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晋国灭亡:黄池事件揭示脆弱,争斗削弱统治家族

晋国灭亡:黄池事件揭示脆弱,争斗削弱统治家族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61 黄池事件将晋国真正脆弱的一面突然间曝光出来,在这之前晋国强大的声望尚能掩盖住它的虚弱;不过这一事件本身还不足以导致晋国之后的崩溃。然而不幸的是晋国存在着导致其灭亡的更深层的祸根:大封臣之间从未间断的争斗事实上已使晋国逐渐削弱,也令统治家族的威望最终消失殆尽。一场速战速决的战役可能使智瑶彻底取胜,但对晋阳的围攻却拖延了很久。

(b41)361 黄池事件(公元前482 年)将晋国真正脆弱的一面突然间曝光出来,在这之前晋国强大的声望尚能掩盖住它的虚弱;不过这一事件本身还不足以导致晋国之后的崩溃。在大约十二年后,随着智伯所取得的胜利,晋国开始重新振作,对外重又获得了自己的地位;智伯首先在犁丘以一场短暂而漂亮的战役大败齐军(公元前472 年),以惩罚齐国多年来协助叛乱者;随后进攻郑国,第一次因齐国的救援未能取胜(公元前468 年),之后在公元前463 年将其击败,郑国被迫臣服。然而不幸的是晋国存在着导致其灭亡的更深层的祸根:大封臣之间从未间断的争斗事实上已使晋国逐渐削弱,也令统治家族的威望最终消失殆尽。

恶习几乎在晋国初始时就形成了。晋侯362-363 随意地将土地分给他们的宠臣,要么是他自己领地的一部分,要么是新吞并的土地,从(公元前)7 世纪开始后者更为盛行;这样便在晋侯周围形成了由大封臣组成的强大的贵族;晋国地势多山而复杂,又被众多狭窄的河谷阻断,这便使得这些封臣在自己的领地能够获得越来越大的自主权。这是一个由大家族组成的不安分的贵族阶层,家族的首领要求家族中辈分低的分支绝对服从,首领之间则不停歇地争斗以扩大自己的领地或在新朝廷中谋得要职。最初的(贵族)核心由曲沃伯爵的忠臣的后代组成,因曲沃伯爵在公元前7 世纪初帮助他们推翻了家族中年长的一支,这个核心包括韩氏诸侯,其前辈是晋武公的弟弟,在进军都城的征途中为晋武公驾车;梁氏诸侯,前辈是晋武公战车上的卫士;栾氏诸侯,等等。晋献公的宠臣帮助他攻克敌国,赵夙获封耿,毕万获得了魏;晋文公在长期流亡生涯中始终有忠于他的随从陪伴,如胥臣(臼季)、荀林父—出征楚国时为晋文公驾车(公元前631 年)以及他的母系表兄弟狐毛和狐偃;晋献公和晋文公这些宠臣的后代也形成了强势的家族,还没算上已经是重要家族的赵衰、魏犨,他们也排在第一位。此外还有晋侯家族的旁系,如晋靖侯(公元前858—公元前841 年)的后裔栾氏,晋献侯(公元前822—公元前812 年)的后裔羊舌氏,晋文侯(公元前780—公元前746 年)的后代籍氏(此姓因其祖先担任典籍之长而得),祖先为曲沃伯爵叔父的韩氏,等;以及来源各异的家族,如祁氏、范氏—他们自称是逃亡到晋国的杜伯(公元前730 年被周宣王所杀)的一个儿子的后代609,因此是古老的唐国363-364 诸侯—唐国被周吞并前所处的位置是晋国都城所在地;还有采纳了中原文化的野蛮部落首领,如太原地区的狐氏,该部落的一个女儿是晋文公的母亲,等等。所有这些家族相互嫉妒、相互争斗,甚至真枪真刀地作战。新成立的两支军队以及后来被称为新军的三行给予了这些家族中的某些人优于他人的影响力,因为这些军队的统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封臣,虽不是绝对世袭的,但这些统帅一直保留在赵、韩、魏、范、栾、先及荀氏两个分支的家族中;荀氏的其中一支有个独特的名字,“中行”(三行的中间一支)。

