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主要诸侯国的领土构成

主要诸侯国的领土构成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次交锋时诸侯的军队就溃败了,只留下王室的军队独自作战;受到猛攻的桓王至少成功撤退但在战斗中他的肩部被箭射伤543。事实上他的国土在壮大的过程中与两个历史悠久的诸侯国发生了冲突,即北边的卫国和东边的宋国。自此黄河中游地区一直被分割成一系列面积不大的小国家,包括王畿、郑国、卫国、宋国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强大到能够降服他国。但这些国家权力集中的方式彼此差异很大。

主要诸侯国的领土构成

(b31)281 幽王之死及国都被劫掠是对帝国的粗暴一击。野蛮部落离开后,大臣之一的虢公翰将幽王的一个儿子王子余臣扶上王位,但余臣不能留在成为废墟的宫殿中,便被安置于不远处的携地[1]。不过申侯和他的同党却拥立逃亡在他们身边的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平王,几乎所有的诸侯都认同平王;但他们不敢前去攻打携王在西边的领土,于是平王被带到国都洛邑(今河南府附近282-283,位于洛水边)并在那里隆重地登基(公元前770 年)。王室的领地就这样被分为两部分,西边渭水河谷及旧都镐京在内的土地属于携王,东边洛水河谷的部分只属于平王。直到二十多年后晋侯打败并杀死携王(公元前750 年),这两部分才重新合二为一。

不过王权没能再像上一次厉王被流放后那样得以重新树立起来。国都以及旧有王权领地的丧失是沉重的打击;新的君王在其安顿的地区将被孤立起来。平王还很弱小:只有七个大诸侯追随他,而为了令他们顺服,平王不惜以赤牛为牺牲品庄严宣誓将这些诸侯的职权世代保留在他们的家族中538。不过对外平王还保持着他的威信,对封邑,至少是附近的封邑的权威也实实在在地保留着,如对晋、虞、虢、卫、郑、蔡、陈、沈等,这些封邑领主中的几位相互争斗,对朝廷高官的职务垂涎欲滴;(公元前)750 年,不论是击败了携王的晋侯还是战胜了野蛮部落的秦伯都不敢将胜利得来的土地据为己有,而是上缴周王539。此外,平王也积极参与封邑的事务,令封邑领主感受到他的权威;在(公元前)8 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即(公元前)716 年和(公元前)708 年,当晋国的贵族及其后裔曲沃伯爵剥夺了他们领主的权位并取而代之时,平王的继任者桓王两次派兵平定晋国的叛乱。不过在平王和桓王统治的四分之三个世纪中,权力其实掌握在郑国伯爵手中,他们父子相传283-284 为周王的卿士,长期不间断地担任这个王室最高要职使得他们能够较轻易地满足个人的野心,牺牲邻国来扩大自己的封地。

郑国伯爵是周王的近亲,他们的前辈是宣王的弟弟[2],在其侄子幽王在位时担任司徒之后于(公元前)773 年获得了一小块封地,在今开封府附近,他(郑桓公)继续在朝廷任职,派其子[3]管理封地;在那里其子与当时的太子宜臼及其外祖父申侯结盟,并于随后的(公元前)761 年娶申侯之女为妻540;他(郑武公)与申侯、卫伯以及当地其他诸侯一起将宜臼推上王位,即平王,并将他安顿在洛邑。作为奖赏,郑武公与他的父亲一样获得了司徒的职务541,不久之后(即公元前768 年)又获得了新的职权,大概就是伯爵的职位542,这是沿用了周朝初期的政治传统,即由召公和周公两位伯爵共同掌管大权。郑武公借此横扫邻国扩大自己的领地:(公元前)767 年后他征服了洛水和黄河交汇处的东虢国,一步步建立起一个相对重要的诸侯国。在他死后(公元前744 年),他的儿子庄同时继承了他的郑国伯爵和(周王室)大臣的(双重)身份并继续在他的职权掩盖下进行自己的事务。此时的郑国已经很强大,连周王也无法动摇它的重要性:周平王在他统治末期试图削弱郑国但没有成功;周王尽量减弱郑庄公的权力,让他与虢国(南虢)公分担职责。当时由于庄公的弟弟在其母协助下叛乱(公元前722 年),庄公忙于平定内乱,形势似乎对平王有利,但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了,平王也不得不放弃他的计划。更令平王感到羞辱的是他不得不与郑庄公互换人质。平王死后(公元前720 年),他的孙子桓王再次284-285 尝试摆脱郑国对其的令人厌烦的控制,他任命虢公为卿士。庄公为了报复此举拒绝上朝并破坏王室的土地:直到(公元前)717 年庄公才决定上朝。但桓王并没有好好接待这位已经非常强势的诸侯,这是桓王犯下的错误,庄公愤怒地离开王室朝堂并再也没有回来。

