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杀手锏”和“撒手锏”二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中,以至于原先不收这二词或仅收其中一词的大型工具书纷纷增加这两个条目。在词义解释上,各工具书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的最拿手的招数”这一释义基本是一致的。仅就语文意义而言,这两个词几乎是通用的,但仔细推敲其文字,又是有所区别的两个词。换言之,作为一种实物,到底应该是“杀手锏”还是“撒手锏”,甚至两者都有?为此,很有一辨的必要。
陈宇指出,“杀手锏”和“撒手锏”中最关键的字是“锏”。“锏”又称“铁锏”,与鞭、棒等都属于中国古代的短柄打击武器,在冷兵器中属鞭类,在十八般兵器中排在第十二位(或说第十五位)。从文献看,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锏”,因不是军队常备武器,它没有一定的形制,多为个人或小群体用。其使用方法与铁鞭类似,杀伤力凭砸、戳、捅,而不是砍、削、刺。通常的锏棱径3—4厘米,长度60—70厘米,重量在1—5千克之间。《说唐》中说秦叔宝二锏重一百八十斤,若按古今量制约3∶1的比例换算,单锏应有三十斤即15千克重,其中或许还有些夸张的成分。实战中,锏常常与枪(矛)搭配使用,宋以前多用单锏,明清两代好用双锏。自火器运用于战争以后,锏和其他冷兵器一样,作用越来越小,逐渐在实战中被淘汰出局,演变为武术器械。如今,包括锏在内的十八般兵器的演练已正式被列为国家武术比赛项目。
从上述考订我们可以看出,锏在实战中是一种握在手中使用的冷兵器,而不是可以“撒”出去的暗器。中国古代小说对兵器的使用算得上是极尽想象能力,但所描绘的能抛撒的兵器不外乎是匕首、镖、针等,不见有“撒锏”的实例。而且,现实生活中的锏不论从长度还是重量,都不适合抛撒。撒锏应是现代武侠小说的构思想象。
如果要寻找“杀手锏”和“撒手锏”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清朝无名氏编撰的《说唐》。该书第八回讲到秦家总管秦安将秦家祖传锏法传于秦琼,“将九九八十一路锏法尽心教传,更有一桩绝技:在阵上杀得人家过便罢,如若杀不过,只消败下去,使出他秦家的杀手锏来,真乃百发百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第九回还描述了秦琼与罗成这对表兄弟互授锏法和枪法,各耍小心眼,一个保留了“杀手锏”,一个保留了“回马枪”的情节。而到了第四十一回,秦琼和罗成在对方面前首次使用自己的绝招时,秦琼的感叹是:“兄弟好回马枪啊!”而罗成的回应却是:“哥哥好撒手锏呵!”可见,在“杀手锏”一词出现的同时,“撒手锏”也应运而生了,不过它是作为“杀手锏”的依附而出现的。
秦琼的“杀手锏”原是编书人的杜撰,但却为人们交口相传,其原因除了《说唐》一书受到平民百姓的欢迎之外,书中对秦琼之锏的颂扬也是重要因素——唐高祖李渊敕封秦琼之锏可以先打后奏,亲笔御书曰:“敕赐恩公锏二根,专打朝奸与佞臣。不论王亲与国戚,任从此锏去施行。”作者还有“双锏打成唐世界”的评语。这些描写特别符合中国人英雄崇拜的心理,因而“杀手锏”一词也自然会深入人心。
但到了近现代作品中,“撒手锏”开始独立出现了,而且含义也不同。如《燕山罗成》一书中这样描写:“争取撒手锏在手,等宇文霸第三次冲刺过来时,把撒手锏猛地掷过去……”显然,这里的撒手锏已不是一种锏术,而是一种可用作投掷的兵器。这种在暗中投掷的利器往往能收到转败为胜的奇效,因此更为老百姓津津乐道。(www.daowen.com)
虽然,许多近现代作家交互使用着“杀手锏”和“撒手锏”二词,但其不同用途还是较为明显的,“杀手锏”是一个招术,是抽象的东西;而“撒手锏”喻指的是可抛掷的具体物件,有实物感,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一种兵器。
不过,上述意见并没能得到所有学者的认可,有人以为:锏,是古代的一种手持兵器,为长条形四棱,无刃,上部略尖。为了出奇制胜,有人便在柄部系一链索,以便战斗时能手持链索的一端,撒手将锏抛出突袭对方,此为“撒手锏”一词的来源……严格起来说,它是一种运用武器的方法,一种以短制长的技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战法。但此说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杀手锏”是锏术中的绝招,引申为出其不意、击敌制胜的招数,比喻看家本领;“撒手锏”是后世文人因武林高招“杀手锏”而凭空构思的一种袖珍秘密器械,兵器史上并不存在。在通常情况下,指一种方略、战法、招术、绝技等抽象概念时,用“杀手锏”较准确;如喻指某一样攻击性的具体物件,那么,“撒手锏”也不失为一个生动的比喻。
●秦琼和他的手器(《绘图隋唐演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