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墨子:古代中国的逻辑论者

墨子:古代中国的逻辑论者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墨子不喜欢外在的礼仪表现:他批判长达三年的服丧期并希望以三个月取而代之,他批评过于复杂及冗长的仪式,特别是其中的音乐。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墨子更是一个辩证论者,一个逻辑论者。现存一部厚厚的文集以《墨子》为名,包含53 篇,分布在15 卷中749。472-473 这些篇章都是以明确的演说体写成的:墨子坚持在他的课堂中保留这种他很擅长的口语演说形式。

墨子:古代中国的逻辑论者

468-469 孔子的著述在(公元前)5 世纪被一个更为独特的天才,墨翟,所延续,人们也尊称他为墨子。人们对墨子一生的了解比孔子的还要少;唯一似乎可以肯定的—也并非不无争议的—就是墨子也出身鲁国743,以及他生活的时间为(公元前)5 世纪后半叶。不确定在何时何地,墨子成立了一间学校,正是他作为学校之长的声望为他带来了机遇:他弟子中的一位,鲁阳文子,是楚平王(528 年—515 年)的孙子、楚国司马子朝(死于478 年)的儿子,鲁阳文子本人是楚惠王(487 年—430 年)的谋士744。这位公子沉迷于师傅的学说,让师傅来到自己的封地并带他一起上朝;甚至在楚惠王统治末期将墨子介绍给楚惠王745。不过与楚惠王的见面并不成功,墨子于是在公元前5 世纪最后的几年回到了鲁国746。墨子将他的学校469-470 长期地设在了那里,之后在公元前4 世纪初去世747

墨子并没有像孔子那般热衷于远古事物748;墨子很爱书,对此人们也有些相关的调侃;据说墨子出使卫国时就带了满满一车的书。但他憎恨音乐,认为音乐是当时所有腐败及道德败坏的源头。墨子学说其中的一个特点是(对上天的)极度尊崇:他相信上帝的力量并470-471 经常使用“上帝”这个较人性化的词而不用“上天”这个词;他相信死者有灵魂,并坚信亡灵无时不刻不在干预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为了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不过墨子不喜欢外在的礼仪表现:他批判长达三年的服丧期并希望以三个月取而代之,他批评过于复杂及冗长的仪式,特别是其中的音乐。墨子所追求的是个人的信仰,其首要之处是要符合天意,因其个人主义的特征,他的信仰与中国古代群体的信仰相对立。这是墨家儒家最大的不同;儒家认为礼仪本身是有价值的并热衷于礼仪的完成甚至忽略了崇拜的对象;墨子推崇的是信仰,而儒家推崇的是礼仪。

文化的角度来看,墨子更是一个辩证论者,一个逻辑论者。首先,他会考虑逻辑思维的连贯性。在他之前的书籍中,一系列的段落之间互不相关,所要表述的思想随意而杂乱地摆放在那里,从没有一个整体的描述;例如《系辞》便是一部这样的作品,这部作品的时间略早于墨子。相反,墨子会如同授课般调配他的思想,将他学说中的要点逐一展开;在每一个章节中,他会尽量全面地诠释某一个特别观点,定义相关的用语并提出所有反对的意见。他并不满足于确认(某个事物),而是要加以证明,这在中国绝对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正是他的学校获得了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墨子的学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生们来此学习辩论艺术。他们很快从中受益,且受益匪浅。墨子死于(公元前)4 世纪初,在他死后没多久,先是他的学校,之后是其对手的学校,都向中原世界灌输辩者的思维,即辩论术是一切之重,相关的思想反而成了附属品。虽然这些人滥用他们的导师所创造的工具,但这个工具确实帮了中国人一个大忙,令他们学会如何逻辑性地组织他们的思想。

现存一部厚厚的文集以《墨子》为名,包含53 篇,分布在15 卷中749。其中的10 卷(第8-37 篇)构成了471-472 这部文集的核心,以老师直接授课的方式讲述墨子的学说:它们的风格如此统一,出自同一人之手,而这风格又是如此独特,因此不得不承认这是墨子本人所作750。此书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每一篇都由三段不同的文字组成,但三者通常很相似;令人感觉有可能为同一人所作;但事实上由于墨子的弟子在(公元前)3 世纪分成了三派,这三段文字应被看成是分别属于三派的不同文字751

472-473 这些篇章都是以明确的演说体写成的:墨子坚持在他的课堂中保留这种他很擅长的口语演说形式。这使得这些文章时常显得节奏较慢又有些犹豫,此外还有这种形式必然会有的重复和冗长的句式。

除了这10 卷大师在他有生之年亲自完成的作品之外,弟子们在他去世之后还收集了一系列短小的教人行为处世的文章,包括弟子间、与君王或与各种不同人的对话及讨论,与孔子的《论语》属同一类型:这些篇章构成现存的第46 到48 篇752。第49 和50篇是同样类型的小故事(类似《礼记》所收集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但收录的时间更晚。第40-45 篇是短小的逻辑学的教材,被认为是墨子所作,但收入的时间很迟,还附带了评注。此外还有学派里各种不同的作品被加在这部书的前后。由此墨子学派直至周朝结束的约两个世纪间的全部活动都被记录了下来。

