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的一生及其影响力

孔子的一生及其影响力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丘的父亲70 岁结婚晚年有了这个儿子。他在国都安顿下来,并不期望获得任何官职,孔子潜心组织学校和教学,他在旅途中所获得的声望和名誉为他带来了众多弟子。几年之后孔子就在那里故去。

孔子的一生及其影响力

(b52)455古代史官派和占卜派古老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在公元前6 世纪和5 世纪交替的时期建立起了他的道德体系及政治伦理。

我们对历史上真正的孔子的了解非常有限,只有几个名字,几个日期以及他去世的地点;除此之外都是些真实性值得探讨的逸事。孔丘,字仲尼,于公元前6 世纪中期702 生于陬[1]邑,一个强盛的小地方456-457,此地由他的父亲统管。孔子的家族据说代表了宋国国公家族年长的一支,由此可以上溯到殷朝的君王。他们的第一个祖先将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为的是不想杀害篡位的叔父;他们的一个后裔因遭到强势的大臣仇恨而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家逃亡到鲁国,在那里他受到礼遇并获得了官职,这便是孔子的曾祖父。孔丘的父亲70 岁结婚晚年有了这个儿子。年幼的孔丘由母亲抚养,过着清贫的生活;贫穷对于没有私人财富的臣子的遗孀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他们只有一小块分配给他们的土地可以耕种;孔子后来将他所掌握的多方面的实用技能归功于这段贫困的日子:“我年少时贫贱,所以学会了很多技能,但这些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703 接近(公元前)6 世纪最后几年时发生在孔子身上的事我们一无所知704;此后,似乎经过多番犹豫,孔子接受了季孙家族大臣阳虎给他的一个官职;阳虎借他的主人、卿士季意如(平子)457-458 之死囚禁了季意如的儿子季斯,为自己夺得了季氏所担任的卿士之职(公元前505 年),此时的阳虎可能正在努力将那些并非季氏门客的贵族拉拢到自己身边。当阳虎这个篡权者失败并逃亡后(公元前502 年),孔子可能出于退而求其次的想法,曾一度想过委身于阳虎身边另一个大臣公山弗扰,此人仍占据着季氏的主要领地费邑,并希望孔子前去;孔子的朋友、季氏门客仲由(子路)劝阻了孔子,好像还帮他与季斯(桓子)和解,此时季斯刚刚担任起世袭的卿士一职,孔子便效力于季氏705:有历史显示孔子最初担任的职位是中都宰,中都是季氏的一个城邑,之后他得到了朝廷的官职706;孔子曾受命出使齐国,如果从齐景公接见孔子时给予他的排位来看,孔子享受了大臣中很高的礼遇。季斯之死(492年)打断了孔子的仕途:季斯的儿子、继任者肥(季康子)并未如父亲一样恩宠孔子,出于某些不知名的原因,孔子不得不辞任458-459,甚至离开鲁国。后期儒家学派不希望就孔子失宠之事置若罔闻,于是使用了老生常谈的朝廷中的女色会带来不祥的说法来讲述孔子离任的原因:据说齐侯及其大臣担心鲁国在孔子的正确指引下会成为帝国最强的国家,而齐国会因此受损,于是齐侯给鲁定公送来了八十位乐师和舞者,鲁定公接受了,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他都没有上朝,朝中政事无人问津,孔子于是辞任。孔子在几个依附于他的门客仲由(子路)、颜回等的陪同下离开了鲁国,这些人之后成为孔子弟子中的核心人物。孔子的一生似乎都没有停止巡游,在卫、陈、宋这几个小国的朝廷中依自己的性情和王侯的款待程度而往复;他在旅途中经历了很多不幸(那些被列举的短小的不幸只不过是很早的时候所作),这使他有机会发掘圣贤的德行707。大致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孔子最终确立了他的执政哲学以及回归远古圣贤礼仪的思想,这些思想成为孔子学说的基石。也大概是从那时起,孔子开始在他居住的不同地方开办起真正的学校。由于孔子的弟子子有受到季肥的重用,他帮助孔子得到季肥的许可,孔子最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他在国都安顿下来,并不期望获得任何官职,孔子潜心组织学校和教学,他在旅途中所获得的声望和名誉为他带来了众多弟子。几年之后孔子就在那里故去。