(公元前)7 世纪末,赵氏是最强大的家族,先是有赵盾—赵衰的儿子、晋文公的外甥,赵盾在晋灵公未成年时摄政,之后将晋灵公杀害(公元前607 年)并将晋灵公的叔父晋成公推上国君的位子,而他自己保留着自己的权力;之后是赵盾的儿子赵朔,他娶了晋成公的姐姐。赵朔也大权在握,引起了其他诸侯的嫉妒和不满,他们进攻赵朔并将他全家诛杀(公元前583 年)。这之后赵家的权势失去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赵家的财产和职权先是充公并由晋侯给了祁奚,但之后又归还给了避开大屠杀的赵朔的儿子610。(公元前)6 世纪最初的四分之一时间里,最重要的家族是郤氏:晋厉公(公元前580—公元前573 年)时,郤氏担任三卿五大夫611。晋厉公希望借助郤氏的364-365 敌人胥氏来铲除郤氏,他杀死“三郤”并满门抄斩,将三郤的尸体陈尸朝堂(公元前574 年);不过当他的宠臣想在他面前杀死栾书和中行偃(荀献子)时,晋厉公却起了恻隐之心,他将这两人放走,没过多久他就为自己这一时的心软付出了自己的性命(公元前573 年)。晋厉公之后,晋国国君的威望就只能靠大家族之间因妒而生的互相监督而得以维持:大家都看得到公元前550 年当栾盈在都城谋反时,是多亏了与栾氏敌对的家族阻止才使栾盈的计划失败612。不过经过了一代又一代这些大家族也逐渐消亡:如果说赵氏有幸逃脱灭门之灾,那么郤氏(就没有那么幸运)在公元前574 年被诛杀;栾氏在公元前550 年的事件后被处死;羊舌氏和祁氏在公元前514 年被摧毁;公元前506 年轮到伯氏,他们的首领逃到了吴国。公元前497年一场持久的内战开始了,开战的一方是赵、魏、韩、智(荀氏的一支),他们成功地保护了晋国国君,另一方是范氏和中行氏,后者不但得到齐国的支持,也得到周王的支持,虽然周王的支持效用不高,但却在某种程度上令叛乱合法化;直到公元前490 年,叛乱者所有的封邑都被攻克,内战才结束,叛乱家族的首领被迫逃到了齐国,他们的土地先归还给了晋国国君,之后在公元前458 年被四个胜利的家族瓜分。在存留下来的四个大家族中,赵氏和智伯是此时最强大的,但他们因相互仇视而彼此牵制,直至赵鞅死后,智氏首领荀瑶继承了赵鞅的中军将一职,即卿士的职位,此时荀瑶终于感到行动不再受约束,便放任自己想要成为晋国国君365-367 的野心。荀瑶差一点就成功了,他在公元前457 年驱逐了晋出公,晋出公尝试求助于齐、鲁,想干掉荀瑶(未果),荀瑶以还是孩子的晋哀公取代了晋出公。之后荀瑶想要征服他的旧盟友,要求他们将所得的中行氏和范氏的财产交出来;韩氏和魏氏被说服了,只有赵鞅的儿子赵无恤自认足够强大,拒绝了荀瑶的要求;赵无恤离开了朝廷,前往他的封地晋阳(近今天的太原府)并固守在那里;智伯带领韩氏和魏氏前去攻打赵无恤(公元前455 年)。一场速战速决的战役可能使智瑶彻底取胜,但对晋阳的围攻却拖延了很久。他的盟友本来就是不得已才跟随他前来的,此间秘密背叛了他转向赵无恤一边。荀瑶被杀,他的家族被抄斩,财产被赵、韩、魏三家瓜分(公元前453 年)。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荀瑶因自己的狂妄和疏忽毁了自己:在围攻期间,荀瑶下令将晋水的一条支流改道以水淹晋阳城,一日他乘车视察工程,魏驹(桓子)为车夫,韩虎(康子)为卫士与其同行,荀瑶突然说道:“我之前不知道一个人就可以毁掉一个王国,现在我知道了:可以用汾水对付安邑,用绛水对付平阳。”两位随从大惊失色,因为这两地正是两人封邑的都城。不久后他们就与赵无恤达成了共识。荀瑶被杀后头被砍下,他的颅骨被涂上漆当作赵氏的饮酒之器613

