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耆那教寺庙建筑:文化的折中性

耆那教寺庙建筑:文化的折中性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和佛教彻底与印度教决裂不同的是耆那教始终和印度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信仰耆那教的人也被印度教认为是其第三种姓,可以与印度教徒互相通婚。从某种角度看,也可以认为耆那教折中了印度教和佛教思想,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宗教。耆那教在印度本就是一种相对小众的宗教,也只有折中两者才能使自己发展下去。

耆那教寺庙建筑:文化的折中性

耆那教的哲学思想是古代印度的辩证思想之一,其主要的哲学理论为“非一端论”,即认为事物的本身存在着矛盾,但对矛盾的双方,既不肯定或者否定矛盾的一方,亦不肯定或者否定矛盾的另一方。而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可以肯定或者否定矛盾的一方,而在另一种特殊条件下,又可以肯定或者否定矛盾的另一方。简单来说就是同一事物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能是对的,而在另外一种特定条件下就可能是错的,在第三种条件下可能是既对又不对的,而在第四种条件下又是不能说明的。这是一种处于唯心和唯物之间的类似折中主义的骑墙哲学,包含着若干辩证法的思想,但也夹杂了调和论、诡辩论和怀疑论的成分。

而在教义和宗教思想方面,耆那教与佛教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耆那教与佛教都否定婆罗门教经典,反对祭司阶层的特权地位,反对祭祀杀生,都相信因果轮回,强调不杀生和非暴力,主张通过自身的修行达到灵魂的解脱。耆佛两教的创立者身世相似,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酝酿了相似的宗教思想也是情理之中,而在之后的岁月中也都受到了伊斯兰教势力的排挤与迫害。因此耆那教与佛教被印度学者喻为“同一棵大树上的两根树枝”和“同一枚金币的正反两面”。但和佛教彻底与印度教决裂不同的是耆那教始终和印度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耆那教虽然反对部分印度教思想,却又对其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容忍,两者并不互相排斥,在印度很多古城都有耆那教与印度教并存,两教寺庙相安无事、共同繁荣的景象。而信仰耆那教的人也被印度教认为是其第三种姓,可以与印度教徒互相通婚。(www.daowen.com)

从某种角度看,也可以认为耆那教折中了印度教和佛教思想,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宗教。在印度的历史上无论印度教和佛教都曾得到过大一统王朝的大力支持,甚至被确定为国教,而耆那教却没有这种待遇,即使在最辉煌时耆那教也只得到一些小王国君主的支持。耆那教在印度本就是一种相对小众的宗教,也只有折中两者才能使自己发展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