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末清初大变局:郑成功抗清斗争及其影响

明末清初大变局:郑成功抗清斗争及其影响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成功在福州地区的抗清斗争,有力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其他地区民众的抗清斗争。为了改变被动地位,更是为了能够继续抗击清朝,郑成功开始转过头来攻打台湾,使台湾成为抗清斗争的最后阵地。但是,由于那时热带地区卫生情况极差,郑成功不幸染上疫病,一个月后便去世了,时年39岁。

明末清初大变局:郑成功抗清斗争及其影响

郑成功(1624—1662),是隆武政权大臣郑芝龙之子,本名为森,字为大木。因深得南明隆武帝的器重,他被赐予朱姓,改名为成功,故而被称作“国姓爷”。弘光政权被消灭后,东南沿海地区的抗清斗争还在继续。清顺治三年(1645)六月,由明朝的遗臣黄道周、郑芝龙另立了朱聿键为皇帝,并在福州即位,历史上称他为隆武帝。

清顺治三年(1646)八月,清兵入闽,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拥兵不战,黄道周虽然真心抗清,但无奈兵权却掌握在郑芝龙手中。郑芝龙只想保存实力,不肯真正出兵抗清。

9 月18 日福州陷落,隆武帝匆忙出奔江西,到汀州时被清军所杀。郑成功却没有听从父亲的苦苦劝说,而是领兵拒绝投降,决心“不受诏,不剃头”,还打出“背父救国”的口号,坚决抗击清朝。郑芝龙虽然没有气节,但他的儿子郑成功却和他相反,几次拒绝清军的引诱,决心抗清,并和他父亲断交。郑芝龙降清时,郑成功才22 岁,是个青年将领。郑成功苦苦劝阻他父亲降清无效,便气愤地单独跑到南澳岛,招募了几千人马,举起了抗清大旗。他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抗清基地,北上攻打同安、泉州、福清等地,以扩大地盘。

郑成功兵力逐渐发展强大起来,在厦门建立了一支水师。清顺治四年(1647),桂王永历政权建立,郑成功改奉永历,被封为威远侯。从此,郑成功与西南的抗清将领李定国往来呼应,成为南方抗清斗争的两大支柱。

清顺治四年(1647),郑成功统领海上义师,由福建南澳出发,在两三年里,接连攻克同安、海澄及泉州等闽南众多地区,攻占了金门、厦门,引发了清朝之初最后的也是最激烈的抗清斗争。

清顺治十三年(1656)四月,他发兵攻占闽安镇,清守将逃遁。接着又率大队舟师进逼福州,夺南台桥,登岸扎营,分兵把守乌龙江,以御漳泉敌救援之师。据洪塘、水口,以截延、建饷道,北守连江岭,以遏温、台。后来,郑成功派人侦知福州无兵,命令攻打福州。开战初三战三捷,并斩清副将胡希,擒参将张礼,守将望风而降。但郑成功未防备福州外围清军袭击,只好仓促乘退潮退回闽安镇和罗星塔一带。8 月4 日攻克连江县治,在北岭屯兵准备进攻福州。16 日攻克连江东岱堡,19 日,清提督马得功攻连江县城,郑成功率兵英勇抗击,后撤出。9 月,郑成功到闽安镇、罗星塔等地察看地形,决定在此建立抗清基地。郑成功在闽安镇、罗星塔等地,建筑土堡寨城,训练士兵,派马澄世、林胜等固守闽安镇,派陈斌、杜辉等守罗星塔,马江、萧家渡等处设水师,由裴德把守。12 月令甘辉等攻打罗源、宁德等县,击杀清将阿格商、巴都、柯如良。清朝对郑成功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感到害怕,再次通过郑芝龙,派人劝他归顺,郑成功给父亲的答复是:坚持抗清,绝不妥协投降。

顺治十五年(1658)五月,为了扩大抗清战果,郑成功在福州闽安镇、罗星塔、浪岐岛等地安排好将士留守后,率大军北上,翌年攻取镇江,包围南京。关键时刻,郑成功犯了轻敌的错误,受清将郎廷佐假投降的欺骗,结果清兵突然反攻,郑军损失严重,甘辉、万礼等将领阵亡。郑成功只好退出长江,回到厦门。郑成功在福州地区的抗清斗争,有力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其他地区民众的抗清斗争。(www.daowen.com)

清顺治十六年(1659),为配合西南的抗清斗争,郑成功再次北伐。他跟抗清将领张煌言联合起来,乘海船率领水军17 万人开进长江,分水陆两路进攻南京,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但清军用假投降的手段欺骗了他,郑成功中了清军的计,最后打了败仗,退回厦门。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历经半年多的休息整顿后,郑成功在漳州海门港一带击败了安南将军达素统领的清朝水军。

清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登基不久,为了击败郑成功抗清的队伍,清朝统治者采取了郑氏归降将领黄梧提出的“灭贼五策”,其主要内容有:二十年的迁界令,即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居民悉数内迁二十年,设立边界,彻底孤立郑成功;将沿海所有房屋拆除,船只烧毁,不准寸板入水,所有江河都建起桩栅,货物不许越界,使郑成功没有木材修葺船只,没有粮食供应;在宁古塔迁移处杀死羁押在京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一说杀于北京菜市口);掘开郑氏祖先坟墓;转移安顿归降兵士,分派他们到各省的荒僻之地开荒种地,交粮纳税,一来可分散郑成功的党羽,二来能充实国库。

由于清朝政府采取新的策略,郑成功及其军队被切断了经济支援,财政危机十分严重,只得舍弃“以近岸离岛为基地,骚扰东南沿海”的军事战略。郑成功无论在哪里招兵筹饷,都遇到了困难,于是决定向台湾发展。

当时,台湾于崇祯十五年(1642)被在台湾北部打败西班牙殖民军的荷兰殖民者所占据。为了改变被动地位,更是为了能够继续抗击清朝,郑成功开始转过头来攻打台湾,使台湾成为抗清斗争的最后阵地。收复台湾后,郑成功设立承天府,将台南改成东都,以表示等候明朝永历皇帝东来的意思。郑成功还努力争取明朝遗臣为东辽王国效命,并继续坚持抗击清朝。

康熙元年(1662)春天,桂王朱由榔在缅甸死去,尽管当时还有其他明朝宗室在台湾,但郑成功已决意不再拥护新君,而自称台湾之主,建立了台湾岛上首个汉人掌握的政权。但是,由于那时热带地区卫生情况极差,郑成功不幸染上疫病,一个月后便去世了,时年39岁。郑成功原被葬在台南洲仔尾,康熙八年(1699)迁葬于南安祖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