此后的三十年是晋国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最混乱的年代614。智伯367-368 之死成了中央集权的终结:赵、韩、魏三位大夫因恐惧谁都不想担任卿士之职;他们宁愿放弃彼此间的争权夺利,于是在公元前424 年相互承认了各自的独立;他们旧时国君的后代晋敬公以及他的儿子晋幽公只剩下绛城和曲沃地区,不得不朝见这三位过于强大的封臣。公元前420 年晋幽公在宫殿被他的妻子所杀,魏文侯利用晋幽公死后的混乱将他的一个心腹推上国君之位,是为晋烈公615;晋烈公及其两个继任者从此都臣服于魏文侯,直至最后一个国君晋静公被流放并贬为庶民(公元前376 年)。周天子威烈王在公元前403 年正式承认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并分封魏、韩、赵三家为诸侯。

三个新诸侯国的领土极其错综复杂。(公元前)5 世纪初,赵国占据了原晋国北部的所有地区:诸侯本人的领地在今天太原府所在的盆地;向南,不能确定汾水下游赵氏旧有的封地—“赵”的姓氏便是由此而来—是否仍然属于赵国;赵氏家族及其封臣的领地分散得很广,远超出了赵氏原封地的边界;向西,赵国很可能达到了黄河边;向东,毫无疑问黄河旧道(大约为今天的滹沱河和漳河所经之处)成为赵国与齐国的分界,在今天直隶省的广平府和顺德府地区368,这里还有执政家族一个旁系所拥有的封地邯郸。北方的野蛮部落王国代国在今天的宁武和大同地区,随后被降服的胡人部落儋林和林胡分布在黄河两岸,(这些野蛮部落所在地)几乎将赵国的领土增加了一倍,并在其分散的封地中形成一块紧凑的区域:赵国诸侯便是从这里招募骑兵和骑马的弓弩兵,他们是(公元前)4 世纪赵国军队的主要力量。赵国的国都位于东部,先是在中牟(424 年),从386 年起迁到邯郸616。但属于韩国和魏国的领土将赵国东部的这部分地区与赵国西部和北部分隔了开来。

韩国(的领土)小很多。韩氏的首领为姬姓,他们中的第一位,韩武子,接受了黄河岸边的韩地为封地。不过这块封地似乎并没有在他们手上停留太久就被秦国吞并了;到了(公元前)5 世纪初,韩氏定居到一个没有那么危险的地区,在汾水边,靠近今天的平阳府。在这个时期,韩氏的重要性已经建立起来,从公元前587 年起韩厥就是晋国六卿之一,是六支军队其中一支的世袭指挥官。他的儿子将居所搬到了沁河下游的周地,即今日的武陟,由此可见韩氏家族的领地在韩厥去世时向东延伸了很远。公元前514 年,韩氏在同族的废墟上逐步扩大,此时羊舌和祁氏被灭绝,到了公元前453 年智伯也被铲除。(公元前)5 世纪末时,封地主人的变更不计其数(例如平阳原属于韩氏,韩厥曾居住于此;在某个不确定的时期它转到了羊舌家族手中;当羊舌氏被灭绝、财产被充公后,这块封地在514 年又被封给了赵朝—百年之内至少有三次变化),韩国的领土大致包括了整个沁水盆地以及盆地东侧的山区,这里的山区也是两条漳河的发源地(此地曾为野蛮部落赤狄所居住的上党地区);还包括今天山西的东南部,以及河南怀庆府以西的地区。由此韩国北侧与赵国接壤,南与郑国相邻,以黄河分界;随后不久韩国攻克了郑国(公元前375 年),将疆界扩展到今天河南的整个中部,西接周王的领地,南邻楚国,东靠宋国

