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代中国礼仪派的崛起及其重要性

古代中国礼仪派的崛起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公元前)3 世纪最出色的儒家学派—孟子学派及荀子学派同时期的是一直默默地发展着自己学派的礼仪派。577 礼仪派的工作其实功不可没。相反,儒家所教授的礼仪以及道家所传授的神秘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回应了社会和政治动荡都无法改变的深层次的需要,这便成为这两个哲学学派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教义得以生存的原因。

古代中国礼仪派的崛起及其重要性

与(公元前)3 世纪最出色的儒家学派—孟子学派及荀子学派同时期的是一直默默地发展着自己学派的礼仪派。子有、子贡的学派在一个世纪前,即编纂《论语》的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学 派,但似乎已经消失,不过其他多多少少有些名气的孔子的弟子,如子张、子思、颜回、曾子、漆雕启等人的学派仍然繁盛960,连同子夏的学派961。孔子所提倡的传统教育仍在这些学派中继续,即对书(《书经》)、诗、《春秋》、礼乐的学习962,以及对《易经》的学习—至少在子思学派有教授《易经》。这些学派的大师们所教授的礼仪被指枯燥而肤浅,但同时他们又过分害怕做出让步963

577 礼仪派的工作其实功不可没。正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学派,子思学派,在(公元前)3 世纪中整理出《易经》的最终版 本964,并撰写了这部著作的最后几篇附录,包括《文言》(第四篇)及其他三篇并非如此重要的篇章(第五至七篇),同时为《系辞》(第三篇附录)添加了儒家注评。与此同时子思学派的成员们还撰写了数部有关礼仪的小册子,虽然大部分失传了,但有几篇被保留在《礼记》中。《中庸》的第二部分应该是子思最后的作品之一,作于秦始皇开始对文人进行迫害前夕;它受到了孟子和《文言》的很大影响。子思的竞争对手们也同样做了不少工作,很多(公元前)3 世纪儒家的短小作品都出自他们之手。有些作品的形式是为《春秋》从礼仪上或政治上作注,这便是《公羊传》、《穀梁传》以及其他一些今已失传的作品965,它们曾被当作孔子口头传授的内容,但实则似乎应该是每个学派分支传统教育的汇编,被冠以了孔子的名字,这些作品写作的时间相对较晚966,介于(公元前)4 世纪中至577-578(公元前)3 世纪末;《公羊传》大概是作于齐国,可以看到齐国文化的印迹,它对在齐国的孟子也产生了影响;《穀梁传》的时间更加晚,可能是作于南方,受到了荀子及其学派的影响。另外的一些作品是实足的有关礼仪的论述:其中有些也被视作孔子的作品,如《三朝记》,共七篇,据称重现了鲁哀公三次召见孔子时孔子与鲁哀公的对 话967。不过更多的作品还是由孔子著名的弟子所作:有一部文集被冠以曾子之名,另有一部大约是(公元前)3 世纪作于魏国的作品《孝经》也被归于同一作者968;其他一些作品则被视为子思所作。很有可能每个学派分支都将他们所教授的教义以该分支创立者的名义发表出来,而不同学派之间578-580 关于礼仪细节之争也从中留有一些回响。这些作品中的很多作品都有某些礼仪的完整叙述:有关于诸侯国之间互换使者的礼仪;有关于男子成年冠礼的礼仪;有关于婚礼的礼仪;射箭仪式的礼仪,更有数部作品讲述葬礼礼仪。人们也尝试将儒家教义与当下流行的理论相结合:如《五帝德》和《禘繋》969 受到邹衍的影响,可以看到邹衍有关阴阳作用以及五行在人类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及在历史上的应用等观点;另有一部著述标题已遗失,讲述的是孔子与一位不知名的王侯的对话970,它试图表达与法家一致的看法—它令孔子说出“古代治国的方法虽然可以作为榜样,但并不适用于当下971”这样的话,这其实是法家的原则之一。很多作品在远古时期已经失传,那些留存到汉代的著作随着古文献被发现的偶然性以不同的形式发表出来:有些作品因同时被发现便构成一部特别的著作《仪礼》,另一些作品只是略有不同,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被发现的,被加入《礼记》及《大戴礼记》中,这两部作品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很多作品972;还有一些独立的作品便全部或部分消失了,如《三朝记》。

