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隋唐五代卷:《客使图》中的客使入唐之谜揭秘!

隋唐五代卷:《客使图》中的客使入唐之谜揭秘!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客使图》有两幅,分布在墓道的东、西两壁。一部分学者认为,《客使图》所描绘的是章怀太子李贤死后举行葬礼时,前来谒陵吊唁的外国客使。存世石像生印证了史籍记载,《客使图》的布局,又符合史记。所以准确地说,《客使图》所表现的,是门下省官员慰劳朝见的外国使节,引领他们去拜见皇帝的场面。其实还有一种推测,《客使图》表现的是吊唁场景,但吊唁对象不是李贤,而是李贤在京城受重任参加某一次谒陵时的情形。

隋唐五代卷:《客使图》中的客使入唐之谜揭秘!

唐章怀太子墓于1972年发掘。墓中面积达400平方米的五十多组壁画着实让考古界、历史界和美术界兴奋了一阵子。因为这些壁画不仅大大丰富了唐代绘画的内容,也为研究唐代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而《客使图》不但是难得的人物壁画佳作,它所表现的内容,更引起人们极大兴趣。

《客使图》有两幅,分布在墓道的东、西两壁。东壁画中共六人,表现在唐朝文职官员的引导下,外族使者准备参谒的场面。左侧三人为唐朝文官,他们均头戴笼冠,身穿黄色长袍,束腰带,足踏朝天履,面带一种符合身份的持重和严肃。三人围成一圈,似乎正在议事。右面三位是等待参谒的使者:其中头戴红绿相间羽冠,身穿大红翻领宽袖短白袍,足登黄靴者,可能是高丽使者;头戴皮帽,圆脸无须,上穿圆领灰大氅,下着皮裤,足登黄皮靴,束腰带者,显然来自寒冷地区;而光头、浓眉高鬓、深目阔嘴,身穿翻领紫袍,黑靴,双手叠置胸前者,可能来自西域或欧洲。三人表情庄重,从其站姿和神态可以见出。在这一队人的前边,又是三位身穿礼服、雍容文雅的唐朝官员,均头戴黑色介帻,上身穿宽袖红服,衣服领口、袖边镶黑边,下着白色长裙,裙外系白色裙裳,裙裳下摆饰黑色裙裾,腰间束宽革带,腹前垂蔽膝,足登黑色笏头靴。

西壁《客使图》也是六人,由南至北第一人为高鼻深目,络腮胡,头戴胡帽,身穿大翻领窄袖灰色长袍,内着红衬衣,黑靴,手持笏;第二人高髻束于脑后,穿圆领窄袖红长袍;第三人短发梳于脑后,穿圆领窄袖黄长袍,束腰带,腰带上系一短刀,手中持笏;四、五、六人均头戴幞头,身穿圆领宽袖长袍。

自面世时起,写实作品《客使图》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的问题,就在学术界争论不休。

一部分学者认为,《客使图》所描绘的是章怀太子李贤死后举行葬礼时,前来谒陵吊唁的外国客使。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李唐皇室族人举行婚祭丧葬大礼时,均要求客使前来参加。这些客使有来自外国的,也有少数民族首领。不同的人在葬礼中所站的位置不同。以谒陵仪式看,应该是皇帝在前,百官、行从、宗室、客使随后一同前往。到陵园寝宫,百官、行从、宗室、客使分别列于神道左右,“行事官及宗室亲五等,诸亲三等以上并客使之当陪者就位”。昭陵北司马门内十四位诸君长石像,乾陵朱雀门内神道两旁六十一位客使石像,都是当时参加葬礼的众宾客的真实写照。存世石像生印证了史籍记载,《客使图》的布局,又符合史记。这就是认为此图描绘的是客使前来参吊李贤的推论,至今美术界都赞同这一观点。(www.daowen.com)

●东壁《客使图》

但又有学者作了深层次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客使图》所表现的并不是什么谒陵吊唁,而是反映李贤生前的活动场景。论者从唐代典章关于服装的规定中发现,唐代官员有四种官服,即冕服、朝服、公服和常服。不同官服组合不同,穿戴场合也不同。如朝服由冠、帻、缨、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等近二十种配制组成。这套朝服是一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员,在陪祭、上朝、拜表时穿装。在丧葬大礼中,按照规定,帝王、官员们都要穿素服,即戴黑介帻,穿白色衣裙,配素袜,踏黑履。而《客使图》里的官员都穿着红色上衣,显然与葬礼场合应该穿的服装不合,此为其一。其二是,墓室中的壁画,实际上所反映的是墓主生前的生活内容。如同墓发现的《马球图》《仪仗图》等都是李贤生前的活动写照。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插入一幅吊唁他的《客使图》很不合乎逻辑。所以准确地说,《客使图》所表现的,是门下省官员慰劳朝见的外国使节,引领他们去拜见皇帝的场面。

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亦均需要进一步探求。前者认为是吊唁李贤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李贤是被其生母武则天流放巴州,迫不得已自杀的监国太子。他的死引起很多人同情,也许壁画作者就想通过这种“客使前来吊唁”的形式,表达一种对李贤无辜丧命的哀思吧。后者看法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还有一种推测,《客使图》表现的是吊唁场景,但吊唁对象不是李贤,而是李贤在京城受重任参加某一次谒陵时的情形。孰是孰非,总有一天会有定论。

●西壁《客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