墨子体系的根本是对孔子学说的逻辑性的发展,尽管有各种分歧,它还是紧贴孔子学说的。它们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墨子从不试图以古代圣贤的权威来为自己的理论辩护,而是通过推理和逻辑来解释。孔子虔诚地保留下来的史官和卜官对于圣贤、君子及其品德的古老观念被彻底摒弃;墨子只借用了孔子独创的、被视为君子最根本的品德的“仁”这个概念;墨子473-475 将之发扬光大,推广到极致的“兼爱”,并赋予抽象的“德”以积极的影响力,而他的前辈一直将德归功于圣贤超自然的能力:(墨子认为),只要行德,一切都会变好。兼爱比孔子的仁意义更为深远:它不再是按照排行和阶级来爱人,并非当离自我和家庭的中心越来越远时所爱的人就越来越少;在兼爱中,身边的人和远方的人都被同等对待;有区别的爱,“别爱”并不是一种品德,它反而是不好的事物的根源;只有不作区分的爱才能拯救世界。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475-476 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然即之交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753’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曰:‘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故兼者,直愿之也,夫岂可为之物哉?’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其有利,且易为也,不可胜计也。我以为则无有上说之者而已矣。苟有上说之者……,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754

这种兼爱的原则应推行到底,直至自我牺牲:“杀一个人可以拯救世界,但这并不是有利于天下的;牺牲自己来拯救天下才是对天下有利的。”(“杀一人以存天下,非杀一人以利天下也;杀己以存天下,是杀己以利天下。”)

正是兼爱这个抽象的原则构成了墨子学说的核心,他以这个原则来衡量君王及其统治,批判他们过度的挥霍、劳民伤财的庆典以及他们强制臣民的久丧755:他希望476-477 君王能回归古代圣贤的简朴生活,满足于粗衣淡饭;希望他们通过取消无用而奢华的音乐来简化礼仪。也是以兼爱为原则墨子将战争批判为“大为不义”的行为: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756

只有实行兼爱,世上的一切才会变好。圣贤能够良好地统治世间是因为他们实行了兼爱;圣贤的影响力和良政也都归功于兼爱。人之初,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私念能取胜,自私统治着世界:父子、兄弟为了个人的利益相互争斗,如同原始的野兽。为了改变这一切,人们选出这世上最富有智慧、最好、最具贤能的人,立他为天子,并让其他智者协助他,从此秩序开始取代混乱757

人们无须成为统治者或大臣,只有实行兼爱就会为世界带来幸福;兼爱有其影响力和自身的品质,不像孔子的仁德必须在统治者身上才有效。

“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758”(www.daowen.com)

因此实行兼爱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以帮助世界得到幸福。

如何才能做到兼爱呢?这就需要实行“仁”和“义”。和孔子所说都一样,实行477-478 仁义必须以道德完善为条件:

“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去恨[2]

即去除欲望;“手足口鼻耳眼[3],从事于义”。不过不能任意实行“义”,需要了解正确的方法。

“子墨子曰:‘为义而不能,必无排其道。譬若匠人之斫而不能,无排其绳。’”

在艰难地寻找方法的过程中,人们不应该拒绝他人的帮助:“子墨子曰:‘世之君子欲其义之成,而助之修其身则愠。是犹欲其墙之成,而人助之筑则愠也。岂不悖哉?’”759

为了找到道德完善的真正方法,孔子一味简单地研究古代,要么是研究以书面形式残留下的古籍,要么是研究传统保留下的未经加工的礼仪,墨子则与孔子不同。对于墨子来说,道德是更深层的东西,人们应该以天为榜样,“天之意不可不顺也760”。

然而什么才是天喜欢的,什么又是天所不欲的呢?墨子补充道:

“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则我乃为天之所欲也。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761

对于墨子而言,天便是上帝,是有人格的神,上帝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他的眼睛是太阳,能看到一切,照亮一切,以至于:

“夫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762

《墨子》中用了一整篇专门讲述这个顺从天意的理论,其主旨是要正确地诠释天意并按天意行事763。这正是人们需要学习,需要了解的,这才是人们应该找到的正确方法。正因如此墨子主张479-480 哲学在于敬天神和爱他人764。对于墨子来说,敬天神并不意味着要准时完成常规的礼仪,而是要顺从天意,按天意行事,同样,爱他人即是兼爱。

总体来说,墨子所做的无非是跟随孔子开创的道路,但他更注重于独特性,少了些对古代的崇拜。墨子的思想比他的前辈更深入,他试图到达更远的境地,即所有社会关系的第一原则,他认为在他的“兼爱”思想中找到了这个原则。将兼爱作为道德的根源,墨子成功地将孔子认为无关联的各种元素结合在一个绝对一体且逻辑的学说中—而孔子是在意识之外的礼仪中寻找道德的根源,而又在意识之中,即仁德中寻找社会关系的根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