虽然孟子和荀子是(公元前)4 世纪到(公元前)3 世纪最著名的儒家代表,但儒家学派能够有生机和力量在(公元前)3 世纪的大危机中劫后余生并变得更加强大并非得益于孟子和荀子,而是多亏了这些不算出众也不算著名的礼仪派,是他们秉承了孔子开启的教育者的角色。哲学学派能否幸存下来,其教义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所教授的学科的实用性。580 墨子学派因专注于雄辩术而消亡,因人们对雄辩术的欣赏只是一时的爱好,墨子学派最终与它所诞生的社会一起不复存在。相反,儒家所教授的礼仪以及道家所传授的神秘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回应了社会和政治动荡都无法改变的深层次的需要,这便成为这两个哲学学派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教义得以生存的原因。

884 墨子也曾指出孔子的几个弟子曾服侍于不同王侯,这一点上与儒家传统所记相符;但墨子指责孔子的这些弟子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战乱的始作俑者(卷9,22b)。

885 有关孔子的弟子,主要参阅《史记》,卷67;《家语》卷9(公元3 世纪的伪作)从前者受到很大启发。理雅各,《中国经典》,I,Proleg.,113 页及其后段落是对孔子官方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概述。不过有关这些人物的年代表肯定有很多错误:中国的评注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了与孔子的孙子子思(见正文下标547-548 处)相关的年代存在矛盾,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案例。根据历史记载子夏比孔子年轻44 岁(《史记》,卷67,5 b),子夏出生的年代因此应为公元前508 年。但《史记》另一处记载魏文侯18 年(408 年),子夏向魏文侯教授古籍;此时子夏已有101 岁;而另一个段落将这件事放到了魏文侯25 年(公元前401),即子夏108 岁时。不止如此,巫马期据记比孔子小30 岁,因此生于(公元前)521 年,让他生活在(公元前)450 年之后是不太可能的,更加不可能超过(公元前)421 年。但《墨子》,卷11,17a,547 中将他当成与墨翟及阳文君同时期的人;阳文君在(公元前)396 年任鲁国大臣;由此看来似乎应该将巫马期的出生日期向后推迟50 年;但这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因为《论语》,VII,30,69 页[CSS《论语》]中记录巫马期曾陪伴孔子前往陈国,根据孔子生活的传统安排,他在陈国的时期为(公元前)495 年至490 年。参见理雅各,《中国经典》,I,Proleg.,79 页。所有这些年代表都是人为的,比起孔子自身的年代表更加缺乏价值。

886 《礼记》,I,146(《檀弓》);《史记》,V,427。至于孔子的弟子是否如司马迁所说穿戴孝衣还是如《礼记》所说的只是在心中守孝是有争议的。

887 这里是建筑物的第二部分。贵族的屋宇在私人寝宫前只有两个大殿,每个大殿前有一个院子,而不像王侯的宫殿有三个大殿。参见正文下标459-460 处。

888 《史记》,V,428。

889 正是这些弟子的言论构成了《论语》第十九章,[CSS,《论语》],这一事实在我看来清楚地说明了这些弟子的学派在当时的重要性。

890 从不同学派掌门人针对其他学派的批评中可以找到对此的回应,《论语》第十九章,[及CSS,《论语》]。

891 《论语》早于儒家其他著作如《大学》和《中庸》,后者均有引述《论语》的段落;我们在《孟子》中也可以找到对《论语》的引述;《庄子》和《列子》中也有,但相对较少;较后期的墨子学派的两部小册子中也有引述《论语》(卷9,39 篇及卷11,46 篇)。《论语》中有引述《老子》的一个段落,但由于后者成书年代不详,无法作为参考。此外,理雅各在之前已引述书目,前言,15 页中已经指出(《论语》)第十一章(101 页)对弟子的分类只会发生在这些弟子死后;传统上认为子夏死于(公元前)406 年,我虽然不像理雅各那样确信这个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论语》这部著作结集成书的时间不太可能早于公元前4 世纪初。