魏国继承了之前晋国在黄河周边的几乎所有土地。它的领土围绕着它最初的领地—魏(即今天的芮城,在山西西南端的解州)逐步地扩大,此地是在(公元前)661 年封给毕万的,毕万曾是晋侯的车右,陪伴晋侯打了很多胜仗。魏氏家族起初是姬姓的小农家族,他们与子姓及其他部族一起在黄河两岸从汾水河口洛水河口之间的区域形成了当地的小贵族阶层。当其中一个家族成功地建立了周朝之后,这些家族纷纷声称自己的祖上都是源于不同的王室家族的。毕万声称他的家族早就开始在晋国担任重要的角色,家谱学者也没费什么困难就帮他找到了一个祖先:周朝建立的历史是与周公和召公联系在一起的,而毕公是协助他们巩固新朝代的人物之一,以毕公之名来解释自己的身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魏国的领主于是便很自然地接受了毕公作为了自己的祖先617。不过魏氏真正的飞黄腾达369 是在一个多世纪后才开始的。(公元前)7 世纪中,魏氏领主魏武子以及在他死后他的儿子魏悼子都将自己的命运与公子重耳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重耳在流亡十五年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成为晋侯,作为对魏悼子的奖赏,他将魏地归还魏悼子并将晋国北部的霍地也封给了他,同时还赐予魏悼子“大夫”的封号。魏悼子的儿子魏绛是晋悼公的宠臣,做了八年大臣(公元前569—公元前562 年);从此时起魏家名列“六卿”,分享晋国的权力。(公元前)6 世纪末,魏绛的孙子魏献子再次成为大臣。我们并不很清楚魏大夫在(公元前)5 世纪期间领土扩张的情况,但我们所知道的是魏氏从被灭绝的家族中获得了重要的财产,包括公元前514 年灭绝的祁氏和羊舌氏,公元前490 年的范氏和中行氏,以及公元前453 年的智氏。(公元前)5 世纪末当魏国彻底独立时,其领土包括了黄河两条支流间原属于晋国的所有领土,在今天山西的西南端:魏国在那里拥有晋国的旧都安邑,并将它作为自己的都城,直至公元前365 年;它还拥有黄河右岸一部分曾经属于晋国的土地,在黄河与洛水所形成的三角地带的南部(今河南西北部)及西部—(公元前)5 世纪的最后几年从秦国夺回的河西地区618。除了369-371 黄河两岸这片紧凑的区域,在原晋国的西南侧,魏国还占有旧时卫国的东部地区,以及曹国的全部领土,即黄河折向东流时所经过的两岸地区,在今天直隶、河南和山东的交界处,在大梁(大致在今天河南省的首府开封府)周围;大梁从公元前365年起成为魏国的都城直至魏国独立的终结。不过魏国的这两部分领土被韩国分隔开,相互间无法沟通。此外(魏国还拥有)在公元前408 年吞并的中山国(在直隶的定州地区),但中山国四面被赵国包围着,始终与魏国在西部和南部的领地相隔绝;中山国似乎成为魏国统治家庭的封地,先是属于太子击,在太子击即位(魏武侯,公元前386 年)后这里给了他的弟弟挚,之后还曾属于其他公子619 直至300 年中山国被赵国攻克,(魏国)公子被驱逐(公元前296 年):(赵国的)这次胜利正是得益于中山国与魏国其他领土的隔绝。

这种错综复杂的领土分布导致了三个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希望能够实现统一。不过不论哪一方所做的尝试都未能成功:(公元前)386 年因赵武侯的继承问题赵国发生内乱,魏武侯借此机会支持赵武侯的儿子对抗被群臣拥立的赵敬侯并协助他围攻邯郸,企图夺取邯郸,但未能如愿。几年之后的公元前370 年轮到魏武侯死后魏国内乱,韩国和赵国便利用这个时机进攻魏国;赵成侯希望借此机会灭绝和瓜分魏国,韩懿侯可能担心赵国的势力会因此而不成比例地壮大,反对赵成侯的打算。到了这个时期,原本力量悬殊的三个诸侯国逐渐变得势均力敌,特别是在它们当中最小的韩国在375 年吞并且灭绝了郑国之后。在北方建立起一个强大国家的机会变得十分渺茫。

