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耆那教寺庙建筑展示-耆那教寺庙建筑

耆那教寺庙建筑展示-耆那教寺庙建筑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宗教,早期的耆那教寺庙建筑发展比较缓慢,相比于印度教和佛教建筑要逊色很多。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建立至公元7世纪末笈多时代的终结这段时间可以算做耆那教寺庙建筑发展的早期。所以早期的耆那教并不具备建造大型寺庙的条件,也没有这种需要。早期的耆那教石窟仿照佛教石窟形式而建,但规模上不及前者。

耆那教寺庙建筑展示-耆那教寺庙建筑

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宗教,早期的耆那教寺庙建筑发展比较缓慢,相比于印度教佛教建筑要逊色很多。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建立至公元7世纪末笈多时代的终结这段时间可以算做耆那教寺庙建筑发展的早期。因耆那教提倡苦行僧侣多结成队伍,四处云游乞讨或在深山修行,且教派尚未得到统治者的倾力资助。所以早期的耆那教并不具备建造大型寺庙的条件,也没有这种需要。就现存的寺庙建筑、考古发掘和相关文献来看,在7世纪末以前都没有建在地面的大型耆那教寺庙,其寺庙建筑主要为开凿在山间的石窟寺。

石窟寺是依山凿出的寺庙和修行地,最早由出家的僧人建造。这些虔诚的僧侣为了寻求真理和最终解脱,放弃了世俗生活而前往深山中修行。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在山岩上开凿石窟比在山间营造寺庙要容易很多,所以早期石窟寺颇为盛行。最初僧侣们往往使用天然石窟作为修行场所,后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宗教活动的需要,开始在山体上开凿大型石窟寺。最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开凿有耆那教石窟,并多和印度教或佛教石窟建在一处。石窟形式与前者类似而规模稍小,主要为用于宗教活动的支提窟和僧人修行的精舍窟两种。

(1)居那加德石窟寺

居那加德石窟寺(Junagadh Caves),开凿于2—4世纪。居那加德(Junagadh)位于西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西部,辖内的吉尔纳尔山脊(Girnar)为耆那教和印度教共同的著名圣地[3]

图2-6 居那加德耆那教石窟寺

石窟寺共有三个主要石窟,全部位于居那加德城堡内,一处为耆那教石窟,其余两处都为佛教石窟。其中耆那教石窟最为古老,2世纪建成,在以后的两个世纪内又逐步建成了两座佛教石窟。它们形式都很简单,只是在岩壁上凿出简单的柱厅,约有5米进深,室内并不宽敞。窟内没有偶像雕刻,有些洞壁上雕了些简单的纹理,除此以外,再无其他。由此推测这些都是早期僧侣们用于修行的精舍窟(图2-6)。

(2)埃洛拉石窟群

埃洛拉石窟群(Ellora Caves)为世界文化遗产,建于4—11世纪,在遮娄其王朝至罗湿陀罗拘陀王朝时期逐步加建而成。埃洛拉石窟群坐落于印度中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重要城市奥兰加巴德西北约30公里处。石窟群坐东朝西,南北绵亘约2公里,34座石窟依次排布在萨雅迪利山的陡峭岩壁上。共有12座佛教石窟、17座印度教石窟和5座耆那教石窟,其中佛教与耆那教石窟为早期建造,印度教石窟建造时期稍晚。

从最南端算起,第一至十二窟是佛教石窟,有用于宗教活动的支提窟和僧侣修行的精舍窟两种形式,其中第十窟为支提窟,其余都是精舍窟。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十窟。石窟两壁都有从山体上直接雕出的4米高石柱,柱顶之间雕出横梁,梁中央雕有持花侍女像。窟内的窣堵坡约8米高,直径约4米,四周都雕有精美的佛像

中部的第十三至第二十九窟为印度教石窟,主要供奉湿婆和毗湿奴。其中第十六窟又是整个埃洛拉石窟群中最让人惊叹的一座,又被称做“凯拉撒神庙”(Kailasa Temple,图2-7)。这座壮丽而神奇的建筑始建于8世纪,奇特的是,它并不是在山体上凿出的洞窟,而是把一整块巨石雕凿成了一座神庙的样式,相传是由古印度拉什特拉库塔公国的克利希那一世为纪念战争胜利,发动7 000多名劳力,前后耗时150多年才最终完成。凯拉撒神庙代表了印度岩凿神庙的最高水平。

图2-7 印度教第十六窟凯拉撒神庙

图2-8 耆那教第三十窟

图2-9a 耆那教第三十二至三十四窟外景

位于石窟群北端的第三十窟至三十四窟为耆那教石窟。其中第三十和第三十一窟建成较晚,第三十窟是一座岩凿式寺庙,为晚期仿照“凯拉撒神庙”而建,但在规模上不及前者(图2-8)。第三十二至第三十四窟为早期修建的石窟(图2-9)。早期的耆那教石窟仿照佛教石窟形式而建,但规模上不及前者。虽然体量上相对较小,但它们的室内装饰确是最精致华丽的。石窟内多雕刻有祖师像,表达耆那教刻苦修行、战胜自我的苦修精神,门廊内的洞壁上还绘有壁画(图2-10)。