892 在周朝末期似乎有两部不同的《论语》校本,一部据说是鲁国的《鲁论》,共20 篇,另一部据说是齐国的《齐论》,共22 篇,分成更多段落。公元前1 世纪末,张禹确定了最终版本,他以鲁论为基础并借鉴了齐论中的一些添加和修正,此外他还参考了第三部校本,即被称为古文论语《古论》的著作,据称是鲁恭王在公元前2 世纪准备扩建自己的宫殿时命人摧毁孔子旧居而在孔子旧居找到的书籍之一(参见徐养原关于两个校本不同之处的汇编《论语鲁读考》,刊于《湖州丛书》;此为所有现代版本的来源)。齐论语的第21 篇应为有关玉的论文(篇名《问王》似乎应该更正为《问玉》,王和玉两个汉字只有一点之差),几处残留的片段被保留了下来。而第22 篇《知道》没能保留下任何文字。有关汉代确定《论语》内容的问题可参见武内义雄(Takenouchi)的《论语的研究》(A textual Criticism on the Lun yü),刊于《汉学》,V(1929),n.1,19-63 页。

893 对《论语》进行评述分析的中国语史学家们能够找到这些文献中的一部分,尽管张禹所作的工作令他们的努力受到些困扰。在两个半章节中(第十章、十六章、十七章开篇以及第二章的21-24 段)孔子始终以家族的名字“孔子”来指代(而不是如其他章节中被简单地称为“子”),这些章节的风格也表现出共通的特别之处—它们很有可能来源于某一特别出处。除此之外,某些观点认为第十一章的风格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应区别对待。分散在著作中的一些段落(I,第10 段;X)还包含了齐国方言特有的用语(参见武内义雄,见前述引文,44-50)。第一、四、八、十四及十九章中的部分内容中将曾参称为“曾子”,至少这些部分应是出自曾子学派的文献;第一章中有三处将有若称为“有子”(相对于第十二章,119 页他被直接称为“有若”),这些部分应出自有子学派自家的文献。不过整个作品的绝大部分都经受住了语史学家的分析。

894 《左传》和《礼记》中有关孔子的文字大部分显然出自《论语》之后更晚期的学派。

895 它们构成了今天《礼记》的第28 及39 章(顾赛芬,II,427-479;614-615);它们也是从此处被抽出构成了被称为“四书”的经典。

896 孔子的儿子孔鲤(伯鱼)在他父亲去世之前就离世了,他在(公元前)480 年前后约为五十岁(《史记》,V,430 及注释1),子思生活了六十二年(同前,431),如果他是孔鲤的儿子,他最晚应在420 年去世。不过有关孔子自身的年代远不能确定,或许应将他生活的年代推后二十到三十年以便与编年史及家系表相匹配;见前文。

897 《孔丛子》中还有其他细节,不过这部被认为是孔伋的后代孔鲋作于晋代的作品是伪作,由王素在公元3 世纪中期编纂而成。

898 《孟子》,261-262;264-265;215;《韩非子》,卷16,1a。《孔丛子》卷1,53b 的一个故事(《四部丛刊》刊本)将鲁穆公去世的时间放在(公元前)377 年,当孔伋生活在卫国之时。

899 汉代时曾有一部关于礼仪问题的小文集,共23 篇,取名为《子思子》(《前汉书》,卷30,9b)。它汇集了所有没被收入其他文集的、分散的有关礼仪的篇章,并加入了《礼记》中归属子思的四篇:《中庸》《表记》《坊记》及《缁衣》(《隋书》,卷13,2b)。《子思子》这部作品的句子被《意林》卷2、《太平御览》等收录(它们被洪颐煊收集在《经典集林》,卷19,1811 年刊本中,《礼记》里的篇章未被收入);关于《子思子》这部作品参见武内义雄的《关于子思子》 (On Tzŭ szŭ tzŭ),74-78。这部作品宋初失传,今天以此为名的书籍是汪晫在13 世纪复原的作品。

900 武内义雄,《中庸的研究》(A textual Criticism of the Chung Yung),24-27。

901 何可思先生在《有关中庸的研究》(Zur Textkritik des Chung yung)中提出了道家观点在《中庸》中的重要价值,不过他将此书成书的时间放在(公元前)3 世纪末,我认为这个时间过迟。

902 《中庸》(Tchong yong),理雅各,《中国经典》,I,247。

903 同前,248,理雅各将这句翻译为“一个人时也要表里如一”。不过这句话也被《礼记》较后期的两篇《大学》和《礼器》引用,其上下文显示出与我所采纳的翻译相同的意思。