609 范氏又称士氏,由其祖先担任“士”之职得名。

610 这便是司马迁在《史记》(沙畹,V,15-22)中以富有戏剧效果的手法讲述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唯一能够确定的史实一是(公元前)583 年赵氏被抄斩,这在《春秋》中有记载(《成公八年》,理雅各,366,[ 顾氏,TT2-69 ]);另一个是后来赵家的财产被归还—因赵氏在三十年后又出现了;其余的应该是出自历史小说,周朝末年的文学领域有众多这样的小说。—祁氏与郤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家族 ,如正文前文所显示的。(www.daowen.com)

611 《国语》(《周语》),卷3,第一段。

612 《左传》,501,[ 顾氏,TT2-387 ] 中将这些不同家族的情形突显出来。参阅彭安多,《晋国史》,273-274。—有关这一事件,也可见正文下标346-347 处。

613 《战国策》,卷6,1b(赵);参见《史记》,V,174。

614 这段时期也是最鲜为人知的—我们完全不知道公元前453 年至公元前424 年间晋、赵、韩、魏都发生了什么:《史记》,沙畹,IV,335(《晋纪》)只指出了一个事实,即晋幽公臣服于他的大封臣;有关赵、魏、韩的章节没有任何这段时间的内容;《竹书纪年》(《中国经典》,III,167-168)甚至没有提到晋阳被围和智伯之死,只提到了魏文侯在434 年即位[即晋敬公(451—430 年)十八年,参见《史记索隐》的引述(《史记》,卷39,15 b);现存的文献错误地将此年代说成(晋敬公)12 年]。这两部著作对于这位被智伯送上国君之位的晋侯的谥号也不统一:《史记》称其为晋哀公而《竹书纪年》为晋敬公。(史籍)对于这段时期的沉默大概是因为在削弱得近乎无能的晋国,大封臣已经几乎独立,官方的编年史家无以再记述这些封臣的事件,但在封臣中定期编制官方编年史的习惯还没有开始。

615 《竹书纪年》,见《史记索隐》(《史记》,卷39,15 b,参阅沙畹,IV,335)。现存《竹书纪年》168 中写为“晋大夫”而非“晋夫人”,但秦嬴是个女子的名字,所以(《竹书纪年》的)错误是很明显的。

616 两者在同一地区,前者在彰德府(河南)的汤阴附近,后者靠近广平府(直隶)。

617 《书经》,XXII,3,XXIII,1,等,理雅各,II,545,562,等;《史记》,卷44,1a;沙畹,《历史的记忆》,V,223。

618 《秦纪》(《史记》,沙畹,II,58)提及(秦国)在公元前385 年前后攻占河西:但根据上下文来看在这个时间河西已不属于秦国,因此所谓战胜魏国之说(要么出自编年史家,要么来自司马迁)只是为了说明这片领土几年前曾被秦国攻占但又被魏国夺了回去。魏国的胜利是在魏武侯死前(公元前387 年),因为吴起将军曾为魏武侯掌管河西好几年(《史记》,卷65,3a;可惜司马迁概述的《吴子》是由公元前3 世纪某个作家所作,他以富有传奇色彩的事件美化了吴起的一生,不顾历史事实并充满了时代错误);此次魏国的胜利肯定是公元前409 年远征的结果(《史记》,沙畹,V,138;《竹书纪年》,理雅各,169)。

619 中山国的一位领主“中山君”在公元前343 年为魏惠王的大臣(《史记》,沙畹,V,155):这可能就是庄子所说的中山牟,在经历了精彩的朝廷生活后,这位哲学家兼智者抱怨他在自己领地孤独和半野蛮的流放生活(中山曾为白狄的居所)(《庄子》,卷28,460;《列子》,卷4,127;《吕氏春秋》,卷21,7 b)。他的后代继续执掌这个诸侯国(《吕氏春秋》,卷2,9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