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颂歌构成了《诗经》的最后三部分,从古代就被称为“小雅”、“大雅”及“颂”。最古老的篇章似乎是在祭拜周王祖先的庆典上为配合舞蹈和音乐所唱颂的,时间上应上溯到周朝鼎盛时期,即(公元前)9 世纪前后654。这些篇章为后期周王室本身以及各诸侯国的作品做出了榜样:根据某些佐证,我们所得到的宋国的颂诗作于(公元前)6 世纪中叶;鲁国的则据说是鲁僖公 (公元前658 年—公元前626 年)命人所作。这些作品的数量本是非常巨大的,但那些未被收录在《诗经》中的作品今日已经失传,只剩下一些关于禹的传说的诗篇片段,大概是为祭拜这位帝王时所作。这些作品并非全部用于宗庙的祭祖仪式,有些是模拟早期的作品,用于朝廷所有的礼仪庆典,包括宴会、射箭仪式、款待宾客等;也不是只用于定期举行的庆典,有时也为了庆祝429-430特殊的场合,正如周宣王令人用诗句书写他率军出征之事,大概就是为了庆祝胜利之用。
不管这些宗教颂歌用于什么场合,主题又是什么,它们都是根据同一类型构建的。诗节是固定的,不过诗句的数目各篇不同;诗句都很短,只有四个字组成,由于中文多是单音节字,也就是说诗句为四音步,极个别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五个字的诗句—这大概是由颂诗所伴随的舞蹈的节拍(所决定的),舞蹈节拍迫使诗人使用了这种总体上的单调诗句,同时又带了几处例外655。这些诗歌中有些是不押韵的,但大部分押韵,不过押韵的方式并不规律,不同的押韵方法,如平韵、两句两句押韵中间又带着不押韵的诗句等,都会组合在一起出现在同一首诗篇中。
说老实话,这些宗教颂歌的诗歌价值并不太高:作者大多受限于音乐或舞蹈的要求以及韵律的单调;此外这些愿望和祝福用语、向神灵祈求的言语以及表达感谢的用语都需要使用惯常的固定用语,这也使得诗人无法做出改变;因此严格与宗教相关的部分是极其平淡的。叙述的部分就好很多,有些如同生动的画像656。
其余的诗歌并非长期单纯地为宗教所用,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歌形式也用于平民的主题:如一个朝廷高官(根据诗序,苏公的家族在西周担任要职)讽刺他的敌人暴公的讽刺诗657;广泛意义上的讽刺诗,讽刺那些诽谤者及阿谀奉承者658;或是抨击朝廷治理不善导致日食的诗歌659;抑或表达父母对孩子之爱的哀歌660;战士抱怨将军带他们打了败仗661 的诗歌;以及寡妇的哀怨662,等等。这些作品不同于宗教作品,作者不用再拘泥于舞蹈节奏的限制,虽然作品的思想不算太深刻,表达手法也有些单调,但这些作品要好于宗教作品。它们作于西周末年,其中的一首准确地提到了公元前735 年日食的时间,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663。
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诗歌出现了:这是模拟大众生活的诗歌。依据年轻人在春天庆典上所歌唱的节奏和主题664,人们在(公元前)8 世纪和7 世纪前后创造出了非常精致的宫廷诗歌,它们很快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整个中原传播开来。这其中最古老的诗篇可以在《诗经》的第一部分《国风》中找到;《书经》中也收录了一篇;再后期一些的作品则被《左传》《国语》等引述。(www.daowen.com)
这些诗歌比宗教诗歌更为自由:诗的章节并非总是固定的;虽然四字节拍的诗句还是最常见的,但也会经常出现一些不同长短的诗句,不仅有五个字的,还有更长的,如六字、七字甚至八个字的诗句,也可能更短,三个字、两个字甚至一个字的也有;这些诗句与常规的四字诗句交叉在一起,或这些(长短诗句)相互组合;韵律分布则与宗教诗篇差不多。
这些诗歌的特点是借用大众生活的主题和歌谣来影射当代朝廷生活中的事务。这些诗歌本身并非民间歌谣:来自不同诸侯国的诗歌都是用同一种方言写成,仅此一个事实便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但它们民谣模仿得非常接近。
(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的不幸之处在于当人们忘却了诗歌创作的背景431-433 后,诗歌就会变得难以理解,而对创作背景的记忆很快便会被淡忘。评注家们浪费了很多时间试图找出那些诗句的意义但都是徒然:那段时期的历史为人所知的甚少,而且不止是历史,还需要知道朝廷的杂闻逸事。有些诗篇可能是有政治用意的,但更多的诗歌看起来都是爱情诗歌,讲述相约、谴责、断交、因爱伤感665、遗憾、抱怨、对年轻男女的描述666,等等;大众生活的主题只不过是掩盖着作者情感的一层薄纱—英法珍藏的诗歌也曾使用类似的手法。还有一些诗歌是记录某些场合的小诗,如某个公主的婚礼、孩子的出生、对公主和公子的赞美、一次高调的狩猎或一次胜利的出征667 等。此外还有各种题材的诗歌:有赞美大树的诗句,据说在周武王统治的鼎盛时期召公坐在这棵树下主持公道;有些诗是来解释成语;还有些是家庭生活的小场景6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