904 现代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是子思的作品是在15 世纪时参考了3 世纪中的古籍中一位公元1 世纪作家的错误引述造成的,这个古籍也有误,因而这个观念应该被摒弃。另外朱熹认为《大学》为曾子所作但理由却不充分。近期武内义雄先生在《〈大学〉是何时写成的》(When was the Ta Hsüeh written),26-27 中将此书的写作时间推迟到公元前1 世纪,但他的论据缺乏说服力。

905 (《大学》的)评注中引述了《中庸》,因此《大学》作于《中庸》之后;孟子(171 页)也做了暗示。

906 现存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只不过是些相互间无关联的经典引述,是散落无章的文献残余,汉代的编者未能将其恢复原状。

907 这便是中国评注家所称的《大学》的“三纲领”,之后的段落中有“八条目”,以便将三纲领付诸行动。武内先生,见前述引文,23-26,试图证明三纲领的灵感来源于公元前2 世纪的一部小册子,而八条目部分来自《孟子》的段落,部分来自公元前2 世纪末的作家董仲舒的言论;不过武内所做的比较只是在观点上,而非文字上,只能证明《大学》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很快成为儒家学派的共识。

908 《大学》,211-222 页。

909 孟子的出生地名为邹,但不能确定这是指鲁国的邹地还是小诸侯国邹国,邹国也称邾国,离鲁国的邹地很近。

910 官方所采纳的孟子生卒年份为公元前372 年—公元前288 年;这些年份因其官方权威而被理雅各、翟理斯及顾路柏等人所接纳—理雅各,《中国经典》,II,Prolegomena,17;翟理斯,《姓氏族谱》 (Biographical Dictionary),n。1522;顾路柏,《中国文学史》,95-97,等。但这些年代并非为所有中国学者接受:任兆麟倾向于公元前374 年—公元前291 年;《四书……年校》(?)[5]给出的年代是公元前375 年—公元前299 年,等等。这些年代是些大致准确的计算结果,并不能提供任何确定性,因此最好不要纠结于年代的细节。孟子声称他生活的年代为周朝建立后七百年有余(据与孟子同时期的人都遵循的年表,这个时间应在公元前350 年之后)。孟子曾提及魏惠王(公元前370 年—公元前319 年)、齐宣王(公元前319年—约公元前300 年)、燕王哙(公元前320 年—公元前314 年)、鲁平公(公元前314 年—公元前296 年)。因此人们可以将孟子生活的年代放在(公元前)4 世纪下半叶,对于这个时期的作家而言,这样的大致推断已经足已。参见马伯乐,《公元前4 世纪齐王年表》(La Chronologie des rois de Ts’i au IVe siècle av.J-C),刊于《通报》,XXV(1927 年),367-386。

911 司马迁似乎是从《孟子外书》中得到这个信息的,在此书中孟子列出了一系列将其与儒家分离的大师,但声称自己是孔白的弟子。孔白,字子上,是子思的儿子。《孟子外书》曾被认为是孟子的文集,但并非原作,不过有可能出自孟子学派。

912 《孟子》,61。理雅各将孟子游历齐国的时间放在(公元前)324 年之前,理由是孟子称当时已经是周朝建朝后七百余年。根据现代官方年代表,周朝始于(公元前)1122 年,从(公元前)323 年开始周朝已经存在了八百年。不过孟子与其同时期的人一样,将周朝起始的年代视为(公元前)1050 年,因此从(公元前)350 年开始便是周朝建立七百年之后,因此我们无法从中得到任何提示。

913 见正文下标516-517 处。

914 理雅各,91[ III,1]将其翻译成“argent”(即法语的“银”),但“金”这个字只能指代金或铜;2400 或1680 盎司金在我看来数额过于巨大,虽然加藤繁(Katô Shigeru)先生在类似的情形中毫不犹豫地认为是金,见其《唐宋时期贵金属的研究》(Researches on the Precious Metals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II,627 及其后段落,东京,1925 年,以日文写作。—在周朝的铭文中,“金”通常是指“青铜”。例如长子钟上的铭文:“我收到贵重的金属,将其做为钟鼎”;又如宋史官簋上的铭文(吴式芬,《捃古录》,卷3,9 a-b):“我用贵重的金属铸成煮物的器皿”,等。了解“金”字在孟子时期的齐国的含义也格外有趣。参见《左传·僖公18 年》(顾赛芬,I,317):(公元前)642 年,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915 此时大约是齐国加固Sie[6]的前后(《孟子》,50),即(公元前)323 年(《竹书纪年》,刊于《史记索隐》,卷75,1b)。

