

1.概念

创意(Idea)是一种思想、概念或想法,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是指通过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认知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来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

创意活动是创业的开端,一个好的创意像一颗优秀的种子,是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

2.创意的来源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激发人们的想象和需求,为创业者不断提供新的创业机会。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一般来讲,创意来源于3方面:①趋势的把握;②没有解决的问题;③闲置的资源。

(二)创新的概念、内涵

人类社会是伴随着创新而诞生和发展的,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创新呢?

创新,顾名思义,即创造新的事物。《广雅》:“创,始也”;新,与旧相对。创新一词出现很早,如《魏书》有“革弊创新”,《周书》中有“创新改旧”。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其原意有3层含义,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领域的研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在我国,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条件。

对于创新概念的理解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创新概念立足于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即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动。广义的创新概念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可以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层面。

(三)创意、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新的前提是创意,创新的延续是创业。创意和创新本质上属于思维、观念、方法、模式等上层建筑,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基础问题,唯有通过创业才能将创意和创新落到实处。

1.创意是创新创业的基础

创意人人都有,而且自古就有,发展到后来有些创意成果便开始形成知识产权。其实创意也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提炼与再生,它是弥漫在各个领域的,有人的地方就有创意!有创意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创业。(www.daowen.com)

2.创新是创意的飞跃

创意和创新并不仅仅是一字之差,“意”更在于出发点,“新”更注重结果,从需求、产生环境、保障机制、可实现性上来说,创新和创意都是不同的:一是创新与创意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从思维类别上看,创意以形象思维为主,以表象为思维要素。而创新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把一系列表象概念化,通过逻辑思维,把感性色彩浓厚的创意上升为理性思维居多的创新。二是创新与创意在稳定性方面上不同。创意的过程往往是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的综合。创新又是概念化、逻辑化的创造方案,具有稳定性。三是创新来源于创意,但高于创意。创意是创新的设想,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和目标的召唤,还要有一个发明的实现过程和产品的检验环节。

3.创新是创业的基石

经济学范畴来讲,创业主要是指为了创建新企业而进行的、以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创新方法将各种经济要素综合起来,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而获得利润的一种经济活动。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价值、开辟新道路的过程。不断创新可以保护创业成果。创新可以推动创业持续发展。创业者有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就会引导企业不断创新,这些创新就是创业者的成功之道,企业的生命之源。

只有好的创意才能实现创新,只有基于创新才能实现创业,三者关系如图1-2所示。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好的创意,以创意来驱动创新,以创新来引导创业。

图1-2 创意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阅读材料》

“创新”的定义及其沿革

“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意为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韦氏词典》对“创新”下的定义为: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也就是说,“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引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

在国际上,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奠基人。他最早在1911年出版的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论述了关于经济增长非均衡变化的思想。此书在1934年译成英文时,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1928年,熊彼特在首篇英文版论文《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 of Capitalism)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并于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s)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创新理论。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入“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是针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5种情况: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⑤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自20世纪60年代起,管理学家们开始将创新引入管理领域。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动荡年代的管理》一书中发展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的含义是有系统地抛弃昨天,有系统地寻求创新机会,在市场薄弱的地方寻找机会,在新知识萌芽时期寻找机会,在市场的需求和短缺中寻找机会。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任何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发生改变的行为,都可以称为创新。他还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提到,创新是企业家的特定工具,他们利用创新改变现实,作为开创其他不同企业或服务项目的机遇。

(资料来源:“创新的十种类型”,网易财经综合,2014年2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