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末清初大变局:辽东战与和闪现

明末清初大变局:辽东战与和闪现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崇祯帝即位以来,由于他重用宦官,荒废朝政,导致了后期政治腐败,而且已经无法挽回,随后,朝中就出现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于是辽东巡抚方一藻派遣一名“瞽人卖 卜者”周元忠到清方透露口风。于是他再次言辞激烈地上奏,一定要皇上明确表示“圣鉴允行”“边臣乃敢从事”,在朝中引起很大震动。

明末清初大变局:辽东战与和闪现

明朝后金交战以来,辽东防线一直是重中之重,它是明朝唯一可以和后金抗衡的防线。仅在崇祯年间,辽东战场就出现了像杨嗣昌袁崇焕祖大寿戚继光等一批优秀的将领,辽东就是明朝抵御后金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崇祯帝即位以来,由于他重用宦官,荒废朝政,导致了后期政治腐败,而且已经无法挽回,随后,朝中就出现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即便如此,明朝与后金的和议尝试始终没有间断过,不管是谁主动,也不管是什么用意。崇祯皇帝即位不到两个月,皇太极就派漠南蒙古敖汉部都令喇嘛捎信给崇祯帝,主动提出议和。再后来的时间里,皇太极又多次发出这样的提议。他不断给驻守辽东防线战场的关键人物写信,在写给宁远总兵祖大寿的信中说:“欲通两国之好,共图太平。”并准备派遣使者前往北京致祭已故皇帝(即熹宗),祝贺新君即位;同时也给总督袁崇焕写信,由于袁崇焕在天启六年辽东巡抚任上曾向皇太极试探议和的可能性,皇太极也致书袁崇焕表示两国通好的愿望,所以在袁崇焕以总督身份再次抵达辽东时,皇太极立即派人送信,明确表示“我欲罢兵,共享太平”。显而易见,这时的所谓和议只是皇太极的缓兵之计。

崇祯五年(1632),皇太极在远征察哈尔部后,再次给明朝守边官员写信,并重申“我今开诚相告,惟愿两国和好,戢兵息战”;并与宣府巡抚沈启时订立盟约:“明与满洲二国共图和好,谨以白马乌牛誓告天地……两国共遵守誓言,交好勿替,天地眷祐,世世子孙长享太平。”此时的崇祯还保留着当初的励精图治的作风,本来他是知道此次和议的目的和意义的,然而由于朝中主战派占上风,朝中大臣议论纷起。无奈之下,只好将沈启时革职遣乡,以平息争论,和议之事无人再敢提及。

崇祯十年(1637),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后,为了全力对付内乱,倾向于向清朝方面施放和议试探气球以缓和边境压力。杨嗣昌给朱由检提出了走出死局的三大执政方针:第一,必先安内然后才能攘外;第二,必先足食然后才能足兵;第三,必先保民然后才能荡寇。

于是辽东巡抚方一藻派遣一名“瞽人卖 卜者”周元忠到清方透露口风。皇太极以为有诈,大臣中一些明朝降官则以为此人有来头——“必经奉旨”,应认真对待。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是对的,方一藻透过监军太监高起潜始终与朝廷保持密切联系。周元忠受到使节待遇,清方表示:如有确议,即撤兵东归。(www.daowen.com)

皇太极在给兵部尚书杨嗣昌的私人信函中说得比较明确,极力主张和议,共享太平。杨嗣昌在给崇祯帝的奏疏中对方一藻的建议加以说明,奏书中说:“御边之策惟有关宁练兵三万,堪以不时出塞,乃堂堂正正之道。若欲行此,必须撤回近畿稍援之戍守,而后力拼关宁;又必削平中原之草寇,而后可宿储供亿……往年总理卢象升、总兵祖太乐剿贼方有胜算,势以边警撤回,遗憾至今。向使有人以计缓彼三年不来,贼已平矣。”作为兵部尚书,杨嗣昌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他从全局出发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抓住时机,集中力量一举平定内乱。由于朝廷中争议一直存在,而崇祯帝此时也倦于战事,所以尽管崇祯帝内心表示赞同,可是他又不便明说,于是就折中批示,要方一藻、高起潜自己细细斟酌。此时,兵部尚书杨嗣昌再次上疏,针对朝中众多大臣反对议和,无视兵部的艰难处境,杨嗣昌对皇上仅批示“细酌”感到不满足和失望。于是他再次言辞激烈地上奏,一定要皇上明确表示“圣鉴允行”“边臣乃敢从事”,在朝中引起很大震动。

针对这样关系明朝政局的事,崇祯帝没有明确表态,方一藻、高起潜当然也不敢妄猜圣意,如此一来,皇太极的和议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皇太极之前就说过“若不许,夏秋必有举动”,果然,到了九月间满洲兵从长城墙子岭、青山口南下。不久,京师戒严,崇祯帝下令征调洪承畴孙传庭入卫,使中原“安内”战场的兵力陷于空虚状态。

在辽东战场与清兵的对抗方面,由于朝中意见一直很受争议,崇祯帝在攘外与安内的决策上一直是摇摆不定、犹豫不决。崇祯九年(1636),崇祯帝把卢象升从中原五省总理调任宣大总督,这是一个有很大失误的决策。然而,崇祯帝不仅没有弥补过失,时隔两年之后,他又把威震陕豫的洪承畴、孙传庭调往北方边防,导致杨嗣昌精心策划的十面张网战略功亏一篑。当时杨嗣昌就曾诚恳向崇祯帝上奏说“贼未绝种,承畴、传庭宜留一人于彼镇压”,崇祯帝拒不接受,以致酿成大错。如果当初按照杨嗣昌的意见与清议和,争取时间把中原内乱平定,那么以后的形势断不至于如此之糟。崇祯帝授权陈新甲秘密与清朝议和,在当时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这不失为一时权宜之计,对内对外都是利大于弊的。到了功败垂成之际,机密泄露,引起不明真相的言官们一片反对的声浪,他们搬出 《春秋》 大义,以传统政治伦理来否定作为权宜之计的和议,使崇祯这样有政治主见的人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力挽狂澜,使和议中途夭折。经过此次波澜,他再也不敢与满人和谈。

辽东战场防线上的和议的失败,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明朝失去一次挽救危局的机会。此后,明朝便陷入了战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