916 《孟子》,45,46。

917 《孟子》,95 [V,5]中孟子亲自声名他的职位纯粹是荣誉性的,并在109 [XIV,2]中说他没有受到任何特殊对待;在我看来,这并不是说孟子从未从闵王那里受过任何报酬(否则他的财富—如他在54 页所述,从何而来),只不过孟子倾向于不定期地收取礼物,这样似乎能够使他保持自由。出使滕国在95 页 [VI,1]中再次提及;孟母之死,96 页 [VII,1]。我遵循中国学者最常用的诠释,但它并非确定无疑:通常很难区分两次游历齐国时的事件。

918 《孟子》,L,158-159 [IX,9]。

919 《孟子》,23[VII,20],116。

920 《孟子》,23[VII,21]。

921 《孟子》,23-24。“明君”一词是法家最喜欢用的词语。

922 《孟子》,76 [V,3]。

923 《孟子》,118-119 [III,10]。

924 只需比较《孟子》及《论语》[XIII,9] 131 页,[CSS《论语》]便能看出孟子是如何发展孔子理论的—孟子将自己的观点放置于孔子划定的范围内。从那些短小的格言可以分辨出孔子的观点,而孔子有关教育民众的观点更加宽泛,例如他提出的“举善而教不能”(《论语》,[II,20],16 页),[CSS《论语》]以及“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XX,2],217 页),[CSS《论语》]。孔子所希望的是彻底的道德教育

925 《孟子》,359。

926 同前,233。

927 《书经》,292。现存《泰誓》篇为伪作;伪造者加入了《孟子》中著名的这句话。

928 《孟子》,231。

929 《孟子》,43。

930 同前,268。(www.daowen.com)

931 同前,189。

932 同前,2;305-306。—孔子也已经有名言将“义”与“利”对立起来(《论语》[IV,16],34 页),[CSS《论语》]:这大概是孔子学派对墨子理论的反驳—《论语》成书的时间刚好是墨子理论盛行的时期。

933 《论语》,114,[CSS《论语》]。参见正文下标462-465 处。

934 《孟子》,273-277。

935 参见正文下标503 处。戴遂良神父在他的《中国宗教信仰及哲学观点通史》中已经注意到孟子心理学中带有细微的道家印记。

936 《孟子》,186-187。

937 这是《史记》的记载;但为了与刘向所给出的日期相吻合,有些中国学者提出应将五十改为十五(中文只需将五和十两个汉字对调就能完成这个简单的改动);伯希和先生在《亚洲杂志》,XI,II(1913年),403-404 中也倾向于接受这种改动,但我却不觉得有这个必要。—《史记》中反而有一处修改是必需的:应将荀子生平开始时有关邹衍及其的弟子的一行字删除,这应该是在调整篇幅时不小心加入的,参见胡适,之前已引述的书目,I,303。

938 《史记》,卷74,2b。司马迁并没有给出荀子准确的生卒日期。汉代古籍整理大家刘向在给帝王的文章(文章不过是抄录《史记》,并借鉴《战国策》做了一些添加和修改)中尝试明确司马迁所做的荀子在齐襄王(公元前283 年—公元前265 年)时年事已高的陈述:刘向将荀子到齐国的时间放在威王(公元前378 年—公元前343 年)及宣王(公元前342 年—公元前323 年)在位期间,随后荀子前往楚国在春申君左右直至春申君去世(公元前238 年)。由此刘向让荀子活了至少160 年。这篇摘取了不同出处的不怎么样的大杂烩就算是原作,也配不上中国学者所给予的高度重视。—关于荀子的生平也有很好的研究:如18 世纪汪中的《荀卿子通论》及其后的《荀卿子年表》(《述学补遗》,5b-14a;这是一部遗作,于1814 年印刷,1815 年出版,距离作者去世已有二十年);汪中认为荀子到齐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83 年,去世的时间在前238 年之后不久。更近代的王先谦在他编辑的《荀子》(1891 年)中认为荀子一直活到公元前213 年之后,这一部分是由于《盐铁论》中的段落,一部分是因为刘向将荀子生活的年代放在晚于孟子一百年。胡先生,之前已引述的书目,I,305 中提出荀子的生卒年代约为公元前315 年—公元前235年:他认为荀子到齐国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265 年—公元前260 年间,与范雎会面大约在公元前260 年—公元前255 年,与赵孝成王会面约为公元前260年—公元前250年,在兰陵居住的时间为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38 年。参见德效骞(Homer H.Dubs),《荀子,古代儒家的锻造者》(Hsüntze,the Moulder of Ancient Confucianism),伦敦,1927 年;戴闻达(Duyvendak),《荀子年代表》(The Chronology of Hsüntze),刊于《通报》,XXVI(1927 年),73-95。

