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寺庙建筑作为信仰者献给祖师的礼物,并不仅仅是信仰者纪念先贤或是僧侣宣讲教义的宗教场所,同时也在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商会、医院和公益机构等多种社会角色。寺庙本就多由富裕的居家信众捐建或由社区教团集资建造,在宗教用途之外又有多种社会职能,与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与佛教寺庙追求安宁澄静、超凡出世、刻意远离普通大众的选址观念相异,耆那教寺庙由于它的种种特点,也出于贴近居家信众的需要,往往选择建造在人声鼎沸的城市和乡镇中。此外,耆那教寺庙积极灵活的以不同的建造策略应对不同的建造场地,也体现了耆那教非凡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耆那教寺庙建筑延续其宗教精神,扎根于普通大众,使用豪华精美的殿宇和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来吸引信徒,教谕四方。而作为其宗教基础的广大居家信众和宗教团体,他们既是它慷慨的母亲又是它虔诚的孩童。
因此将寺庙建在热闹的城镇中是一种比较合理也是最为常见的选址方式,这类城镇寺庙往往位于城镇的重要位置,或建在城中耆那教聚居区的核心地段。通常这些寺庙选址于城镇的主要道路两旁或建在交叉路口,这么做既可以方便信徒到达,又能起到地区标志性建筑物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潜在信仰者。如在上文中提及的斋沙默尔耆那教寺庙群就是这类寺庙的典型代表。由于伊斯兰教势力入侵后,大部分建在城镇的寺庙都被破坏,现存不多,而建于斋沙默尔的寺庙群保存较好,且历经修缮形制完整,故以此再做分析。
斋沙默尔城堡(Jaisalmer Fort)坐落在拉贾斯坦邦西面,沙漠城市斋沙默尔的核心地区。它既是一个巨大的防御工事,同时也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堡始建于1156年,该地区正值拉其普特人(Rajput)所建王朝的拉瓦尔·斋沙(Rawal Jaisal)皇帝掌权,因此得名为斋沙默尔城堡。城堡历经无数征战仍屹立于茫茫的塔尔沙漠之中,白天由巨大的黄色砂岩建成的城堡好似一头黄褐色的雄狮,夕阳西落时在落日的余晖中它又闪现着金色的光芒,因此斋沙默尔城堡常被称为“金堡”(图3-1)。中世纪时期,这座城市在与波斯、阿拉伯、埃及和非洲的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3世纪时皈依了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曾一度攻占了斋沙默尔城堡,并占领了长达9年之久。虽然入侵者最终被驱逐,但城堡并未摆脱被异族统治的命运,1541年时又再次被伊斯兰教入侵者——莫卧儿皇帝胡马雍攻占,并一直持续至殖民时期。随着英国统治时代的到来,海上贸易的持续增长和孟买港地位的上升,导致了斋沙默尔的商业重镇地位快速下滑。在印度独立、印巴分治后,古代贸易路线更是被完全封闭,从而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
图3-1 斋沙默尔城堡
现今斋沙默尔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城堡里约有4 000多常住人口,而且主要为印度教和耆那教教徒,他们大多是原先城堡里原住民的后裔。斋沙默尔城堡内的西南部分主要为耆那教聚居区,其他区域为印度教聚居区。宫殿位于城堡的中心区域,宫殿南面为王国广场,紧邻宫殿的西面就是皇室的印度教神庙。耆那教寺庙群共由6座相互连接的寺庙组成,分别建于从15世纪早期—16世纪中叶的不同时期。寺庙群选址于耆那教社区的中心位置,分布于社区主要道路两旁,而这条道路也是社区直抵王宫广场的唯一道路(图3-2)。由此可见,寺庙群已经成为社区的核心和代表性建筑。庄重神圣的寺庙完全融入到喧嚣热闹的居民区之中,豪华精美的石头艺术品更是信仰者们的归宿和骄傲,成为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3-2 斋沙默尔耆那教寺庙区位图
又如建于罗德鲁瓦(Lodruva)的耆那教寺庙也属于城镇型耆那教寺庙。罗德鲁瓦距斋沙默尔15公里,曾作为拉杰普特王朝的都城,但因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先后两次毁于战火,之后王朝便把都城迁至斋沙默尔,并在城堡内建造了王宫。如今这座古都除了当年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一座耆那教寺庙,其余建筑都已不复存在(图3-3)。罗德鲁瓦耆那教寺庙在17世纪时重建,并于近年经过了大规模修缮。寺庙最初建于古都的中心地带,紧邻热闹的市场和宫殿,作为庄重神圣的地标性建筑诉说着无尽的崇高与繁华。因该地区在17世纪时被纳入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所以寺庙重建时带有了些许伊斯兰建筑风格(图3-4)。寺庙建在一矩形围墙之内,一进入华美的大门,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位于围墙四角的四个建有锡卡拉式尖顶的圣龛,龛内都供奉有雕刻精美的祖师神。院子中央则为主体寺庙,入口前有一精美的门券(图3-5),主体寺庙由门廊、柱厅和圣室组成,只建一层。圣室上建有高耸的锡卡拉式尖顶,柱厅则使用穹顶。穹顶支承在柱厅中央的8根柱子上,穹顶内部的藻井层层雕琢,中心为一垂下的莲花造型。圣室四面开门,各面均供奉有祖师塑像。柱厅与圣室都环绕有围廊,围廊的外侧装饰着伊斯兰风格的花窗,这种印度传统寺庙风格与伊斯兰建筑风格的融合方式倒也让人感到新奇有趣(图3-6)。寺庙内外除了少数旧时的石构件,其余都是新近重建,虽然极力恢复固有形式,但所雕石刻大都刻板呆滞,不及旧时神韵。
(www.daowen.com)
图3-3 罗德鲁瓦耆那教寺庙区位图
图3-4a 罗德鲁瓦耆那教寺庙外景
图3-4b 复原后的罗德鲁瓦耆那教主体寺庙
图3-5 入口处的门券
图3-6 寺庙的漏窗
贴近普通民众、建于城市或社区的城镇寺庙是耆那教寺庙最常见的选址方式。后来由于伊斯兰教势力的排挤,建于城镇的寺庙多被拆毁,于是寺庙建设的重心便逐步向建于圣地或深山的山林寺庙倾斜。殖民时期时耆那教在一些大城市获得了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于是城镇寺庙重新繁荣起来,例如建于艾哈曼德巴德的杜哈玛那塔庙和建于加尔各答的希塔兰那塔庙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到了现代,耆那教影响力日趋提高,城镇式寺庙成为新建寺庙的主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