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耆那教寺庙建筑装饰分三种类型

耆那教寺庙建筑装饰分三种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装饰题材在印度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世纪时期,而在南部地区则一直延续到伊斯兰统治时期。图5-14表现战争场景的雕刻综上所述,在耆那教寺庙建筑中的艺术装饰主要分为宗教题材、世俗生活和动植物装饰三种类型。

耆那教寺庙建筑中的细部装饰异常精美,这些艺术装饰的主题也多种多样。既有庄重的祖师、凶神恶煞的夜叉和威严的神侍,也有世俗的君主舞女勇士;既有神话传说中的宏伟场面和宗教故事里的著名典故,也有日常生活中普通群众载歌载舞的节日庆典和勇士们激昂的战争图景;既有造型玄奇夸张的神兽和动物形象,也有规则的几何纹理植物图案。这些五花八门的艺术题材全部被能工巧匠们运用在了寺庙的各类雕刻彩绘和塑像作品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信众们对彼岸净土世界的美好想象,并以华丽富贵的殿堂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香客。

图5-11 耆那教祖师雕像

耆那教最主要的宗教题材主要取材于耆那教的传说故事和《十一支》等宗教典籍,通常为表现各位祖师的禅定修行和教谕民众的场景。耆那教自身的传说体系并不完备,各大祖师造型相似,且不分等级(图5-11)。这就造成了各地寺庙各有信奉,各地区教派往往因喜好而信仰某一位祖师,如圣贤巴胡巴利是南部地区的主要信仰对象,并且一座耆那教寺庙所有的人物雕刻都是表现这一特定的人物。为了弥补自身宗教人物较为单一的缺陷,僧侣们从世界观和神灵体系较为完备的印度教中寻找灵感。在耆那教寺庙中常常出现一些印度教中如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之类的主要神灵形象,甚至有时还能见到佛教中的佛陀形象。这些取材于多种宗教的人物形象和神话传说都是耆那教寺庙艺术装饰题材的主要来源。

此外,印度人民自古就有崇信一些动物的传统,他们认为这些动物具有神性和强大的力量。如现今一般民众仍然尊崇神牛,公路上常常可以见到迤逦而行的牛群汽车和行人都要给它们让道。在耆那教信仰中,身边的动物都是人类的转世,甚至就是去世了的亲朋好友和自己的祖先,因此耆那教对待动物尊崇有加。在教义中耆那教祖师也都对应着大象、狮子、公牛、蛇等不同的动物化身,这些动物寓意着不同的力量和故事传说。所以雄壮的大象、威武的狮子、缠绕着的大蛇也都经常出现在寺庙的雕刻作品中,是其寺庙建筑艺术装饰的重要题材(图5-12)。

图5-12 寺庙中的大象雕塑

在印度的传统文化中,富有生机的植物象征着无限的活力和坚强的生命力。耆那教思想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思想,推崇生命的活力。因此,植物图案也被僧侣们广泛采用,用来装饰他们的庙宇。题材主要为花卉图案、藤蔓和规则的植物纹理。这些植物图案通常是以浅浮雕的形式出现在主要浮雕的四周,用以衬托主体的雕刻作品。花草寓意着美好幸福的生活,而藤蔓暗喻刻苦的修行。另外,在寺庙精美的藻井中心往往雕刻上一朵垂下的莲花,这与佛教类似,都象征着圣洁和纯净。在伊斯兰统治时期之前,耆那教寺庙中以花卉、藤蔓为主的植物题材装饰占有很大比重。到了伊斯兰统治时期之后,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不以人物形象作为装饰。在这种主流思想的影响下,耆那教寺庙更加注重其植物纹理的装饰,而表现人物形象的装饰也就慢慢变少了(图5-13)。(www.daowen.com)

图5-13a 寺庙中的莲花图案

图5-13b 花卉纹样装饰

最后,在一些由地方统治者兴建的耆那教寺庙中常常出现国王本人的塑像,雕刻作品中常以王公大臣们的聚会、宫廷庆典和战争场景作为装饰题材。而有些寺庙的建造本身就与王国重大事件息息相关,如在奇陶加尔城堡中的耆那教寺庙就是为纪念国王打败了伊斯兰入侵者而建造的。这种装饰题材在印度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世纪时期,而在南部地区则一直延续到伊斯兰统治时期。在印度南部地区,由于具有不同信仰的小王国林立,征伐不断,那里的耆那教寺庙常常可见以军事活动、宫廷生活和重大政治事件作为装饰题材(图5-14)。

图5-14 表现战争场景的雕刻

综上所述,在耆那教寺庙建筑中的艺术装饰主要分为宗教题材、世俗生活和动植物装饰三种类型。耆那教的装饰艺术大量地吸收了其他宗教文化的诸多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耆那教思想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