939 《荀子》,卷11,11b(16 篇)。范雎在266 年至255 年间为秦昭王(306年—251 年)的丞相(《史记》,卷79,4b-6 b)。荀子应该是在这段时间内居于秦国。

940 《荀子》,卷10。

941 人们通常认为此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55 年。参见戴闻达,之前已引述的书目,75。

942 《史记》,卷87,1a。《荀子》卷10,14b(15 篇)中有提及李斯。

943 此书名来自刘向,不过为了避讳汉宣帝(公元前73 年—公元前48 年)的名字,“荀”字以“孙”字代替。评注家杨倞在9 世纪时将书名改为《荀子》。

944 荀子的著作留存至今共有32 篇(20 卷)以及杨倞(9 世纪)的评注,不过12 篇和20 篇(以及第9 篇结尾部分)的评注缺失(有关该文献的历史,参见伯希和在《法国远东学院简报II》发表的《中国书目注释》(Notes de Bibliographie chinoise),320。)第8 篇(卷4)、15 篇(卷10)及16 篇(卷11)包含了荀子出游的逸事,这些篇章中荀子被称为“荀卿子”,因此这几篇有可能是荀子弟子所做。第27 篇(卷19)是一些分散的句子的合集,大概源自一些散落的文献;最后的五篇(28-32)是一些与荀子无关的片段的汇集(有人在其他地方也看到同样的文字,如31 篇的一部分也出现在《大戴礼记》第40 篇中)。其他的篇章似乎都是原作。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I,306 中宣称他只承认四篇(17、21、22、23)为原作,但他曾引述了16 篇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可以认为他最终的判断并没有初时那样严格。一些文献杂集所做的文集被称为《大戴礼记》,其中包含《荀子》第1 篇和12 篇的内容(《大戴礼记》,卷7,64 篇;卷1,42 篇),但我并不认为需因此否认(第1 篇和12 篇为原作)。

945 《尹文子》,2a,马松-乌尔塞译作,328 页。

946 《荀子》,卷16,6 b(22 篇),戴闻达译作,234 页;《荀子集解》,卷16,9。

947 《荀子》,卷17,1a(23 篇)。前一处引文也来自此篇。

948 同前,卷13,1a(19 篇)。

949 《荀子》,卷5,12b-13b(9 篇)。

950 《荀子》,卷3,6a-b(5 篇)。

951 同前,卷2,17 b(4 篇);卷3,5 b(5 篇)。

952 我将“性”翻译为“nature humaine”(人性),以符合常规用法。事实上,“性”字在此处有其哲学含义,翻译为“essence”(本质)将更为准确,因为性乃“人之所以为人者”。卷3,5 b 中的举例更明确地说出了荀子的想法:“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这与柏拉图的名言不约而同),这是指人的身体特征,但一种叫“狌狌”的动物,有人形,会笑,也是二足而无毛,只有本质“性”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而每一件事物都以“性”与其他事物不同。

953 《荀子》,卷15,1a(21 篇);墨子、宋子、庄子、惠子等人的“错误”被列于此以及之后的段落,同前,5a。

954 同前,卷15,9 a。

955 《荀子》,卷15,7 b-8 a。

956 《荀子》,卷16,1b-2a(22 篇),戴闻达译作,225 页;卷17,2b-3a,23 篇,理雅各译作,83;卷4,19b。

957 同前,卷4,14b;卷11,18 a。

958 同前,卷1,12a-13b;卷2,1a-2a。

959 《荀子》,卷1,12a- 12b。

960 《韩非子》,卷19,12b 中提到在他的年代繁盛的八个儒家学派:子张、子思、颜、孟、漆雕、仲良、孙(即荀子)、乐正。乐正即乐正克,孟子的弟子;我没有找到任何与仲良相关的资料;至于漆雕,有一部据称是他所作的著作在公元前1 世纪时还存在(《前汉书》,卷30,9b;另见《墨子》,卷9,39 篇,佛尔克,412)。

