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早发白帝城》的创作年代疑问解答-中国历史悬疑系列

《早发白帝城》的创作年代疑问解答-中国历史悬疑系列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发白帝城》诗气势恢宏,代表了唐代大诗人李白豪爽的风格,读来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写出了作者“流窜的愁苦”,而《早发白帝城》诗则透露出作者兴奋激动的心情,两诗风格明显不同。王瑶在《李白》一书中则提出,《早发白帝城》诗是玄宗开元十三年的作品,那时李白二十五岁,正在出四川途中,由白帝城到江陵途中所作。以上诸种看法都是据诗文所作的推测,《早发白帝城》诗究竟创作于何时,还不能说已有定论。

《早发白帝城》的创作年代疑问解答-中国历史悬疑系列

《早发白帝城》诗气势恢宏,代表了唐代大诗人李白豪爽的风格,读来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但是,此诗创作于何时呢?由于这关系到李白一生的经历,更关系到对本诗的理解,因而引起人们的浓烈兴趣,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意见。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指出,李白于肃宗至德二载(757)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因关内大旱,朝廷大赦天下,李白在去流放地途经巫峡时遇赦,所以特别兴奋,放舟东下,返归江陵(今湖北荆州),乘兴写下了这首绝句佳作。《早发白帝城》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已过”两字,反映此诗是“遇赦东下,过了三峡,回到了荆州时做的”。同时,与李白遇赦前的作品比较,可以看到《上山峡》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写出了作者“流窜的愁苦”,而《早发白帝城》诗则透露出作者兴奋激动的心情,两诗风格明显不同。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写的《李白诗选》一书,提到李白《早发白帝城》诗,认为此诗与李白归途中经荆门时所作的《荆门浮舟望蜀江》和途经岳阳时所作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两诗一样,同为遇赦后的作品,它们是一组诗。

王瑶在《李白》一书中则提出,《早发白帝城》诗是玄宗开元十三年的作品,那时李白二十五岁,正在出四川途中,由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到江陵途中所作。(www.daowen.com)

怀远有《〈早发白帝城〉写作时间质疑》一文,再出一说,认为此诗是诗人二十七八岁左右出蜀后开始第一次漫游生涯时写的。对照李白放逐和遇赦时的诗作,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感情和基调。《早发白帝城》诗题又作《白帝下江陵》,或作《下江陵》,所谓“下”,可释为“到”,就是从白帝到江陵;所谓“早”,可解为“早晨”,引申为“初时”,故“早发”便可理解为“初发”。显然,作者是以回忆的口吻来写的。再究“千里江陵一日还”之“还”字,有“到”“归”之意,反映出作者对江陵怀有深切的感情,是“归乡”之情。据明人杨慎《升庵诗话》载:“太白娶江陵许氏,以江陵为还,盖室家所在。”李白娶了江陵许氏为妻,自然要以到江陵为还家了。透过《早发白帝城》诗的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诗人二十七八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那种扬眉吐气、一飞冲天、锐不可当的气概,而丝毫觉察不到作者政治上失败的精神创伤和“行路难”的低沉情绪。

以上诸种看法都是据诗文所作的推测,《早发白帝城》诗究竟创作于何时,还不能说已有定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