对于这样一位在中国人思想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如此重要角色的人物,人们总是想要重塑他的道德画像,了解他的性格以及他如何能保持平易近人。可惜孔子被快速地理想化,使得人们的这种愿望459-460 难以实现:《论语》中专门用于讨论这个话题的章节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理想之人,一位君子,并非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物708。不过孔子的某些特点会从某些特殊日子里这样或那样的事件中显现出来,为我们所了解。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有着某种家族的守护神,孔子的守护神是周公周文王贤良的儿子,鲁侯的祖先,周公托梦孔子,给他提出建议,似乎也向他传递古人的智慧709

孔子身后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要了解他的思想就要从他的学校所传授的知识中去发掘。孔子的学校和当时所有师傅办的学校一样,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学校:它坐落在第二个院子,即家中主厅堂所在的院子,院子的后面是通向内院寝宫的大门710。老师应该是面向南坐在厅堂中,厅堂有几级台阶使其高于院子,弟子们就聚集在院子里;老师授课的情形就如同王侯在隆重的朝会中向他的封臣颁布指令一样;而其他较随意的交谈时间老师则会与学生在一起。前来向孔子学习的弟子会付他一些报酬,但只要来到的学生孔子都会接受,就算报酬再少也如此711。在学习中,孔子特别要求他的学生要思考:他希望学生自己能完成他所要讲授的课程712。他的授课范围似乎是依据官方学校的框架713:这边结束了舞蹈、射箭及驾车,即夏季学期的课程,那边就开始冬季学期的课程,包括礼仪、音乐文学。孔子让学生学习《书经》和《诗经》,特别是后者;他还举办真实的460-462 礼仪课程,《礼记》虽然明显是较为后期的作品但其中的某些章节至少反映了孔子的教学方式。此外,有人认为是孔子首先使用鲁国官方编年史《春秋》作为政治科学和哲学的教材,他在教学中关于这些问题所作的许多评述都保留了下来714。《易经》也是孔子教学的一部分,一说是孔子在晚年时对这部作品产生了兴趣,将其加入其他传统书目中;一说《易经》之所以成为孔子教学的书目之一是因为孔子的弟子编写了《易经》附录的其中一部并对另一部附录做了 评注。

孔子在他的学校里教授一套完整的课程,但这些学习内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们都是非常传统墨守成规的内容。孔子并不教授某一哲学学说:他授课讲解古代典籍、礼仪和政治,有时视课程情况而定他会向弟子阐述一些他的学说观点,但他的学说不应被视为一个新事物,而是由古代文献中自然得出的。正是如此,他拒绝所有具有创新性的思想:他称自己只传递(知识)而不作发明(“述而不作”);他所创建的体系,不管其中包含多少新元素,在孔子看来都只不过是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正确诠释而已,而其中所加入的个性化的内容始终被掩盖着。

孔子的目标715 是统治民众的良政:这是对古代史官派及其462-463 统治学说的延伸;至于每个个人,这是完全被排斥在孔子的研究范围之外的,如同史官所做的一样;个人独善其身的思想甚至从未在孔子那里出现过。统治者的德行是他的职责所赋予的超自然的影响力,是从“天命”而来的,是由它来决定民众的行为是好是坏。

“统治意味着做正确的决定。如果你率领人民走正确的路,谁敢做不正确的事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716

这个主题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17

与君王的每一项品德相对的是民众相应的品行:

“季康子问应该如何做才能得到人民的尊重、忠诚以及努力向德。孔子曰:‘当王侯庄重地对待人民,就会得到人民的尊重;当王侯孝顺又富有同情心,人民就会对他忠诚;当王侯选用好的人而教育那些无能的人,人民就会努力。’”(“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718

不过与君王的缺点相对应的也是他的臣民的缺点,君王要对臣子的不良行为负责:

“如果你没有贪欲,即使奖励偷盗人们也不会偷盗!”(“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上级对下属的影响是无法被阻止的,如同自然界的规律:

“统治者的品德好比风,普通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719

并不是君王做出的榜样引导人民变好720,而是他的463-464 德行改变了人民:

“以德行治理国家的人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721

这样的德行只有在圣贤身上才是完整的;但在孔子生活的糟糕的时期,圣贤无法自我产生,不过至少可以向圣贤靠近,成为占卜派所定义的第二等级的圣人,即君子,这是不受任何阻 碍的。

