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耆那教寺庙建筑与印度教、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关系

耆那教寺庙建筑与印度教、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耆那教和佛教,通常被认为是对吠陀文化和婆罗门教的改革,是印度传统思想的产物,是来自印度内部、为了满足印度教信仰不同阶段的特殊需要而出现的改良运动[18]。其中佛教对婆罗门教和其继承者印度教的斗争一度影响很大,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展、辉煌一时。综上所述,对于这四种源自印度本土较为系统的古老宗教,最古老的宗教当属婆罗门教,其次为耆那教和稍晚产生的佛教,最后出现的是在婆罗门教衰败后作为其改良的印度教。

古印度文明孕育于广袤的南亚次大陆。这片大陆北抵巍峨耸立的喜马拉雅山脉,西、南、东三面环海。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湍急的河水默默地浸润着这片富饶的土地,每年的西南季风则带来充沛的降水。古代的南亚次大陆地理环境可谓优越,生活生产没有太大困难,易于人类生存。生活的安逸富足使人们倾向于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多样的宗教便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公元前2 400年至前1 700年的印度河文明时期开始,一直到公元前1 500至前600年的吠陀时代,古代先民们对世界是否存在全知全能的神明,一个人是否存在灵魂,如何达到个人的精神解脱,应该节欲还是纵欲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和争辩。到公元前1 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并于公元前1 200年至前1 000年间创立了多神崇拜的婆罗门教。从当时逐渐成形的万物有灵论、湿婆崇拜、性力崇拜和古老的吠陀经崇拜中发展出了众多的宗教信仰和教派。在这些思想和流派中由婆罗门祭司主导的婆罗门教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婆罗门教也成了印度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发展比较完备的宗教。“婆罗门”源自梵语“波拉乎曼”,本意是祈祷,因而在宗教活动中进行祈祷的祭司通常被称为婆罗门。这些祭司不允许旁人学习梵语,在社会生活中掌控了文化和宗教的垄断权,处于社会阶层的最顶端。他们将所有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四个种姓,并极力维护种姓制度,宣称这是神的意志。各个种姓不能通婚、社会地位不可变更。

到了公元前6世纪左右,为了打破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刹帝利阶层联合低等的吠舍和首陀罗种姓掀起了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沙门思潮,而耆那教和佛教就是这一思潮的产物。随着耆那教和佛教针对婆罗门教展开的长期辩论和斗争,4世纪以后婆罗门教开始逐渐衰落,耆佛两教也日趋成熟,渐成气候。8世纪以后,以吠陀文化为基础的婆罗门教开始进行宗教改革,婆罗门教吸收了耆那教和佛教中一些关于“不杀生”“非暴力”的宗教思想,并放下身段融合、合并了当时众多中小型宗教团体,形成了现在印度的主体宗教——印度教。对于耆那教和佛教,通常被认为是对吠陀文化和婆罗门教的改革,是印度传统思想的产物,是来自印度内部、为了满足印度教信仰不同阶段的特殊需要而出现的改良运动[18]。(www.daowen.com)

其中佛教对婆罗门教和其继承者印度教的斗争一度影响很大,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展、辉煌一时。公元前3世纪左右,由于得到了孔雀王朝最伟大君主阿育王(Asoka,前273—前232)的大力支持,佛教发展盛极一时。佛教向北传播至中亚、东亚,向南则弘扬至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但就算是在那个时候,佛教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教。那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多种信仰并存,比如阿育王在四处弘扬佛教的同时也非常尊崇耆那教并给予其大力支持,只是那时耆那教的僧侣们还十分崇尚行走布道和在深山中修行,没有也不愿登上世人瞩目的舞台。即便是在佛教鼎盛的时期,婆罗门教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少数信奉婆罗门教的王国常常发生对佛教徒的攻讦和迫害事件。等到8世纪以后印度教逐渐成形,各个地区的国王为了巩固自身统治纷纷独尊讲究种姓等级的印度教,只是此时世俗的国王已经取代了祭司阶层成为真正的统治者。此消彼长,这时佛教势力又开始逐步衰弱,一度收缩至印度东北部地区,而留在东南亚的佛教上部座派系则继续发展下来,并在当地逐渐取代了印度教。晚期的佛教和印度教国家为了控制贸易通道,经常以宗教矛盾引发地区间的冲突和小规模战争,失去了最初的纯正性[19]。诚然,经济基础本就决定了一个宗教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而商贸和经济利益也与这些小国家的生存和繁荣息息相关,出于经济利益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当权者们会举起宗教的旗帜进行武力征服与和平扩张。13世纪之后,由于来自印度外部伊斯兰教势力的强势侵入,佛教在外忧内患下在印度本土基本消亡。相比于佛教,耆那教由于其调和中庸的处世态度和极其和平的非暴力思想,虽然教派势力和影响都远不及佛教,但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生存了下来并有所发展。耆那教并不像佛教那样极力排斥印度教,虽然名义上也反对印度教的诸多宗教理念,却始终保持着和印度教若丝若缕的关联。在伊斯兰教势力的压迫下,甚至刻意模糊彼此间的区别、依附于势力庞大的印度教,才能最终生存下来。因此,在印度有时耆那教也被看做印度教的一个分支派别。此外,信仰耆那教的人大多生活富裕,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更有富甲一方的富商团体鼎力支持,在少数地区耆那教团甚至富可敌国。因此,地区统治者们即使不信奉耆那教也会对其保持相当程度的容忍,不会去排斥打压它。

综上所述,对于这四种源自印度本土较为系统的古老宗教,最古老的宗教当属婆罗门教,其次为耆那教和稍晚产生的佛教,最后出现的是在婆罗门教衰败后作为其改良的印度教。印度教以吠陀文化为根基,吸纳了耆那教和佛教的部分教义,融合了众多中小型教派,是印度的正统宗教。耆佛两教作为婆罗门教的改革者,推动了婆罗门教的自身发展和改良,是印度传统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最终走出国门,发展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但在印度本土却已经消亡;而耆那教却由于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印度错综复杂的宗教环境中生存了下来并发展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