郑庄公并没有过分担心自己(在朝廷)的失势,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足够强大可以独自继续完成自己的目标。他的野心是在黄河转弯处的平原上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降服或消灭当地所有其他诸侯国,甚至最终推翻周王取而代之。所有受到威胁的邻国组成了联盟,并拉桓王加入,桓王对郑国的担忧并不比这些诸侯国少,而且他也要惩罚这个十年都没有再来朝贡的封臣。(公元前)707 年秋天,桓王率军出征郑国,但此次出征遭到惨败。第一次交锋时诸侯的军队就溃败了,只留下王室的军队独自作战;受到猛攻的桓王至少成功撤退但在战斗中他的肩部被箭射伤543。繻葛之战的失败标志着王权的彻底丧失,从此之后王权显然再也没有了真正的实力。

不过郑庄公虽然如此解除了(周王)这一侧的忧虑,但还远远没有达到他的目标。事实上他的国土在壮大的过程中与两个历史悠久的诸侯国发生了冲突,即北边的卫国和东边的宋国。这是古代殷王的领地被征服瓦解后留下的两块碎片:卫国在都城及黄河以北的土地上建成,而宋国只保留了位于南部的家族最早都城之一亳周围的土地,在黄河东南,今归德府境内。这两个诸侯国与新晋的郑国势均力敌,谁也未能拔得头筹,庄公所梦想的强大国家一直也未能建立起来。它们之间相互的惧怕和嫉妒285-286反而导致了长期的对抗,直至这几个国家消亡。卫国在晚期由于狄部不断的入侵退出了(三方较量的)游戏,狄部是将山西与河南和直隶分隔开的野蛮部落,他们的入侵在(公元前)7 世纪上半叶彻底毁掉了卫国。但郑国与宋国的对抗却持续了数个世纪,任何一方都没有强大到能取得最终胜利。起初郑国差点取得优势,这是在(公元前)8 世纪的最后几年,郑庄公利用宋殇公被杀引起的内乱成功地将自己扶持的人送上了宋国的王位(公元前710 年),但当郑庄公于十年后死去后,宋国公帮助觊觎王位的突(其母来自宋国一个大家族)推翻了他的兄长昭取而代之(公元前701 年),以此摆脱了(郑国的)控制。自此黄河中游地区一直被分割成一系列面积不大的小国家,包括王畿、郑国、卫国、宋国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强大到能够降服他国。相反在距离国都较远、中央权力的影响力较弱的地区,小型封地分散的力量慢慢集中到几个诸侯强国身上,如北方的晋国,西方的秦国,东北的齐国及南方的楚国。但这些国家权力集中的方式彼此差异很大。

在济水下游的齐国似乎很久以前已经存在:在殷朝的铭文中已经见到过齐国的名字;从最远古的时代开始,齐国好像就已经构建在它最终的领土范围内—在黄河和大海之间,在今天的直隶和山东两省交界处占据着济水两岸,其国都在济水南边的临 淄544。齐国的国公后来承认他们对东部地区的权威源自周公,周公派召公给他们带来这样的权力:“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287-288 至于无棣,五侯九伯,女实征之”545,这与方伯的使命相符。这个文献很显然不是原作,但至少它强调了一个正确的事实,即齐国的统一渊源已久。

