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初,穷兵黩武的莫卧儿王朝陷于崩溃的边缘,各地起义不断。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利用已经具有的优势,使用和平接管、军事打击和与地区统治者签署条约等手段逐步取得了印度次大陆约一半地域的统治权。在其后的百余年间不断巩固渗透成为印度实质上的主宰,并被绝大多数印度人所接受。进入了19世纪,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在重要城市里耆那教寺庙再也没有了被穆斯林摧毁的威胁,僧侣的传教活动也受到当局的一定保护。于是,耆那教又开始慢慢恢复了生机,白衣、天衣两派进行了各自的宗教改革,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由城市富商发起的新一轮寺庙建设在以艾哈曼德巴德、加尔各答(Calcutta)为代表的重要殖民城镇如火如荼地展开。
(1)杜哈玛那塔庙
图2-47 杜哈玛那塔庙主体寺庙
在古吉拉特邦重镇艾哈曼德巴德建造的一大批耆那教寺庙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当属杜哈玛那塔庙(Dharmanatha Temple),由当地的富商哈利辛格筹资建造,并献给第十五代祖师杜哈玛那塔(图2-47)。
寺庙于1848年建成,为古典复兴式。杜哈玛那塔庙并没有使用像拉那普尔的阿迪那塔庙那种十字形布局,而是回归到中世纪早期的“Garbhagriha + Mandapa”,即“圣室+柱厅”的形式。在主体寺庙外围是由带锡卡拉顶圣龛围成的外廊,正对柱厅开有华丽的大门(图2-48)。入口大门和寺内大量使用的尖券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影响,寺庙内很好地恢复了中世纪传统耆那教寺庙细致精美的雕刻技艺,柱子、拱券、穹顶、圣龛都密布层叠的雕刻(图2-49)。中世纪时遍布精致雕刻、中央为一吊灯状莲花的华丽穹顶也得以恢复。豪华的大厅内信徒们席地而坐,跟随僧侣诵念着经文。
图2-48 杜哈玛那塔庙平面图
图2-49a 寺庙的入口门廊(www.daowen.com)
图2-49b 精美的柱头装饰
图2-49c 伊斯兰装饰风格的走廊
(2)希塔兰那塔庙
位于著名商业城市加尔各答的希塔兰那塔庙(Shitalanatha Temple)是由一名珠宝商人捐赠,并献给第十代祖师希塔兰那塔的一座折中主义风格耆那教寺庙,于1867年建成。
这是一座混合了多种建筑风格的寺庙,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它结合了伊斯兰风格的欧式门廊,之后便是传统风格的锡卡拉式尖塔。整个寺庙坐落在一片意大利式的花园上。在这里莫卧儿王朝时期的伊斯兰风格、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和传统的印度神庙风格融合在一起。寺庙内并不用传统的华丽雕刻来装饰,而是造了富贵华丽的镜厅。以希塔兰那塔庙为代表的折中主义寺庙形式代表了殖民时期的一种寺庙建筑风格(图2-50)。
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殖民时期可以看做耆那教寺庙建筑的复兴期。在经历了伊斯兰统治时期的肃杀与压抑之后,这段时期的宗教发展和寺庙建设呈现出一种涅槃重生的势态。商人们热情洋溢地建造新的寺庙,他们从昔日的荣光中寻找设计寺庙的依据或者更多地受到西方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总之,无论是古典复兴也好折中主义也罢,这一批寺庙建筑都唤起了信众对昔日的美好回忆,并吸引人们前来聆听先贤的教谕。
图2-50 希塔兰那塔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