961 《荀子》,卷3,17a 猛烈地批评了子夏学派。

962 同前,卷3,15a。一位3 世纪的作家如此描写了一个年轻王侯所应接受的理想化教育,见《国语》,卷17,1b-2a(《楚语》)。

963 《墨子》,卷9,39 篇,佛尔克,404;《荀子》,卷3,17a。

964 武内义雄,《对中庸的研究》,刊于《汉学》,II(1922 年),IX,24-27 将儒家对《易经》的研究归功于子思,我认为他的观点是有道理的。见正文下标547-549 处。

965 综合著作《左传》的一部分似乎就是取自这个时期所作的有关《春秋》的礼仪注解;此外《前汉书》,卷30,5 b 也引述了一些公元前1 世纪已经失传的作品。傅兰克(Franke),《儒家教条与中国国教》(Das konfuzianische Dogma und die chinesische Staatsreligion)中的一章是专门讲述《春秋》注评的。

966 武内义雄,《孟子与春秋的关系》(The Relation between Mêng Tzu and Ch’un Ch’iu),刊于《汉学》,IV,no 2(1927 年),44-45 页中指出《穀梁传》至少三次引述《公羊传》中的文字,引述时称其为“另一个注评家”,可见《穀梁传》的时间较晚。这两部作品有相同的缺字情况,表达的观点大多数时候也相同,因此两者不仅源自同样的口述教材,我认为它们还出自同样的文字材料。《公羊传》可能出自曾子学派(参见武内义雄对《公羊传》中关于大师称谓的研究以及这些称谓与曾子学派的关系,同前,38-41 页);不论如何这部作品受到了齐国特殊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从中看到邹衍的影响),也因此孟子对它特别熟悉。相反《穀梁传》所作时间较晚,并受到荀子及其学派的影响。

967 《前汉书》,卷30,7a;它现已散落,部分失传:《荀子》中保留了一篇,卷20,16 b-24b,31 篇,《大戴礼记》中有两篇(其中一篇同前),卷1,5a-10a(40-42 篇),另有三篇在《礼记》中,II,362-375,600-613,即七篇中的五篇;另两篇中的一段有可能保留在《中庸》第XX 章(理雅各,268),但这一点较不确定。马国翰认为此书全部都收入在《大戴礼记》68-71 篇及74-76 篇(《玉函山房辑佚书》);但颜师古确认这部著作的一篇存于《礼记》中(《前汉书》,见前述引文),我认为不应忽视颜师古的确认,因为在他生活的年代《三朝记》尚存。另有一带注解的版本为洪颐煊所作,名为《孔子三朝记》,刊于严杰,《经义丛钞》,卷29-30(《皇清经解》,卷178)。

968 汉代时曾有一部《曾子》,共18 篇,今已失传。《大戴礼记》,卷4-5(49-58 篇)的这10 篇在我看来是出自曾子学派,作于(公元前)3世纪;《礼记》的5、10、21 章可能也是如此。现存只有一章的《曾子》为13 世纪初汪晫复原而成,他也是伪作《子思子》的作者。参见武内义雄,之前已引述的书目,465。另有一部复原之作略有不同(目录顺序不同),分为4 章并带有注解,为阮元尝试所作,名为《曾子注释》,刊于《皇清经解》,卷106。

969 《大戴礼记》,《四部丛刊》刊本,卷7(62-63 篇)。

970 同前,卷9(68-71 篇);卷11(74-76 篇)。

971 同前,卷9,5a。

972 大部分来自(公元前)3 世纪;一小部分可上溯到(公元前)4 世纪;有些篇章,如《王制》是作于(公元前)2 世纪的。

【注释】

[1]马伯乐在原文中所写的时间是“4 世纪的第二个二十五年”(le second quart du IVe siècle),但这不符合中文的习惯,故在翻译时将年代范围列出。—译注

[2]此处疑为作者笔误,应为齐威王。—译注

[3],音yǐn。

[4]干,此处音hán,古国名。马伯乐在原文中写成Yu-yue,疑是将干与于混淆。—译注

[5]马伯乐原文作《Sseu chon lei lien fou nian hiao》,但翻译中未能查找到相应的中文文献。—译注

[6]翻译中未能查证到Sie 对应的中文地名。—译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