(与齐国)不同,晋国和秦国在(公元前)8 世纪末及7 世纪初时需要通过战争外交艰难地在北部和西部建立起他们的国家。晋国最初是方圆只有百里的一小块土地,位于山西西南,北为汾水下游,西为黄河,都城为翼;旧时为唐国,被武王从尧帝后裔的手中夺取过来。它是与邻国不相上下的一个小封邑,一度险些在内乱中瓦解—晋昭侯行事不慎将重要的曲沃地区封给了他的叔父成师(公元前745 年)546,从此曲沃的伯爵比他们的领主还要强大,伺机取代晋侯,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里不停进行叛乱和战争;晋侯变得如此弱小,不得不求助于周王帮助自己对抗挑衅的封臣547。曲沃武公最终在(公元前)678 年取得了胜利,他杀死了晋侯缗,向周僖王献上了所有晋国的财宝得到了周王的认可,晋国重又统一并迅速发展起来。武公因年事已高,只统治了两年,不过他的儿子献公却是个精力充沛的王侯,在他统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公元前676 年 - 前651 年),他首先巩固了288-289 对其封臣的权威,随后在区域中取得优势。(此前)晋侯与曲沃伯爵的内战对其他封臣来说并非无利可图,因此重新到来的和平并不怎么受这些封臣的欢迎,在这些人中间,献公的叔伯和表兄弟们尤为不安分,特别是在献公任命这些亲属之外,甚至是家族之外的士蒍作为卿大夫(士蒍是杜伯的后裔,杜伯被宣王所杀后其后裔躲避到晋国)之后,于是他们中有些人被流放,有些被杀,他们笨拙的反抗令献公通过一场大屠杀将他们肃清(公元前669 年)。这些人似乎还有太多余党在都城,于是献公放弃了翼城,迁都到被他加固过的绛548。在这样安定内部之后,献公开始以消灭邻国来扩张领土。他此时的领土仍很小:西边有耿、魏;西南有芮、荀,南有虞、虢,这些都是周王直属的封邑,并参与了对抗曲沃的战争。向北,霍国的情形也类似,而赵国的诸侯大概为了得到晋国的协助攻打狄部而投靠了晋—赵夙当时为献公驾驭战车。黄河两条分支间的三角地带被(献公)征服(公元前661 年);献公很快越过黄河,向西消灭了韩国,向南灭了虢国;随后他在进攻虢国返回的路上又打败了虞国(公元前655年),从而实现了他领土的统一。如此征战得来的封地被分给了忠于晋国的人:驾驶战车的赵夙分得了耿,战车的卫士毕万获得了魏,献公的叔叔武子被封得韩。另一方面献公向东扩展他的权力范围,逐步降服了赤狄:(公元前)660 年太子申生率大军出战东山皋落549,将其制服。于是在几年的时间里,黄河北岸的领土构成完全地改变了:这里已不再是众多直属于周王的小封邑289-290 以及未经驯服的野蛮部落,取而代之的是征服了旧时邻国并窃取了王权的强大的诸侯国。如司马迁所说,“当此时(公元前652 年),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550。与此同时在黄河另一侧的渭水河谷,类似的事件将权力集中到秦国的伯爵手中。秦国的祖先是汧[4]水沿岸大骆家族的小儿子[5],他受到周孝王赏识,孝王甚至一度想牺牲他的兄长让他作为大骆的继承人。但孝王担心失去大臣申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申侯的女儿正是孝王想要放弃的合法继承人的母亲;作为交换孝王将渭水上游的秦地分封给了他所赏识的人。大约一个世纪之后,秦国的诸侯因战胜了前来劫掠都城杀死幽王的戎部而被荣耀包围着;当幽王的一个儿子在渭水上游河谷的携地称王时,秦国诸侯拒绝向他效忠,而是自认为是平王的封臣,虽然平王离得很远—为奖赏秦国此举,平王封秦国诸侯为伯爵,分给他岐的土地,即是将西都所在的雍州的管理权交给了秦国(公元前770 年)551。不过这个职权在当时是略为290-291 徒有虚名的,因为这个地区一部分在野蛮部落手中,一部分在携王手中,这里甚至是危险的,正如秦襄公所经历的—他在胜利远征戎部的途中被杀(公元前766 年)。不过当秦文公重新战胜戎部以及携王被晋侯杀死(公元前750 年)之后,这项职权便开始有了价值。文公确实丝毫没有保留他刚刚重新攻克的岐以东的土地552,将它们都献给了周王,尽管周王远在洛邑而文公的住所就在附近—他从(公元前)762 年起就居住在今天的秦城(在甘肃,近陕界);随着王权的逐渐衰弱,整个地区无须多时便掌握在秦的手中。秦国首先要清除野蛮部落戎部,因戎部不止占据了北面和南面的山区,还掌控着通往平原的通路,他们不间断的侵扰使得渭水河谷的中原居民难以生活—他们要长期地与戎部作战。文公的孙子宁公于(公元前)713 年在分隔泾水和渭水的山丘上的三原一侧降服了最近的、被中原领地包围着的荡社553;他的儿子武公征服了洛水岸边白水的彭戏554,这次胜利令他直达华山脚下和黄河边(公元前697 年)。秦武公迅速乘胜追击,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消灭了当地的古老封地:其中最重要的是郑,是郑国的伯爵尚未追随平王到东都洛邑前在此处获得的封地,以及在291-292 今天宝鸡附近的虢555,两者在(公元前)687 年被秦国吞并,周王身处远方,无法救助他们。秦国的伯爵比他们的邻居晋国明智,他没有在攻克的领土上设立封地,而是将这些领地直接置于他们的管辖之下,建立了小的行政区域,县556