第三十二窟规模最大,雕刻最为精致。在石窟寺前有一院落,院子中央是一座从山体上雕出的圣坛。圣坛四面对称,上有一体雕出的石顶,坛内四面供奉有大雄雕像,寓意大雄向四面八方宣讲教义(图2-11)。这种形式的圣坛是典型的耆那教样式,10世纪以后,在位于西印度地区的寺庙中非常流行,但位置已经移到寺庙圣室的中央。石窟寺为方形平面,在有双层列柱的大殿内,供奉有一尊高达17米、坐在莲花台上的大雄雕像。而二层的石柱与一层风格不同,一层多为方柱且无太多雕刻,显得较为朴实;二层石柱多有八角形抹角并遍布雕刻,远比一层华丽,由此笔者推测二者可能于不同时代雕刻而成。

图2-9b 耆那教第三十二至三十四窟平面图

(www.daowen.com)

图2-9c 耆那教第三十二窟剖面图

图2-10 耆那教第三十四窟中的祖师雕刻

图2-11 耆那教第三十二窟中的圣坛

三种宗教在这里汇聚,同放异彩、和谐共生。各自的僧侣和朝圣者们互不影响,埃洛拉石窟群成为一处香火不断的著名宗教圣地。这种开明自由的宗教态度在现今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宏伟壮丽的石窟寺却作为文化遗产和艺术宝库留存了下来,其复杂的建筑技巧和精美的古代艺术让人赞叹不已。

(3)巴达米石窟群

巴达米石窟群(Badami Caves),开凿于6世纪,位于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Karnataka)的小镇巴达米。6—8世纪时巴达米曾经作为卡纳塔克邦的首府。巴达米石窟群共有4个石窟,依次在一座砂岩山丘上凿出,前3个石窟为印度教石窟寺,最后一处为耆那教石窟寺(图2-12)。4处石窟寺的形式很简单,都由最外部的门廊、中部的柱厅和最后的密室组成,均为一层。其中门廊两端雕有表现神灵或偶像的大型雕刻,进入柱厅,石柱上大多遍布雕刻,位于石窟寺最深处的密室内供奉有各自的偶像。3处印度教石窟寺是南印度最早的印度教石窟,其中前2处供奉湿婆大神,而规模最大的第三窟则献给了毗湿奴(图2-13)。

图2-12 巴达米石窟群

图2-13 巴达米石窟群平面图

耆那教石窟寺与前3处石窟寺相比规模最小,形式模仿印度教石窟,但相较而言却更为细致精巧(图2-14)。室内墙壁上、石柱上多雕刻绵密的植物纹理,以弥补人物形象单一的不足。窟内雕刻的偶像都是裸体的祖师和先贤,雕刻形式较为刻板,只有立像和坐像两种:立像巍然矗立,上手下垂,目视远方,双手双腿都缠满藤蔓;坐像则为双手叠于小腹处的打坐姿势。耆那教石窟相比于人物雕刻繁多、热闹欢快的印度教石窟,多了一种神秘庄重的宗教色彩(图2-15)。

由此可见,虽然耆那教反对印度教的某些教义,但事实上他们彼此都持相对宽容的态度。各自的僧侣们平时都生活在一处,大家各拜各神,相安无事并不互相排斥。这也体现了耆那教的折中性和适应性。

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出,从孔雀王朝至笈多时代是耆那教寺庙建筑发展的萌芽期。寺庙形式多为仿照印度教和佛教石窟建筑而建的石窟寺,虽然尚未形成自身形制,但已粗具规模。耆那教偶像雕刻比较单一,一般只有坐像和立像两种形式且人物表现雷同,不如印度教和佛教神像丰富多彩。在这些石窟寺中已经出现了完整的祖师石刻,这些雕刻形象在千百年中从未改变,一直延续至今。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一些石窟中已经出现了耆那教寺庙特有形式的早期萌芽,如在埃洛拉石窟群第三十二窟中有四面开敞式的圣坛。再有,耆那教寺庙重视细部装饰,擅于创造豪华室内空间的特色也在这时显现出来,如在巴达米石窟群中耆那教石窟是最为精致华丽的。总而言之,这段时间是耆那教艺术勃兴的萌芽期。耆那教寺庙在印度教和佛教宗教建筑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寺庙建筑形式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耆那教寺庙建筑的雏形,并确立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为中世纪耆那教寺庙建筑发展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4]

图2-14 巴达米石窟群耆那教石窟外景

图2-15a 耆那教石窟门廊

图2-15b 耆那教石窟内的祖师雕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