“人本身的品性是相近的,是他们所获得的品质将他们区分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

“只有最伟大的智者和最愚蠢的人不会改变!”(“唯上知与下愚不移!”)722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学习,占卜派之前已经肯定了这个说法,孔子也借用这个观点;不过孔子所说的学习完全是另一种方式,占卜在其中已不再扮演重要的角色:

“(希望成为)君子之人博学典籍,以礼仪约束自己,那么就不会离经叛道了。”(“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723

但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因为:

“专注于异端教义的学习是危险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724

应该学习的典籍是古代圣贤留下的文献,特别是《诗 经》725;此外还需要礼、乐来补充学习的内容726

学习并不是全部:为了成为君子,人们需要达到道德上的完善,其目的是掌握孔子学说的道德根基“仁”,即“爱人”727464-465 君子的完善可以这个品质来总结:(www.daowen.com)

“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又怎么能满足君子之名的要求呢?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能背离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728

这项品德应该是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基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29

对父母的敬爱,“孝”,以及对兄弟的尊敬,“悌”,则是仁德的基础730:事实上,人们通过在对亲人的义务中实行仁德而学会将其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这种仁德不是没有差异的,不是对亲人或外人都相同的对全人类的爱(在这一点上它不同于稍后的墨子所宣传的“兼爱”);相反,仁德应是非常鲜明的对正确事物的赞同以及对恶的反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731

实现仁德的方法主要是:

“克己复礼为仁。”732

所谓“克己”,就是要消灭自己身上对于别人的优越感,不自夸,不怨恨,不贪婪,虽然做到这些已经很难,但这可能还不足够733。而礼仪所划定的道德范围能够给予人们准确的指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734。由此可以看出礼仪在儒学中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是在人际关系的特殊情况下推行仁德的实用准则,由于它源自远古的圣贤,它还与生俱来地带着一种命令式的力量。

这些便是想要成为君子的人所需要做的465-467 双重努力:学术上的和道德上的。学术本身是不够的: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735

智者能够清楚地知道他所缺的是什么: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736

同时,道德上的努力应该排在第一位: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同‘悌’—译注),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737

孔子将这种双重的努力以一个词语来概括:“修己”738。当君子完成了这样的修炼到达终点,他就与天降的圣贤几乎一样了。不过也还不是完全一样: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739

上者,圣贤;次者,君子。

不过这种个人的修炼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方法: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740

人们之所以要努力地完善自己,不是为了让个人受益而是要让全体民众受益(这与仁德相符)。而民众受益并非要求每一个人改变,每一个人的改变久而久之会逐步地变成一场整体的变革。事实上,在这里并不需要民众的智慧: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741

因此并不依赖于民众。改变只能由上而来,来自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拥有这种经过圣贤加持的美妙的权力467-468,孔子也将此权力赋予他的君子。如果统治民众的君王或大臣是一位君子,那他一下子便能以他的德行重树世界的秩序:

“如果一世有一个(真正的)君王,仁德将会统治。”(“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742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道义不适用于普通人: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一样,孔子的道义也是彻底贵族化的,它只适用于民众的主人;而只有当君子成为统治者的一员,他所付出的努力才能产生结果;如果他始终只是一个普通人,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的大臣或一般的贵族无须修炼;每个贵族都有可能被统治者授予大臣的职责,他们应该为这种可能性做好准备,并非刻意要求,但以此为目的而修炼。

以上便是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就算不完全是孔子一人构想的,也至少是在他死后一个世纪人们仍在他的学校中教授的。除了圣贤和圣德在其中所占据的近乎宗教理念的重大影响外,它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社会道德体系,而非个人体系:人从未作为个体被考虑,而始终以他的社会关系,主人(君主或大臣)或庶民,来衡量。个人的完善在孔子学说中只是附带性地出现,作为一种君子养成的方法,而君子可能因其神秘的德行突然之间成为世间秩序与和谐的统治者。不过孔子学说也正是因此而独特:首先,它第一次在中国明确提出学术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其次,并非出自本意,在它研究君子行为的过程中描绘出了一些真正的个人道德的线条,在这个并不重视个人的体系中若隐若现。有些观点(特别是由于孔子学说与圣贤品德的古老理论相近)认为孔子与他非常欣赏的古代史官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另一些人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孔子影响了他之后的更为独特的哲学家并预示出他们的存在。孔子使得中国的哲学走出了孩提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