黄河岸边其他诸侯面对秦晋的敌对野心都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而此时王权也已经无法保护他们了。领地位于龙门和洛水汇流处的芮和梁两国的伯爵没有坐等被进攻,而是在(公元前)677 年朝贡秦国557;不过这个羞辱之举也没能给予他们太久的保护,(公元前)640 年后秦国便兼并了这两个国家,他们的邻国韩国当初没有效仿他们而被晋征服,而此时正好是韩国被晋征服后的十五年。

于是,当晋国在黄河以北组织起来的同时,秦国在渭水河谷实现他的统一;两个诸侯国的势力范围同时到达了黄河边并开始了长期的争夺洛水与黄河之间河西领地的争斗;第一次冲突发生在(公元前)645 年的韩城之战,晋惠公战败并被俘558;但自从晋文公在位之后,晋国变得非常强大,就算偶尔被对手取胜,这样的胜利也无法持久,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晋国的边界几乎没有改变过。与此同时秦国向南越过边界进入汉水上游河谷,它在此处的进程很快将与楚国从反方向沿着同一条河流而来的扩张相遭遇。

事实上,当强大的诸侯国在北方形成时,在中原的最南端,甚至超出了“中央王国”(即“中国”)的边界的地方,占据着长江和汉水交汇的大平原的野蛮部落开始在中原的影响下发展起来;一些小头领的后代292-293 在紧挨着长江下游的宜昌,靠近今天江陵的地方,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王国—楚国559。据说周昭王曾经远征楚地,但在归来的途中在汉水溺水身亡。这个国家似乎是西周王朝的一部分,《禹贡》中划界将它划在荆州名下;但因地理位置遥远,可能在王权开始衰退时它便很快脱离了周朝;在(公元前)8 世纪末,周王不愿给此地领主高于“子”的封号,楚国领主便自立为王,以表示他们是完全独立的。不过此时楚国的组织构成仍似野蛮部落,相当原始。楚国最早的军事组织被归功于统治了整个(公元前)8 世纪下半叶(前740—前690)的楚武王:武王第一次整顿了军队的秩序和陈兵之法,与此同时他更换了军队的武器,在他出征中原胜利之后(公元前690 年),将中原的大型戟戈“孑”授予他的军队。很自然的,富庶的北方国家激起了楚国王侯及其野蛮部落臣民的贪欲;从(公元前)9世纪开始,周宣王就在边境地区建立了某种边境辖区并加固城池,他将这些辖区交给王室的封臣,如将谢封给申伯等;到了(公元前)8 世纪末,随着王室权力的下降,这些边境的小封国只能靠自己的能力维持着,郧、沈、谢、陈、随等国的领土时常被南方不安分的邻国侵袭;就算它们的城堡还能较好地抵御围攻,它们的村庄已被野蛮部落洗劫一空,这些野蛮部落进行劫掠之后便会迅速撤离。(公元前)704 年,楚国在数次远征当地最重要的诸侯国随国后到达了淮阳山南麓的山脚下,武王强行要求随国连同其邻国鄂、陈、郧(701 年)、绞(700 年)归顺,并要求这些诸侯国均向其294 称臣。这只不过是个开端:(公元前)688 年武王的儿子文王进攻西北方的申国,在今天的南阳府附近;十年后的公元前678 年他战胜了邓国。在几年的时间里,文王征服了南麓所有的小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构筑了长江盆地北边的边界,有些国家被吞并,有些国家领土缩小成为文王的封臣;作为其所经之处的主人,文王自此在此地拥有了一个牢固的边境,他可以以此对抗来自北方的进攻,而他自己又可以任意前往北方的中原平原进行掠夺:文王利用此便利条件在(公元前)684 年俘虏了蔡国国君。同时,文王也以自己的影响力吸引西部和南部的野蛮部落:(公元前)703 年,巴人首领请求文王的帮助并与文王结为联盟—巴人占据着长江沿岸宜昌上游的狭窄平原及今天四川东部的山区。

在几年的时间里,王权在无能的周王统治下逐步衰弱,王权的威信也在因郑国引起的自私狭隘的政治争斗中丧失;新兴的强国在中原不同的区域内形成:真正的权力脱离了软弱的周王而转移到强者手中。

537 中国历史学家习惯讲述这个时代的“五霸”,即齐桓公(前685 年—前641 年)、秦穆公(前659 年—前621 年)、宋襄公(前650 年—前637 年);晋文公(前636 年—前626 年)、楚庄公(前613 年—前591 年),之后的欧洲学者也效仿他们。但这只不过是五行理论的应用,以五个方向来代表,因此这种说法没有任何历史价值,保留它也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我完全摒弃了这种说法。

538 《左传》,理雅各,448-449。

539 这里的年代有些问题:所有文献都无异议地将晋侯出征放在(公元前)750 年;但对于秦伯的出征,《竹书纪年》,159 给出的是(公元前)753 年,而《史记》,卷5,沙畹,II,17 给出的是(公元前)750 年。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理由来进行选择:大家可以和我一样认为两次远征发生在同一时间,或者可以认为是由于秦伯战胜了戎从而使得晋侯能够将携王赶下王位。

540 有关这段婚姻及其后发生的事,参见《左传》,5,[顾氏,TT1-8];《史记》,沙畹,IV,452-453。

541 《竹书纪年》,理雅各,158。

542 郑国诸侯伯爵的头衔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543 《左传》,理雅各,45-46,[顾氏,TT1-82]。

544 在山东省青州府以北。

545 《史记》,IV,40;《左传》,140,[顾氏,TT1-239]—穆陵是指山东青州府临朐东南115 里的大岘山;无棣在直隶天津府的燕山附近。

546 曲沃即现今绛州的闻喜,在山西南部。—根据《史记》,IV,252-253 记载,成师是昭侯的叔父,即昭侯父亲文侯的弟弟;但根据《竹书纪年》,成师是昭侯本人的弟弟。(www.daowen.com)

547 彭安多(Tschepe)的《晋国史》(Histoire du Royaume de Tsin),17-21 页中有关于晋侯与曲沃伯爵争斗的很好的描述。

548 在今天曲沃西南,离古时的曲沃较远。在(公元前)669 年—585 年间绛是晋国都城。

549 有关赤狄及其部落,见正文第5 页。

550 《史记》,沙畹,IV,269-270。—河西是指东为黄河西为洛水之间的领土,位于陕西;河内在河南北部的怀庆府地区(河内作为县名一直沿用到1914 年的行政改革之前)。

551 《竹书纪年》,理雅各,158;《史记》,II,14-15。秦国的国君“位列诸侯”,获得“伯爵”的封号,这里指的是古老的对地方伯爵的分封;而(公元前)769 年秦国伯爵祭拜白(西)帝并不是越权,而是完成雍州伯爵应尽的宗教义务。秦国的封地为旧时的王室领地,这一事实在(公元前)6 世纪秦国国君的簋的铭文中被提及:“自从我显赫尊贵的祖先接受天命……,十二个国君……庄严地完成了天命……”,参见郭沫若刊于《汉学》,VI(1932 年)的文章,15。

552 《史记》,卷5,沙畹,II,17,(公元前)750 年。《竹书纪年》将事件的发生放在(公元前)753 年。年代没有定论。

553 《史记》,卷5,沙畹,II,19。

554 《史记》,卷5,沙畹,II,20。

555 需要提一下一共有三个虢国:一个是东虢,在(公元前)767 年被郑国所灭(见正文下标283-284 处);两个西虢,其中一个也被称为南虢,在黄河以南,近河南,(公元前)655 年被晋所灭(见正文下标288-289 处),另一个也叫小虢国,在陕西,秦武公在(公元前)687 年消灭的就是这个虢国。

556 《史记》,卷5,沙畹,II,23。

557 《史记》,卷5,沙畹,II,35。

558 参见后续正文下标317-318 处。

559 国都郢城在长江边,在今天的沙市和江陵区域(湖北省)。

【注释】

[1]周携王因在携地称王而得名,又称携惠王,惠王。马伯乐在原文中将称王之地误认为“惠”(Houei)并以“惠王”(roi de Houei)称呼这位帝王。为不与东周第五位君王周惠王混淆,在翻译中我使用了惯用的携王之名。—译注

[2]此处指郑桓公。—译注

[3]即郑武公。—译注

[4]汧,音qiān。

[5]即秦非子,秦嬴。—译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